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定稿)(1) 文章标题: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16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新农村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前段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强化措施,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天上午, 我们参观了相邸、坊前、坪上、朱芦、团林、壮岗等6个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应该说,这几个乡镇的工作各有特点,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下面,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
2、、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切实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和部署,把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农村路水电医学和村庄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各级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总结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特色效益凸显。全县今年新发展果园2万亩,茶园1万亩,瓜菜2.5万亩,板栗6500亩,杞柳6000亩,完成
3、造林6.3万亩,苗木花卉1万亩。各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形成了各自的“招牌菜”,农民靠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增收的比例逐步扩大。坪上镇发展大樱桃“万元园”3000亩,其中,大山河村500亩大樱桃亩产值均超过15000元;洙边镇东袁山村大棚茶亩产值达到12000元;道口乡宏伟村大棚草莓最高价格卖到10元/公斤,亩收入过万元;团林镇貂、狐、貉特色养殖发展到12个村近千户,年存、出栏特种动物分别达到3万只、20万只,每年可加工生产优质皮毛30多万张,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二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资190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270处,改善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4、.6万亩;新开工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84处,其中联村集中供水3处,管网延伸工程3处,涉及村庄93个,受益人口8.89万人;新开通有线电视村210个,架设主干线285公里,发展用户1.1万户;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15.4公里,老油路改造16.2公里,农村公路桥梁建设6座,新增通客车里程890公里,新增通客车村庄480个;改造中小学c级危房4.11万平方米、d级危房1.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8万平方米;全县新建沼气池5100多个,“一池三改”沼气池2562户。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全县参合农民70.99万人,参合率达到88.8,其中,筹措资金27万元为全县农村五保户
5、、特困户、农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现了集体参合。截至目前,新一轮报销共筹集资金4259万元,报销医药费用316.6万元,受益农民达32万人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农民达到8.93万人,乡镇覆盖面达到100,村庄覆盖面达到65,基金滚存积累达到4515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建立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694户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出台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暂行办法,县乡财政以每人每年2000元的补助标准,对农村424户五保老人全部实行了集中供养;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102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得看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民
6、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农业的种植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还不够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内部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全县“村村通”油路工程大部分乡镇只通了县乡主干线,村与村之间基本没有开通;“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至今还有358个村、37.82万农村人口没有用上自来水;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贫困家庭还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全县农村中小学仍有c级危房1.7万平方米、d级危房1.4万平方米需要改造;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集体垫付参保资金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村庄建设布局凌乱,管理滞后,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范围比较小,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少,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四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还不够到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新农村建设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