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延庆县标准葡萄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一、基本情况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154411634,北纬40164047,东与怀来相邻, 南与昌平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河北省怀来、赤城接壤,三面环山,是延怀盆地的一部分。延庆县作为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是首都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官厅水库是首都市民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因此延庆县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延庆县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怡人。年平均气温8.5,无霜期150-180天,年日照时数 2727小时,全年10的有效积温3394.1,年平均降水量400mm,水质优良。
2、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发展果品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延庆县结合农业产业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面积发展果品产业,成为北京市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之一。同时,经专家论证也是全国最佳葡萄种植区之一。截至到2008年底,全县果树面积达到24万亩,果品产量4200万公斤,产值达到1.58亿元。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58万亩,产 量400万公斤,产值达到1586.3万元。果品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支柱型产业。由于具有优越的栽培条件,延庆县生产的果品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 产品。其中前黑龙庙生产的红地球、里扎马特、黑奥林三个品种1998年在全国第五届葡萄鉴评会上被评为全国金奖
3、。2008年红地球葡萄被列为“北京名果” 之列,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知名度。到目前为止,我县没有发现葡萄检疫性病虫害,是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发展的安全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促进葡萄产业的科学发展,全面提升葡萄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标准化果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现制定北 京市延庆县前黑龙庙标准葡萄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二、创建标准果园的指导思想:选择生产基地较好,集中连片的葡萄园, 通过集约项目,集中投入,提升果园档次,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力争建成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模式先进、果品质量优良、品牌效益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示范果园,引
4、导全县葡萄产业加强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葡萄产业的管理水平,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三、标准果园建设地点、规模及基础 条件:按照全国标准果园创建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县葡萄产业生产实际,选择前黑龙庙为标准葡萄园创建地点,建设规模为1000亩。前黑龙庙村葡萄园,位于延庆县城西北 部,官厅水库北岸,土壤为褐土,呈沙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条件丰富,是延庆县葡萄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该村由1992年引种的10亩葡萄开始,结 合农业产业调整, 到2008年底,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年产量达到160万公斤。2002年该果园被评为北京市标准化生产基地;2003年被列为北京市观光采 摘果园并注册了“前龙”
5、牌商标;2004年获得了有机葡萄转换认证;2006取得了有机认证;2007年被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确立为北京市观光农业示范园;同年9月“里扎马特”、“黑奥林”两个有机葡萄品种在“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综合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8年红地球葡萄被中国果品 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几年来,该村生产的葡萄产品远销到广东、深圳、张家口及北京的各大超市,深受市民的喜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葡萄园以铺设了园区道路5000;修建围栏4800米;葡萄长廊200米;科技长廊1200米;具有保鲜库110吨;培训室100,并配有齐全的电教设备。园区基本 实现了管道灌溉。由于该村的葡萄生产发挥了重要的
6、辐射带动作用,使延庆县的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在该村建设示范果园,具有良好的基础,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四、主要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1、园区道路建设(1)硬化园区主道11300,水泥路面,11月底完成。(2)果园小 区作业道5000,沙石路面,11月底完成。2、安装围栏 新安装园区围栏2100米。铁艺,12月中旬完成。3、有机肥的堆制和营养液的制作(1)利用农家肥加入粉碎的树枝、杂草、锯末、秸秆等材料掺入酵素,通过发酵,堆制成有机肥料。11月底完成。(2)利用修剪下的花、果、穗加入适量的红糖等原料制作有机营养液。10月中旬完成。4、设施栽培(1)避雨栽培:选择植株良好,地势平坦的葡萄园开
7、展避雨栽培 100亩。8月中旬完成。(2)提早、延迟栽植:利用温室大棚,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提早或延迟技术的试验研 究,技术成熟后,大面积的推广。建温室10栋。11月底完成。5、街道和庭院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街道两侧和农家庭院发展盆栽葡萄,既起到美化作用,又增加农民收入。6、病虫害生物防治在9月中旬以前全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盏。并配合使用 清源宝、白草1号等生物制剂,实现葡萄园的生物防治。五、主要技术措施1、培肥沃土技术。根据有机果品生产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开展培肥沃土,根据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全园推行使用有 机肥料。2、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大力
8、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安装太 阳能杀虫灯,使用生物制剂等使果品质量达到有机果品的要求。3、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技术。通过避雨、温室、盆 栽等设施栽培,全面提高果品的外观颜色和内在品质,提高精品的比率。4、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制度,健全质 量管理体系,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六、创建目标 1、产量稳定。通过标准化果园建设,全村1000亩葡萄园,每亩平均产量稳定在1500公斤,基本消除大小年现象。2、品质优良。果实含糖量达到18%以上,果穗重量达到1.5-2斤,优质果品率达到90%以上,产品全部达到有机果品的 标准。3、有机质含量。通过增施有机肥,土壤养分达到2-3%以上。4、采收和装运。100%采用果剪采
9、摘,100%使用塑料周转箱装运。5、 基地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力争达到葡萄长势良好,果园园相一致,水利设施配套,园区道路相通的有机化生产果园。七、保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县果品生产主管部门成立以一 把手为组长的标准化果园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和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技术指导。县果品服务中心成立以技术总工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整合技术力量,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完成标准果园创建的目标和任务。3、加强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市、县财政部门将农业发展资金向标准果园建设方 面倾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