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单选题1、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A细胞核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2、将DNA完全水解后,可以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4、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15N B可在DNA中找到32 P 、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 P 、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 P 、35S、15N5、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
2、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R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R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曲线ab段下降,是小鼠的免疫系统起作用的结果D曲线bc段上升,是由于S型细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力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B、 C、 D、8、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1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11、用某种酶处理转化因子后,R型细菌不能再转化成S型细菌,这种酶是A蛋白酶 B分解
4、多糖荚膜的酶 CDNA酶 D纤维素酶二、简答题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ABC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D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分析作答:(1)ABC三细胞中,可能具有固氮能力的是_。(2)与C细胞相比,AB细胞中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3)C细胞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属于_。(4)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B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可通过_作用形成丙氨酸。(5)若D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某分裂时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_,表示的时期为 _,若D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数是 _。(6)图中ABC三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
5、包括(答出两条即可): _ _答案(1)C (2)编码区是不连续的(3)生产者(4)叶绿体 转氨基(5)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 (6)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均含有核糖体 均具有DNA、RNA两种核酸 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任意两项即可)13、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请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或预测:(1)不直接用培养基接种噬菌体的原因是_。(2)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噬菌体的_。(3)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_。(4)子代噬菌体中的S元素为_,原因是_。(5)子代噬菌体中的P元素为_,原因是_。答案13、(1)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分)(2)DNA(3)100% (4)35S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2分) (5)少数32P,多数31P DNA复制过程中,母链所含32P不变,合成子链所需的P均来自大肠杆菌内的31P(2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