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初探界首中心小学 颜荣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在一年级语文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对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农村小学,学生讲方言,学拼音时常常出现发音不准,声调读不准,平翘舌音分不清,还有整体认读音节读不准记不牢,不能拼读音节等多种问题。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很多是文盲,有些即使认识字,但是也不会汉语拼音,所以根本没人可以在课后辅导和纠正学生,学生学习拼音只有靠老师在课堂上教学。这样拼音教学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应用,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拼音,普通话也说得不规范。为了提高
2、拼音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拼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拼音的方法,把握汉语拼音教学的形象性、情趣性、记忆性、实践性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进行优化。一、准确掌握发音,牢记拼音字母的音和形由于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了拼音字母,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他们发音的口型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因此,从一开始,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型和发音部位。教学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型和发音部位,讲解清楚发音方法,示范好发音,再请小朋友试着模仿。经过模仿训练,他们的口型到位了,发音部位正确了,发
3、音方法对了,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比如我在教学平舌音“z c s”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口型,讲解发音部位和方法:舌尖轻轻抵住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与上齿背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声。接着让学生试着模仿练习,方法正确了发音也就准确了。教学翘舌音“zh ch sh r”时,与“z c s”进行比较:“z c s”发音要舌头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背,不送气;“zh ch sh r”发音要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要送气。讲解时重点突出了发音部位的不同和送气的不同,加上正确示范,让学生更容易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在教学那些学生字形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时,我重点
4、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与学生一起编儿歌来记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b和d”、“p和q”时,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 “右上半圆ppp”、“小朋友听广播bbb”、“一个气球qqq”、等。例如教学声母zh,ch,sh,r时,可借助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儿歌短小精悍,语言琅琅上口,富有童
5、趣,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字母与自己已有的口语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声母。具体教学采用如下模式: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的联系正音、识记字形,让学生学得扎实又有效。二、教给方法,准确读对声调学生在学习声调的时候,往往是第二声和第三声读不准。在教学声调时,我首先教会学生认对声调符号,借助小汽车图谱和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破,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破”形象地认知和理解声调符号的意义,接着我示范好四声的发音,特别是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发音,,学生跟读,领读,分组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法熟读四声。在单韵母、复韵母的学习中,穿插声调的复习和巩固运用,
6、进而使声调的运用更熟练。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读不好四声,特别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我发现有一位学生读四声的方法很好。我把她的方法优化一下介绍给了学生。例如在教a的四声时,a的四声连起来读就像歌一样,阴阳顿挫,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而我这个方法就是先认清韵母,看清声调符号是第几声,然后按照四声的顺序背,第几声就背到第几声,那么这个韵母的声调就这样简便地读出来了,而第二声和第三声也能读准了。虽然这个方法有点机械,但学生学会这个方法以后,不管是单韵母的四声,还是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四声,就不会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了,他们就可以按照方法自己读准声调了。三、 改进拼音方法,提高学生拼读能力学拼音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
7、掌握汉语拼音,能读准拼音,借助拼音认识字词和阅读,说好普通话。然而,在拼音教学中,我常常碰到有许多学生,面对拼音时不知所措,他们有的是没有掌握拼音方法,有的拼读前不能认读声韵母而无法拼读,还有的甚至看到音节就害怕。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是在教学声韵母的时候,借助插图编儿歌、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记住声韵母的音和形,如果有学生一时忘记的,我用儿歌提示一下,他们马上就想起来了。二是讲解清楚拼音方法,利用儿歌巧记拼音方法,如: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音节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才顺当”。三是改进拼音方法,在拼读之前,增加认读环节,即认读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过程。以前我们教学生可
8、能是在心里认读后再拼读,我把在心里认读过程变为发声认读出来,然后再进行拼读,这就变成了“拼两遍”。这样增加了认读环节,相当于增加了坡度,减低了拼读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地去掌握拼音方法,进而提高拼读能力。在教学拼音时我尝试着“拼两遍”的方法,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前面引导认读环节即“拼第一遍”,学生按照拼音方法拼读第二遍。我认读时慢一点,学生拼读时要求快一点,这样自然就很流利地拼对了音节。然后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认读再拼读,学会“拼两遍”的拼音方法。待学生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拼读音节后,便要求学生把认读环节放在心里认读,又变回“拼一遍”的方法上了。通过尝试“拼两遍”的方法,我发现学生的拼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9、,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拼读,剩下的几个还不能很好的拼读的学生,我采取单独辅导和“互帮互助”的方法也渐渐学会拼读音节了。四、 借助插图编儿歌巧记整体认读音节在拼音教学中,整体认读音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一个是音难读,二个是形难记。我告诉学生不能把音节拆分,要整体地看待音节,整体地认读音节,还借助插图,把音和形巧妙地编成儿歌,让学生简单易学易记整体认读音节。例如:“zh”加“i”变成“zhi”织织织,织毛衣。学“e”时编过“月亮月亮e e e”,教“yue”时,“e”可以编成“小e小e,e e e”,“yue”可以编成“小e加y去点变大yue,大yue大yue,yue yue yue”。教“yuan”时,可以编成“圆圈圆圈yuan yuan yuan”。借助插图巧编儿歌,这样让学生很好的读准了和记住了整体认读音节。在拼音教学中,只有善于抓重点,破难点,教方法;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克服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客观不足,以生为本,把学拼音与识字、说话、阅读、生活融为一体;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才能使初入学的孩子学好拼音,开出拼音教学的七色花,为学生的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