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95246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过关宝典 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语文过关宝典1.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A。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与孔子并称孔孟。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 B。孟子散文常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用多样比喻增强论辩的形象力和说服力,文中大量整齐对偶的排偶句,使论说有难以阻挡的气势。C。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使用形象比喻、排比,善用类比法说理。2.秋水选自庄子外篇。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 B。庄子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

2、,辞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C。文章主旨:宇宙有限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以寓言故事方式展开,独具特色。庄子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奥的哲学道理,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沉思,最终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鲜明透彻。 D。本文运用了三段论例证法、类比法等诸多方法。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服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3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在散文诗词等方面成就很高。其散文

3、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作品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书(与宋祁合撰)B中心论点:国家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在写法上:欲抑先扬。事实论据(庄宗李存勖的成与败)比较典型。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致用多困于所溺;等精辟透彻发人深省的具体论断。 4论毅力选自饮冰室合集中的专辑新民说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的创作人。其文章流畅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曾主办时务报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饮冰室合集。 A。中心: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全文从人生必须遇顺逆两境,可以相互

4、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采用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发毅力的重要性。 B。层递修辞比喻修辞。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论证周密,结构严谨。 5.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选自蔡元培全集蔡元培:字鹤卿,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教育家,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主要采用对比论证,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文中几件事都有匡正时弊的目的;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溶于一体。 6.容忍与自由原刊于台湾出版自由中国。胡适:初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

5、建的新文化运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著作: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等 A。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本文善用例证法阐述道理。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文章的文笔和态度,体现出其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此文风被誉为大家风范。 7咬文嚼字选自谈文学(今录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A。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6、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文多用归纳论证方法,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事实凿凿有据且更有说服力; 8.吃饭选自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字墨存,号槐聚,曾用名中书君,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其小说和散文具有机智隽永的独特风格学术论著享誉国内外学术界。著作: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A。中心论点:揭示、嘲讽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名实错离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同时阐发了作者“和无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本文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法。B。写作特色:1.巧设陌生化的比喻;2.广征博引 9.我的世界观选自我的信仰(

7、齐家莹科技大师人文随笔精选)阿尔贝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生于德国乌尔姆镇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A。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其人生基本理念: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态度,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B。本文主要特色: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选自外国散文精选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50获诺贝尔文学奖;著作:哲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论教育; A。本文

8、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是一篇严谨通俗的说理文章。作者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得主要原因;“科学的认识态度”和“听取不同的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而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方法是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基本理念 B。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第二人称的运用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表意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11.冯讠爰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原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作者应为战国晚期的史官和纵横家; A。本文记叙了策士冯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

9、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面貌。B。冯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人物之间的互为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12.垓下之围选自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语言生动影响深远。A。三个场面描写: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慷慨悲歌;2.东城快战;3.羞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宁死不屈 13.张中丞传后叙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上推崇儒学,排斥佛老;文学上崇尚秦汉散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并倡导了有革新意义的古文运动;强调文学要

10、为儒学道统服务要言之有物辞必己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内容殷实气势壮盛词锋锐利语言练达。 A。本文特色: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首先运用了细节描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其次:注意让不同人物性格相互映衬: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识;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映衬,就更加光彩照人。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的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14.种树郭橐驼传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并称韩柳,古文运动倡导者。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A:本文总体采用类比方法,阐述种树道理

11、采用了对比手法,具有详略得当前后照应脉络贯通的艺术特点。 1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司马文正公集司马光:字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著名史学家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A。成功推行改制的原因四点:1.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2.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3.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4.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B。历史文化意义: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16.前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其散文自然畅达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12、。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A。: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以作者感情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解脱。 B。文章继承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作者力求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的融汇统一;本文将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时疏时密极尽变化之能事,而终归于行云流水般平易自然。 17.先妣事略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明代优秀散文集家,主

13、张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其散文长于记叙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感情。有震川先生集 A。本文是作者追忆亡母的记叙文,蓄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本文叙事特色:1.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2.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3.少见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的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极其悲痛的心情。 18马伶传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注明诗文作家;有壮海棠文集四忆堂诗集 A。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着重记叙了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大败后大胜。文中马伶成功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

14、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B。文章详略有当剪裁得体,采用倒叙方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中凸现出来的。 19.西湖七月半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人。以小品文见长、风土民情和过去的生活,常常于追忆往昔的繁华流露对明王朝的缅怀。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有陶庵梦艺西湖梦寻。A。本文写作特色:1.语言生动传神2.笔调诙谐3.还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20.秋夜选自散文集野草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15、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 A。1.本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联想。2.意境营造3.作品开头重复修辞运用 21.香市选自散文集话匣子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县人。曾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与鲁迅瞿秋白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长篇小说蚀腐蚀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集风景谈白杨礼赞A。写作特色:1.采用一小见大的手法2.今昔对比3.场面描写生动形象4.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寓深意

16、于简洁朴素的文字之中言尽而旨远描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时运用反衬手法; B。本文中心:本文典型以小见大通过对香市的今昔变化写出了大革命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繁荣 22.爱尔克的灯光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蒂甘,四川成都人,处女作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散文集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 A。本文中心:表现出对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彻底否定。作者对姐姐的悲剧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窒息青春生命的罪恶。 B。三种灯光象征意蕴:1.故居大门亮起的昏暗灯光,象征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2

17、.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得悲剧和希望的破灭;3.我的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C。以灯光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统贯全文;文章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 23.纪念傅雷选自散文集沙上的足迹施蛰存:原名施德普,字蛰存,浙江杭州人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将军底头专著唐诗百话水经注碑录北山集古录词学名词释义。A。本文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文章以“怒”为行文线索;运用了叙后评议的方法;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傅雷:字怒安号怒庵 24.哭小弟宗璞:原名冯钟璞,生于北京,当代

18、女作家;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 A。这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些人散文。本文叙述线索“哭”。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本文采用多方面材料交叉累积得叙写方法,使文章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 25.都江堰选自文化苦旅余秋雨:浙江慈溪人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和散文集文化苦旅; A。本文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文中多出使用对比手法。作者在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是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最后表现出水被驯服体现了“壮丽的驯服”的深刻寓意引发人对之深思。文章语言洗练

19、。 26.我与地坛选自上海文学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生于北京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篇小说原罪宿命散文集自言自语。A。这是一篇情意真挚的记事散文展现了母爱的真挚; 作者通过三种方式来展现母爱的真挚:1.无声的行动描写通过写母亲的无声行动,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深切理解也表现了她内心关心儿子压抑着的焦虑;2.借“我”之口进行直接描写表现了虽然儿子遭遇不幸但是母亲比儿子还痛苦从中折射出母爱的深度;3.侧面烘托出母爱的动人力量。B。写作特色:1.巧妙运用行动、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母爱生动而感人;2.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3.将排比句式与类比、象征用法融合一体。4.熔叙事写景寄人和抒情

20、象征寄托于一体处处给人以浑然浓郁而又精湛独到之感。 27.蚂蚁大战选自瓦尔登湖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是一位热爱自然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人;长篇记叙散文瓦尔登湖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 A。本文中心:记叙了一场蚂蚁大战通过这场惨烈的蚂蚁大战作者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与和平、反对战争的人生理想,从而引起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B。写作特色:1.运用类比描写的手法2.采用以点带面的场面描写让人通过了局部了解整体3.采用拟人手法来写。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明生动。 28.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

21、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全书分为风、雅、颂,风有15国风160篇;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做;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A。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以“在水一方”为中心意向。以四言为主,节奏见简约明快常用章叠句的形式情致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29.湘夫人选自九歌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楚国人;其作品常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音律铿锵地方色彩浓郁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和九章(九篇)等; A。湘夫人是写湘君约湘夫人但最终未能见面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B。写

22、作特色:诗中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如“目渺渺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借举止抒情如“登白蘋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融情入景如“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叶木下”,因情造景如“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30.陌上桑选自汉乐府乐府原为音乐机关即汉代的乐府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传统,叙事性是其基本艺术特色,采用杂言和无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一种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 A。文章将流行的赞美女(侧面烘托的方法展示罗敷的美貌)、桑林戏(展示她不畏强暴的坚贞品德)、夸女婿(展现她聪明机智)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聪明的采桑女

23、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同时也反映了汉代贵族官僚仗势欺人。 31.饮酒(其五)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情意真切语言质朴简洁含蓄富有韵味。 A。全诗以“心远”为纲领,是一首意境深远的田园诗,主要描摹了诗人弃官归隐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陶醉自然的生活情趣,乃至于步入“得意”而“忘言”的人生境界。32.行路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 A。本诗所用的抒情手法:借举止抒情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借象征抒情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借典故抒情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B:珍馐:指真美的菜肴;川:河

24、流;直挂云帆济沧海:直:表示毫不犹豫;33.秋兴八首杜甫:字子美,诗圣。 A。悲秋在三方面:悲自然之秋;悲国运之秋;悲人生遭际之秋;全诗绘景抒情联系紧密浑然一体,首联融情于景,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悲伤情怀;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巫峡景象,象征国运暗淡和心情沉闷;颈联移情于景,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尾联以景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怅阴沉苍凉。 34.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诗人。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十首。以平易晓畅著称。 A。此诗叙事详略得当,情致缠绵细腻,章法上下贯通,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手法多样

25、,如:借比喻抒情、借举止抒情、融情入景、移情于景。35早雁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A。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心时事与逃难的人民。首联点名时间地点,同时用雁的遭到惊吓而四散飞逃出来比兴百姓的流离;颔联以失群孤雁飞过长安时的凄凉,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颈联用反问语气告诫大雁不要返回北方,反映出敌人的猖狂朝廷的无能,以致百姓有家难回;尾联的叮嘱大雁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 36.虞美人李煜:子重光,号钟隐,又号莲蓬居士,李后主。早期作品大多反映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亡国后的篇章追怀昔日帝王生活,感伤囚徒处境,言辞凄苦感情深沉。本诗

26、写于亡国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在其中既有对失去的故土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流露了对故国河山不加掩饰的思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情调虽然感伤低沉但意境深远感情真切。以一江春水来喻愁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另外绵绵不绝的江水也写出了胸中忧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给人深远之意境。 37.八声甘州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世称柳七柳屯田;婉约派词人 A。本词是作者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倾吐了词人萍踪飘泊的苦衷表现其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上片主要是借景抒情,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下片主要是借事抒情,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临远思归之情曲折深

27、入地表现了游子远游归乡不得的凄苦心情。登高临远是上下片的过渡。 38.鹧鸪天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诗人。其词风格婉约豪放兼善,长于融化前人成句用韵严格音律谐美。 A。本词是作者悼念亡妻的悼亡词。艺术构思最突出之处将生死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旧栖新垅两依依”一句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之感。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是借事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是借比喻抒情,用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比喻自己丧偶。“原上草露初晞”是借景物抒情借草上易干的露水喻人生短促。“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借举止抒情。词中两次用反诘句如奇峰突兀而起

28、,把情感推向高潮,动人心弦。 39.声声慢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词前期描写她出嫁前后的闺阁生活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心境,词风沉哀凄苦。A。当时国破家亡丈夫新丧作者流落江浙处境十分凄凉。这首词就是抒写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开头十四字统领全词,两个呼告句表达了词人哀愁的情绪。通过五个层次的残秋景物来描写来渲染愁情。以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 40.摸鱼儿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才兼文武,毕生以复国为己任,但南宋执政者却将他投闲散置,于是他把自己的爱国报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在词作中,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

29、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与苏轼并称“苏辛” A.本词借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抒发了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式衰微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所写之“春归去”表面是写美好的春季又急匆匆过去,实则是以江南暮春的衰残景象象征南宋微弱的抗金形势;下片借典故抒情,暗示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情。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B.这首词的风格特点: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寓豪放于婉约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摧刚为柔,风格刚柔相济,在婉约之中洋溢着深沉而豪迈的爱国激情。 41.一句话选自死水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出版诗集红烛死水创办新月杂志有闻一多全集。 A。诗

30、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来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和反抗情绪,“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咱们的中国”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 B。两节诗末三句使用反复修辞有一唱三叹之妙,不仅强调了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富有节奏感。 42.再别康桥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主编新月月刊是新月派的中坚。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A。本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

31、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甚至向往和追求。B。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抒情手法多样托物寄情;借象征来抒情;移情于景;借比喻抒情; 43.雨巷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受法国印象派影响,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诗集我的记忆王舒草 A。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从日常生活看是一首爱情诗;从现实斗争看,是大革命失败后的愁苦情感的抒发;抽象理念看,是对美与理想的追求;运用象征手法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B。“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丁香姑娘是最富象征意味的。她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日常生活方面她是恋人;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她是美与理想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课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