1、机械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4.知道平均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重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教学难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知识整理:1.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_叫机械运动;_叫参照物。3.
2、物理学中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_。4._叫做速度,速度的单位是_,读作_。5.速度的公式是:_;式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_。6.1米/秒=_千米/时; 1千米/时=_米/秒。7.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8._叫做变速直线运动。9.在只要求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用_ 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其公式为:_。三例题及巩固练习: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的。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米/秒; 20米/秒=_千米/时。4.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
3、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
4、4米/秒 d.4.5米/秒7.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8.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板书设计第一章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速度的计算作业设计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的。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 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 为参照物的。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米/秒,合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米的路程。4.沪宁高速公路长300千米,若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为120千米/时,那么汽车跑完这条公路需用几小时?5.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教学后记 学生对参照物的定义认识不太深。特别是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有些不太清楚。速度计算能力比较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对于学生不太懂的地方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