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检测(一、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A.细胞衰老 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2.以下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B.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体相同的C.在不同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完全一样的3.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尿液胃液汗液唾液A. B.C. D.4.观察下列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两种氨基酸,可以确定共同的结构特点是()A
2、.都只含有一个氨基(NH2)B.都只含有一个羧基(COOH)C.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都只含有一个氢原子5.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是()A.20500种 B.50020种C.10 000种 D.2020种6.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CHONPS生物甲43.576.2444.431.460.200.17生物乙55.997.4614.629.333.110.78根据上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B.等质量的细胞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C.两者体细胞
3、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7.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作为药物可以口服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D.最初合成的多肽链需经加工才能形成胰岛素8.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A.失水过多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无机盐(如钙)减少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9.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含水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
4、入休眠状态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D.种子成熟期间这两种物质的变化与种子萌发时相反10.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11.在检测生物细胞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时,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细胞、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5、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细胞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12.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13.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14.(10分)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A和E的元素
6、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指元素为_;所指元素为_。(2)D初步水解的产物是_。(3)E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4)染色体是_的主要载体,分布在细胞核里,用_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15.(18分)请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A一般是指_;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是_。(2)F是指_,它是由B_和_组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和_。(3)C是指_,由m个C构成G物质(单链)时
7、,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减少_。(4)D是指_,生物体内的H分为_和_两大类。(5)四大有机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热量最高者为_。(6)四大有机物都含有的化学元素是_。16.(20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盐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1)实验假设:_。(2)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
8、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_。_。_。(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试管。(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 mL斐林试剂,混匀后放在盛有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 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_。答案1D 2D3D4C5A6.B 7D8C9C10D 11A12D13A14(1)N、PN(2)核糖核苷酸(3)组成B的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emr)/(r 18)(4)基因(遗传物质)甲基绿15(1)葡萄糖糖原淀粉(2)脂肪甘油脂肪酸类脂固醇(3)氨基酸18(m1)(4)核苷酸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5)脂肪(6)C、H、O16(1)乙醇能/不能使蛋白质变性(2)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摇匀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浴锅(温水)中维持5分钟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适量的斐林试剂,摇匀后放入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3)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A、B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4)B(5)检测淀粉溶液是否变质(或:是否含有还原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