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11033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施工组织设计LTG.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目 录1、总说明1.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2工程目标1.3工程概况1.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2、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1总体施工规划2.2总体进度说明2.3进度保证措施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3.1施工准备3.2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土地基处理3.3道路工程3.4桥梁工程3.5涵闸工程3.6连通港明渠工程3.7排水管网工程3.8现场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4、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4.1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4.2与业主的配合4.3与设计的配合4.4 与监理的配合4.5对分包方的管理5、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

2、案5.1总体测量规划5.2测量控制依据5.3平面控制桩(网)和高程控制桩(网)的复测5.4施工平面控制桩(网)和高程控制桩(网)的建立5.5主要放线控制项目5.6放线方法5.7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5.8测量仪器配备6、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6.1工程质量目标6.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6.3强化教育和培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6.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6.5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加大质量监控力度6.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6.7工程创优计划7、施工安全措施7.1安全施工目标7.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7.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7.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现场文明施工、消防以及

3、环保方案8.1文明施工方案8.2消防方案8.3环境保护方案9、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9.1冬季施工方案9.2雨季施工方案10、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0.1施工围蔽布置10.2施工设施布置10.3施工临时道路10.4现场临时用水10.5现场临时用电10.6现场排水10.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11、现场组织管理机构11.1组织管理体系11.2项目部的总协调管理11.3各主要负责人及部门管理职责12、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13、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13.1成品保护措施13.2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14、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14.1应急救援组织管理工作1

4、4.2风险的识别及应急救援准备14.3各种风险及紧急情况下的预案及抵抗措施附件(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五)临时用地表(六)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主要保证体系图(七)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拟分包情况一览表1、总说明1.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1)依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本二厂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子项:连通港及连通港路道路排水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纪要。(2)依据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本二厂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子项:连通港及连通港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5、(3)由上述施工图设计明确及其他相关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4)踏勘现场、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5)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及武汉市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民众多年来形成的民俗风情与行为惯例。(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

6、分)(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安全可靠性相结合。(3)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4)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1.2工程主要目标1.2.1质

7、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良工程。1.2.2进度目标确保2012年7月20日前完成本工程。1.2.3 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达到合格标准。1.2.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良样板工地。1.3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处于三环线以南、南太子湖以北、江城大道以东、长江路以西的合围范围内,属于东风本田二厂厂区周边的市政配套工程的一部分。本工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新建连通港路道路排水、现状连通港明渠改造、1#路跨连通港桥梁一座以及连通港南太子湖北路涵闸。1.3.1工程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1)道路工程新建连通港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级,设计车速

8、为50Km/h;工程起点桩号为现状三环线辅道(L0+016.4),止点为南太子湖北路(L1+462.262)。连通港路规划红线宽3740m。其中三环线至芳草二路段规划断面宽37m,芳草二路至南太子湖北路规划断面宽40m,设计断面具体如下。三环线至芳草二路段规划断面宽37m,由东至西依次为8m土路床+24m机动车道+5m土路床。由于本次连通港按规划断面一次形成,因此连通港渠顶标高须按远期5m宽人非混行道外侧边缘高程控制,故近期5m宽土路床按2%横坡,坡向机动车道。芳草二路至南太子湖北路规划断面宽40m,由东至西依次为8m土路床+24m机动车道+8m土路床。8m宽土路床横坡为2%,坡向道路外侧。上

9、述断面道路横坡:机动车道横坡为1.5%,坡向道路外侧;土路床横坡为2%,坡向道路外侧。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为三种形式,路面结构(一)适用于一般路段,具体为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二)适用于芳草二路道口,具体为4cm厚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AC-16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毛渣;路面结构(三)适用于三环线道口现状中央绿化带拆除后的恢复,具体为5cm厚AC-16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厚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2cm厚水泥混凝土+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2)排水工程连通港渠道明渠红线控制宽度为

10、6365m,渠道断面采用二级梯形断面,双侧设置滨水步道。渠道底设计标高为16.0816.45m,设计坡度0.00026,渠底宽度为34m,设计控制常水位18.65m,设计水深2.5m;中间滨水步道(马道)设计标高为19.15m,东侧(靠近连通港路)宽3米,西侧(靠近东本二厂)宽2米;下面一级渠道边坡为1:2,上面一级渠道边坡坡比和渠顶标高结合连通港路确定。连通港路雨水0三环线1#路:自三环线起沿道路西侧距中线9.5m处布置一排d600mmd1500mm雨水管,承接1#路d1500mm管道的雨水,同时收集道路沿线东侧地块内雨水,在桩号L0+180.00处将雨水排入连通港。1#路芳草二路:根据地势

11、,本路段雨水由1#路和芳草二路集中向桩号L0+490.00汇集,沿道路处西侧距中线9.5m处布置一排d600mmd800mm雨水管,汇合后在桩号L0+490.00处设置d1200mm雨水管将雨水排入连通港。芳草二路南太子湖北路:根据地势,本路段雨水由芳草二路和南太子湖北路集中向桩号L1+260.00汇集,沿道路处西侧距中线9.5m处布置d600mmd800mm雨水管,汇合后在桩号L0+260.00处设置d2000mm雨水管将雨水排入连通港。连通港路污水本次设计从芳草二路至南太子湖北路沿道路东侧距中线2m处布置一排d500mm污水管,承接南太子湖北路d400mm污水管污水,同时收集道路沿线东侧地

12、块内污水,在桩号L1+015.29处将污水排入已设计污水管道井南太子湖污水泵站。(3)桥梁工程1#路跨连通港渠桥梁设计等级为公路级,桥梁全长52m,全宽30m。具体技术指标如下:上部结构双幅刚性连接单箱多室钢筋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三跨一联,跨径布置为15m+22m+15m,箱梁根部梁高1.7m,跨中梁高1.0m,顶板厚0.2m,底板厚0.2m,腹板厚0.5m;顶、底板绕道路里程中心线旋转形成横坡,坡度1.5%,腹板保持铅垂。下部结构及桩基下部结构采用分离式桥墩,半幅箱梁设置3根1000圆柱墩,每个墩柱对应一根1200钻孔灌注桩,桩基与墩柱之间用承台连接,承台之间用系梁连接;桥台采用桩柱式

13、桥台,台帽下设1200钻孔灌注桩;所有桩基均按摩擦桩设计,桩长35m,桩基持力层为圆砾层;承台厚度1.5m,桥台帽梁宽1.6m,高1.2m。附属结构箱梁顶板设DPS防水层,其上进行桥面铺装,铺装结构形式为4cm厚AC-13C型细粒式改性纤维沥青混凝土+5cm厚AC-16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桥梁伸缩缝采用GQF-Z80(CR)型钢橡胶伸缩缝。支座采用圆板橡胶支座。人行道栏杆采用钢制栏杆。(4)涵闸工程涵闸工程包括箱涵、闸室、下游钢筋混凝土消力池、上下游浆砌块石护底、两侧挡土墙以及电气等内容,沿水流方向总长度97.54m,渠道顶开口宽度62m。箱涵结构为5孔矩形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涵底高程为

14、16.093m16.081m,5孔箱涵净宽为(3+5+8+5+3)m,净高6m,总长50m,分为两节,中间设一条变形缝,箱涵底板厚0.8m,中隔墙厚0.51.0m,侧墙厚0.61.0m,顶板厚0.6m。闸室结构为5孔矩形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闸底高程为16.081m,5孔闸室净宽为(3+5+8+5+3)m,净高6.339m,闸室长度10m,底板、墙厚均为1.0m。上游浆砌块石护底长12m,厚0.3m;下游钢筋混凝土消力池长15m,深1m,底板厚0.5m;下游浆砌块石护底长10m,厚0.3m。箱涵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长5.4m,设置在南太子湖北路道路45m宽范围内。1.3.2场地自然地

15、理条件(1)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工程场地沿线均为菜地和鱼塘,拟建道路西侧为现状连通港明渠。现状地面高程为17.0m22.6m之间,地势有一定的起伏,区域地貌属长江级阶地。(2)地质概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场地位于扬子准地台上,区域性深大断裂离工程较远,新构造活动微弱,场区中无中强地震发生,区域地壳相对稳定,相应地震烈度为度区;场地无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破坏,亦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场地是稳定的。根据地质详勘报告,工程场地地质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别为(1)素填土(Qml)和(1a)淤泥(Ql),(2)粘土(Q4al),(3)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4-1)

16、粘土(Q3al+pl)和(4-2)粘土(Q3al+pl),(5)圆砾,(6-1)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和(6-1)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六大土层。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工程场地分布的上部土层较软弱,下部分布有较高强度,具有中-高压缩性土层及基岩,事宜进行拟建工程的建设。(3)气候水文情况武汉市属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集水充沛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1261.2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41%;最大年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年平均蒸发量1447.9mmm。区内47月盛行东南信风,其余多为北风或

17、东北风,最大风力8级,风速27.9m/s。公路自然区划3。场地地表水主要为连通港及鱼塘,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人工排放补给,受气候及人工活动影响明显。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1)层素填土及(1a)淤泥层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透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在丰水季节和地表水渗透补给充分时有一定水量,无统一水位。根据地质详勘报告中的水质分析,结合场地沿线环境地质条件(无污染源),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件D有关规定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及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1.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4.1本工程特点本工程为一项市政综合

18、性工程,包括了道路、排水、桥梁、涵闸等多项内容,施工种类多,施工工艺复杂,且有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等“四新”成果的应用,加上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相对较紧,因此总体来说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的组织和技术质量要求较高。1.4.2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1)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处理 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处理为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原因如下。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全线位于软弱地基上,需进行全段面的深层地基处理,处理方式为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技术,该技术为专利技术,属于“四新”成果,在本地区的应用不很广泛,可借鉴的施工经验也不是很多,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本工程前期已形成的西侧施工临时便道位于东风

19、本田二厂厂区施工范围内,根据业主与东风本田二厂方面初步协调的结果,西侧的施工临时便道需在2011年5月底前交付给东风本田二厂,因此在此时间之前,必须完成连通港明渠渠道西岸的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坡脚加固工作,该工程量非常大,施工组织上难度较大。综上所述,我们将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处理列为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将在“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进行重点说明。(2)主体结构物实体和外观质量主体结构物实体和外观质量为本工程重点之一,原因如下。本工程含有桥梁和涵闸两座结构工程,要求施工质量做到“内实外美”,特别是要确保桥梁和涵闸等结构外露面的线形和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工程争创优良创造条件,因此我

20、们将此项目列为本工程的重点之一,将在“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进行重点说明。2、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本工程计划于2011年2月28日开工,计划于2012年7月完工。2.1总体施工规划2.1.1施工区段划分本工程为一项市政综合性工程,包括了软基处理、道路、排水、桥梁及涵闸等多项分部工程内容。软基处理、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处于工程全线范围内,桥梁工程和涵闸工程分别位于工程起点附近和工程止点处,相对独立。因此根据各分部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场地的分布,拟将施工区段划分为道路排水工区(含软基处理)、桥梁工区和涵闸工区等三个工区。(1)道路排水工区(含软基处理)道路排水工区从起点至止点贯穿本工程全

21、线,又细分为2个作业段,第1作业段为L0+000至L0+700段,第2作业段为L0+700至L1+498段,其中第1作业段中的L0+000至L0+120段面需在第二次导流措施实施后进行施工。(2)桥梁工区桥梁工区位于工程起点附近,为规划1#路跨连通港明渠的桥梁。(3)涵闸工区涵闸工区位于工程止点处,为规划南太子湖北路跨连通港明渠的涵闸。2.1.2施工组织及顺序本工程软基处理、道路、排水施工贯穿整个主线工期,桥梁及涵闸进行搭接施工,芳草二路道口及起点处三环线绿化带在工程中间合理穿插施工。横断面上先施工西侧再施工东侧,纵向上分别由工程起、止点向中间施工。本工程首先进行西侧明渠、东侧明渠、桥梁、涵闸

22、清淤换填及桩基施工平台施工,然后进行双向水泥搅拌桩、支护桩、桥梁桩、涵闸主体结构施工,力争在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西侧加固桩及支护桩部分,将西侧红线外占用地交还给东本二厂。待加固桩施工完毕后挖除空孔部分形成东西两侧边坡,力争在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同时桥梁下部结构及支架、涵闸主体结构完毕,满足将导流渠道内水流导流至设计明渠。2011年9月中旬前桥梁完工。2011年12月前大部分土路床形成,待沉降观测稳定后进行雨水、道路结构层施工。工程计划于2012年7月份竣工。2.2总体进度说明2.2.1施工准备阶段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2011年2月28日开工,我部进场后立即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进场,计

23、划于2011年2月28日前完成临时设置搭设、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施工围蔽搭设工作,为工程顺利开工做好充分准备。2.2.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具体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3进度保证措施2.3.1进度保证体系 为了按期完成本标段工程,我公司将配备专业施工队伍和足够数量的施工设备,按“均衡生产,文明施工,提高质量确保安全,降低成本”的方针进行组织施工,最终提供业主方优良的产品。 我公司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发挥项目总工、各部负责人、各段施工负责人、项目生产班组组长直至班组施工人员的作用,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确定各阶段合理的施工人员数量和分工。同心同得确保工期

24、的实现,坚持科学组织、分工与密切合作相结合。2.3.2具体保证措施 (1)强化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加强三级验收及工种间验收交接工作,确保每个工序的完成都是保质的,不使返工现象出现,使每道工序顺利按时完成。 (2)科学合理管理按照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优化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月度计划,按照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要求,对照实际进度、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调整,不断完善管理、合理调整每月计划,使之符合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拖后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投入,采取措施,使实际进度与计

25、划进度相一致,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搞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配合,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施工进度中遇到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研究协调。工程进度实行周未检查,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通过例会制度落实每天进度, 实行动态管理, 随时调整计划,及时确定对策, 使进度计划确实能指导生产并真正付诸实施。(3)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及本公司编制的贯标文件要求进行施工,执行施工程序,保证各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活,避免返工,耗时费工。(4)加强对劳动力的保障工作保证劳动力素质劳动力进场要保证质量。除保证数量外,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新进场工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能

26、上岗,新工序开工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对进场人员全部注册登记,签定劳务合同(协议)进行约束,对农忙季节确实需要回家的人员不准许参与本工程施工,从开工就将流动人员降到最低程度。在春夏两个季节采取特殊措施,增加生活补助和提高人员工资来控制人员的流动,确保施工期间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期进度,调整农忙季节用工人数。(5)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工程控制计划要求,进行工料分析,编制相应的材料进场计划;材料采购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材料进场必须先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须整齐有序,并作出正确标识

27、;仓库管理有条不紊;材料的入仓、领用、退还等均能清楚地用台帐记录下来;定期对工地的材料做好盘点工作。对于未确定品牌的材料设备,提供质量优质、进货周期短、价格合理的材料设备供业主审批,保证材料设备尽早定货,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现象。(6)选择性能优良的施工机具考虑到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总进度要求,将各个分项工程按流水段组织施工,保证各工序流水施工,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使用效率,保证各项作业、各工种之间的进度协调。施工机械的准备将从日前着手准备,选择性能优良,先进的施工机具。配备足够的易损件和消耗材料,制定机械操作规程,严格管理,设立机修小组对机械进行保养、维修、管理。届时将按组织计划进场安装、调

28、试、并保证机械完好,使所有进场机械设备均处于最佳状态。(7)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立协调小组,积极与业主、监理及各协作单位沟通,配合业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好与周边各村镇、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对施工的干扰。(8)加强资金的运作工作以工程合同为原则,搞好资金的管理、督促、检查工程总包合同和各专业单位分包的执行情况,使财力能够准时投入,专款专用;资金上充分满足施工全过程的需要,公司也将确保工程连续施工,按期完成。(9)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采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计划编制,并运用计算机对计划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使工期计划更科学,更合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指导生产,加强信

29、息化动态管理,优化、深化施工组织,以科学为依据,运用统筹方法、网络技术,根据现有资源,组织材料、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各阶段施工的连续性,消除窝工、停工现象。(10)实行奖罚措施按经济规律办事,健全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定协议,根据工程合同条款实行奖罚;项目经理部为调动项目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对各工期控制点制定奖罚措施,将工程的施工进度的奖罚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各方协调配合的施工情况挂钩,对消极怠工者及时处理,以带动整个工程健康发展,按期完成。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本工程为一项市政综合性工程,包括软基处理、道路、排水、桥梁、涵闸等多项内容,因此在施工之前

30、必须做好分部分项工作的划分,具体见下表。序号分部工程分 项 工 程1软基处理按部位、桩号划分2道路按道路桩号划分3排水按排水井段划分4桥梁按桩基、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划分5涵闸按土方、主体混凝土结构、附属工程划分3.1施工准备完成人员进场、项目部组建、临时设置搭设、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施工围蔽搭设工作,为工程顺利开工做好充分准备。3.1.1施工便道现场已形成两条临时道路。一条位于连通港明渠断面以西,由现状导流明渠围堰至芳草二路道口止;一条位于连通港路断面以东,由工程起点三环线辅道至工程止点南太子湖北路涵闸处。便道顶宽6m,采用毛渣和建筑垃圾铺筑而成,可满足施工车辆的通行。为满足连通港明渠西侧渠道

31、施工的需要,还需对现有渠道西侧的临时便道进行延长,即从现状的芳草二路道口延长至工程止点南太子湖北路涵闸处;同时在适当位置设置东西两侧横向连接便道,形成场内循环道路,方便施工。另外待工程起点处进行二次导流后,还需将连通港渠道西侧的临时便道由原导流明渠围堰处向工程起点方向打通至至三环线辅道处。所有新建便道顶宽也为6m,采用50cm厚的毛渣和建筑垃圾铺筑。3.1.2施工导流明渠(1)本工程已在场地现场起点附近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导流明渠施工,现状连通港明渠已实现断流。(2)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由于一次导流的设置,导致L0+020L0+120段明渠底部淤泥及多余土方需采用长臂挖掘机及挖泥船配合施工清运,此段

32、道路排水工程必须待6月底二次导流后方可施工。3.1.3施工临时用电业主已在现场设置了一台800KVA的箱式变压器,施工期间可接线使用,其余施工用电由我单位自行考虑。本工程所需的机械用电高峰主要集中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阶段,因此,施工用电计算按此施工高峰机械所需用电进行计算。根据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业主提供的一台800KVA的箱式变压器不能满足生产高峰期的供电需求,因此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1)配置2台250KW发电机作备用电源,补充业主提供的800KVA箱式变压器的供电不足。(2)在业主的支持和配合下争取2台500KVA箱式变压器,通过架设或埋设电缆的形式来供给电源。3.2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

33、土地基处理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全线位于软弱地基上(主要为淤泥和淤泥质粉质粘土),设计计算需进行全段面的深层地基处理,处理范围包括全线路基和连通港明渠坡脚,处理方式为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技术,其中连通港路基桩体直径为0.6m,间距为1.4m1.5m,等边三角形布置;连通港明渠为满堂式和格构式布置,直径0.9m,咬合0.15m。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土地基处理为本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之一,下面对其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措施进行详细说明。3.2.1主要施工方法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是在原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上进行改良而形成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四新”成果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在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过程中,由动力系统分别带动

34、安装在同心钻杆上的内、外两组搅拌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通过搅拌叶片的伸缩使桩身上部截面扩大而形成的类似钉子形状的水泥土搅拌桩。同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相比,具有搅拌均匀、对桩周土扰动小、受力更加合理等优点。(1)工艺流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艺流程图详见附页。(2)操作要点桩机定位: 放线、定位, 安装打桩机, 移至指定桩位并对中。切土下沉: 启动搅拌机, 叶片伸展到扩大头设计直径, 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 同时开启灰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 切割搅拌土体, 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缩径切土下沉: 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 使叶片收缩至下部桩体设计直径,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

35、旋转, 切割搅拌土体, 直至设计深度, 在桩底持续喷浆搅拌时间10s左右。提升搅拌: 关闭灰浆泵, 提升搅拌机,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 直至扩大头底面。扩径提升搅拌: 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 使叶片伸展至扩大头直径, 开启灰浆泵,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 直至地表, 关闭灰浆泵, 并检查搅拌叶片是否伸展至扩大头直径(如个别叶片未打开, 可人工打开)。搅拌下沉: 开启灰浆泵,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 直至扩大头设计深度。提升搅拌: 关闭灰浆泵, 提升搅拌机, 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 直至地表或桩顶以上50cm。钉形水泥土搅拌桩成桩。3.2.2主

36、要技术质量措施(1)技术准备鉴于工程地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变异性,不排除优化或调整地基处理设计的可能性,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室内试验及工程试桩工作。室内试验施工前现在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和完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水泥土为水泥与施工场地现状的淤泥及淤泥质粘土的混合料,水泥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1.0MPa,水泥浆密度约为1.7g/cm3,水泥浆水灰比为0.58,水泥掺量为15%,即每立方米被搅拌土体中水泥掺量约为280Kg。施工时应按配合比配置混合料。工程试桩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先实施工程试桩,进行桩身强度检测

37、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试桩区域选择在桩长19m范围最不利处。试桩数量为复合地基承载力6根、抽芯3根、标贯试验3根。试桩检测在28d龄期后进行,试桩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工程桩施工。(2)施工场地准备场地障碍物清除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如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其中在桩号L0+480处有一座现状小型水闸处于施工段面上,需要拆除,其砌体部分建筑采用1m3反铲挖掘机直接拆除,混凝土部分采用液压镐机械拆除,弃料以自卸车装运,用来填筑场地。场地清淤由于施工现场多为鱼塘和沟渠,表面覆盖较深的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为桩基作业的要求,需先清除表层的软弱土层,清淤深度约为1m。场地填土场平

38、淤泥清除完成后,将连通港路基处理范围、现状渠道两侧以及渠底需要加固的范围进行场平,填筑桩基作业平台。由于设计加固桩顶标高为19.15m,考虑到桩头50cm范围需凿除,因此场地填土场平到19.65m高程左右。(3)施工阶段控制要求钉形桩开钻之前,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为保证钉形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要求垂直度应小于1%。对施工过程中的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搅拌次数。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

39、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便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钉形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5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5MPa。为保证桩端、桩顶扩大头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20秒,进行加固处理,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也停留20秒,确保质量。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施工中

40、发现喷浆量不足,应进行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旁站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3.2.3成桩质量检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成桩7d后可进行外观检查,28d后进行强度及承载力检测,检测桩体的分布应均匀、随机、合理,其检测内容、数量和方法如下。(1)外观检查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应注意群桩桩顶是否平齐,间距是否均匀,桩体是否圆匀,有无缩颈现象;检查频率为0.1%,且不少于3根。(2)桩身强度和均匀性检测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进行无

41、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标贯击数不小于9击,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0.5%,两种检测方式的数量各位一半。桩体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6MPa。每根桩在连续钻取的全桩长范围内的不同深度和不同土层桩芯上取芯不应少于5点,每点3件试块。钻孔取芯完成后的空隙注浆填充。(3)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0.1%,试验加载量为特征值的2.1倍。3.3道路工程道路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填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在芳草二路和三环线道口处为沥青混凝土面层。3.3.1路基填土本工程填土方量约为2.4万m3,由土石方作业队承担施工。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详见附件,具体施工方

42、法和技术措施说明如下。(1)土方填筑 土料铺填运输采用选用15m3自卸汽车,碾压用20t振动压路机和18t三轮压路机,采用T220推土机平土,并用1.0m3挖掘机配合。填筑时自卸汽车从取料场将填筑土料运至工作面,按一定间距堆卸。推土机按要求的厚度平整土料,将土堆摊铺,辅于人工配合,测量控制铺土厚度,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然后对填筑的土方进行含水量检测,根据土质的干湿度适当作洒水,雨后填筑新料时则减薄铺料厚度,同时清除表面浮土。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从最低处逐层向上水平填筑。推土机采用穿梭法进行作业。作业时,推土机铲满土料,推送至填筑面,卸土后斜线倒退,向一侧移位,同样方

43、法推送相邻土料。(2)土方碾压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路槽底080cm范围的密实度要求大于93%,80cm以下为90%,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压实采用15t18t重型振动压路机分段分区进行骑缝碾压。分段长度约为100m,按试验后经监理确定的参数执行。碾压路线为先两侧后中间,行走方向平行于道路轴线。在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则采用蛙式夯实机进行夯实。 分段碾压的相邻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3m,避免搭接点的遗漏。 对于垂直路轴线的堤身接缝碾压时,则采取跨缝搭接碾压,其搭接的宽度取3.0m。以上的施工工艺(填筑顺序、铺料方式、碾压方法、防止粗料集

44、中等)均按有关施工规程、规范执行,而施工参数(含水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和行走速度等)按现场碾压试验后确定的参数执行。(3)填筑碾压施工主要技术质量措施填筑之前,填筑测量放样、各种杂物、杂草、表层浮土的清理及下承层缺陷处理,必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严格按招标文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填筑、碾压参数严格按碾压试验后经工程师批准的参数执行。填筑的土料严格按试验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料场开采选用,在施工过程中亦注意做抽检工作。不合格的土料坚决不使用。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在料场开挖时应分层开采,挖除表面腐植土和不合格的土类。路基填筑的速率应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即路基中心沉降量每

45、昼夜不大于10mm,边桩和测斜管位移量位移量每昼夜不大于5mm。对垂直路轴线方向的接缝采用斜面相接,坡度采用1:5。纵向接缝采用平台和斜坡相间形式,铺料前应将先填筑段挖成台阶状,结合面的新老土料应拉毛。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尽量做到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铺料至路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料宜为30cm。填筑中,若发现 “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的搭接宽度,平行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0.5米,垂直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3米;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

46、欠压和过压。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路轴线;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员按要求做试验,合格后由质检员报监理人员签证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不合格,则及时补压,再行试验。3.3.2路基沉降观测路基填筑过程中和完工后按照设计要求需进行沉降观测,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1)监测断面布置原则一般路段沿纵向每1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同时每一路段应不少于3个断面;桥头路段应设置2个观测断面,锥坡坡脚外2m布置一根边桩。沉降板、测斜管和边桩的布设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2)设置方法基准桩设置在不受垂直和水平向变形影响的坚固的地基或永久的构筑物上,以保证基准桩的准确性和测点的长期观测。路中2个沉降板分别设置在桩顶和桩间土上。测斜管的长度与临近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体长度相同。(3)观测频率根据地基稳定和连通港开挖情况确定。一般情况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超过3天,则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基填筑完成后2个月内每2周观测一次,2个月至4个月内每3周一次,当地基沉降连续2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可视为路基沉降稳定;当连通港明确边坡测斜处于收敛状态且总位移不超过40mm时,可认为边坡已经稳定。(4)路基填筑速率要求路基中心沉降量每昼夜不大于10mm,边桩和测斜管位移量位移量每昼夜不大于5mm。(5)路面施工时间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