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 中 综 合 测 试(1316班)第卷(50分)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寥廓(ku) 青荇(xng) 恪守(k) 凌空而起(lng) 亘古不变(gn)B漪沦(y) 慰藉(ji) 跫音(qing) 挥斥方遒(qi) 蓊蓊郁郁(wng)C踟蹰(zh) 佝偻(lu) 罗绮(q) 如愿以偿(chng) 窸窸窣窣(su)D宁谧(m) 熨帖(yn) 袅娜(nu) 妖童媛女(yun) 玉砌雕栏(q)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溯 雾霭 姿态翩然 深文奥义B颓圯 魅惑 隽永哲言 蠢蠢欲动C绿阴 空漠 虚无缥缈 没精打彩D蓊郁 昏眩 游
2、目聘怀 訇然中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艺术实践表明,真实的东西,往往是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的,从而更能引起人们的新 感受。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 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让死水 成一沟绿酒。 我希望 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A异 憩 酵 飘 B鲜 歇 酿 走 C异 歇 酿 飘 D鲜 憩 酵 走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屋的光线 富于科学的时间性, 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 在这园子里呆过。 今晚 很好, 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正 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说人感受到的美是
3、无限的。A 虽,也 无论,都 却,虽然 由于,因此B 既,也 不论,都 虽然,但 由于,因为C 虽,也 不论,都 虽然,都 因为,所以D 既,也 无论,都 却,虽然 因为,所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文学理论也像其他理论一样,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文艺实践的总结和提高。B金马牌出租用溜冰鞋,将令您的溜冰场门庭若市,刮目相看,永不后悔。C中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D他以前是国家队中的中流砥柱,他的魅力曾让球迷如痴如醉。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B
4、可以预测,中国的电脑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C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500克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粉。D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采莲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B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C池塘里的荷叶不仅仍是绿油油的一片,而且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D莫非他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8、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B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
5、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C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其中“传”是“阐述经义的文字”之义。B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早期作品以伊豆的舞女最著名,其作品雪国、千只鹤、源氏物语等都影响很大。C中国新诗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格格律,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诗歌之外的崭新的诗歌形式。D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一首词的字数、句数、声韵由词牌决定;词有两段者,有“上片”和“下片”之称。 10、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文句
6、,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很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 ; 。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像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杨振声书房的窗子)A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却不必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 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幕合拢一般的向内收敛。B使我们像夜幕合拢一般的向内收敛,却不能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 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C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 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
7、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幕合拢一般的向内收敛。D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幕合拢一般的向内收敛; 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却不必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二、(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一首新诗,完成1112题。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1、礁石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体新诗 B现代格律诗C近体诗 D叙事诗12、这首诗以“礁石”为中心意象,采用了象征手法。对它象征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礁石是一个要求生存权利遇到连续迫害而不低
8、头的人的象征。B礁石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C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和要求生存、不畏迫害的人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D诗人将“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思想感情溶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三、(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15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
9、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
10、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13、下列对“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饱含作者的歉疚之情,是作者失去母亲后对自己年幼时的无知的一种自责和痛悔。B充分渲染了失去母亲的悲痛,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沉的怀念。C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上文“我决定不喊她”这件事。D“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
11、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是单句。主语是“我”,谓语是“想告诫”,“告诫”后“所有长大了更不必”是主谓短语作宾语。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已经不在了”相同意思的话在第一段中出现了三次,既表现了一种遗憾的心情,也表现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表现了一种凄楚悲伤的复杂感情。B“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中“找我”是因为爱“我”,“不想让我发觉”同样也是因为爱“我”,她怕“我”发觉她来找“我”会刺伤“我”的自尊:这是一种“艰难的母爱”之体现。C“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也可以说成“我几次看见过她的背影”。因为换了之后所要表达的“母亲来的次数很多,而我仅仅几次看见过”
12、的意思未变。D“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之句,表现了“我”的任性、倔强,“我”不要别人的同情、怜悯,却不知会伤了母亲的心。这是生活悲剧中最悲惨,最令人心碎的地方。15、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主要是告诉人们母亲已离“我”而去了,第二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奈。B这两段文字既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又流露了作者的自责、悔恨之意。C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母爱的艰难、含蓄和博大。D这两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还不够成熟又不大懂得母爱的“我”的形象。四、(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20题。召公谏
13、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14、?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上)【注释】厉王,即周厉王,姓姬名胡。召(sho)公,即召穆公,名虎,是周厉王的卿士。原隰衍沃: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16、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谤王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B为川者决之使导 导:堵塞,阻隔。C民不堪命矣 堪:能忍受。D成而行之 行:自然流露。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D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8、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后王斟酌焉。 而又与大国执仇也。B其与能几何? 吾其还也。C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告,则杀之。 皆以美于徐公。1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与“道路以目”的“目”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D邻之厚,君之薄也。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着重记述召公规劝周厉王的一段话,说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比喻贴切,说理周详,体现了国语记言为主的特点。B“民不堪命矣”仅
16、五个字,将千万桩暴政下的惨事和人民的怨声载道说得有余不尽,并深刻地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C召公的劝谏,既列举了倾听人民意见的具体途径和措施,又阐明了让人民充分表达意见的好处。D本文的比喻分两部分,前喻说明“防民口有大害”,后喻说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以防民之口有大害为重点,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第卷(共100分)五、(16分)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分)译文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分)译文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5分)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 , ?阙秦以利
17、晋,唯君图之。 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 , 。吾其还也。 , , ,托体同山阿。 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心头荡漾。 往事越千年, , 。 ,换了人间。2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 兴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时无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理由。答: 六(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呐喊自序 (节选)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
18、,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
19、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
20、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24“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中的“他的意思”是: 。(2分)25说出下列比喻的含义(3分)“铁屋子”比喻 “熟睡的人们”比喻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 26“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指的是( )(3分)A鲁迅意识到“我决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B曾“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C是指“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D鲁迅认识到,旧社会
21、如“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27鲁迅做小说“我不恤用曲笔”的原因是( )(3分)A不暇顾及自己的作品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微笑。B为了让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不惮于前驱。C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D主将不主张消极,自己也不愿将寂寞传染给青年。七、(13分)28根据下面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22字)(4分) 慕尼黑大学科学家亚历山大普法伊费尔与埃克哈德沃尔夫等人在猪胚胎尚是单细胞阶段时就利用没有毒性的慢病毒作为载体,向其植入了一种名为GFP的外来基因。这种基因可以编码生成发生绿光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同时也给猪胚胎植入了一
22、段人体的DNA,该片断控制着皮肤细胞内某特定基因的活性。这些植入的标记基因不仅导致幼猪体内器官发出绿光,而且其生殖细胞也呈现出绿色,这意味着植入的基因将会遗传给其下一代。答: 。 29下面这则广告存在三处语病,请在文中找出(4分)。 宁红保健茶是由江西省修水茶厂宁红保健开发中心和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共同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科技与智慧的结果。 它充分利用了宁红茶固有降脂、利尿、提神、防癌作用, 配以菊花、花粉、决明子、山脂、甘草等中药,使其功效更加明显。 它第一个成为我国茶叶保健系列产品, 计有减肥、强力、清署、抗感、咳宁、荷春六个品种。 搭配不当的一处是: 改为: 句式杂糅的一处是: 改为:
23、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改为: 30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雪花”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个字。(5分)情景一:雪花空中(2分) 情景二:雪花夜色(3分) 八材料作文(60分)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
24、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自拟(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 题 卡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翻译:1、 2分2、 3分22默写填空:(任选五小题)(5分)1、 2、 3、 4、 5、 6、 23诗歌鉴赏:(6分)答: 24“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中的“他的意思”是: 。(2分)25说出下列比喻的含义(3分)“铁屋子”比喻 “熟睡的人们”比喻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 26、(3分)( )27、(3分)( )28、答: 。(4分)29、(4分)搭配不当的一处是: 改为: 句式杂糅的一处是: 改为: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改为: 30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雪花”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个字。(5分)情景一:雪花空中(2分) 情景二:雪花夜色(3分) 作文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