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寿光经验对雁江柑桔产业发展的启示2010年4月,区委组织部分干部到寿光学习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等先进发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此次赴山东考察,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受益匪浅。寿光市在现代农业方面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广大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是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成功示范,其中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区借鉴。我作为这批学员之一,对学习寿光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促进雁江柑桔发展谈谈个人意见和看法。一、寿光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一)抓培训靠技术促动寿光重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现在已做到每年对农民轮训两次,费用由政府买单,95%的农民已掌握一门以上的农业新技术,有10万农民获绿色证书,有1万人到外
2、地当专家。并充分利用报纸、电台、视频网络,对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农民打开网络,直接可以和专家可视对话,实行网上门诊,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寿光在科技推广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助农业园区来搞好科技推广,让新技术在园区里试验,做给农民看,尽量将风险留给政府,把实惠交给农民。同时,寿光要求每个机关单位都要出钱办试验园,推广农业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就在广大农民中推广。寿光市专门聘请了46名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教授当顾问。一年一届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使寿光完成了一个从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蔬菜产地的大跨越,借助举办蔬菜博览会聚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5家国外科研
3、院所被吸引到了寿光,纷纷在寿光建立基地,他们不仅为“菜乡”带来了优质的蔬菜品种,更带来了全新的种植理念。(二)抓流通靠市场推动 寿光看到蔬菜由于上市过于集中、销售区域狭小,如果流通只靠农贸市场只能菜贱伤农,就修建了占地680亩的长江以北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年成交蔬菜40亿公斤,交易额56亿元。是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市场,以其“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的五化模式促进了蔬菜标准销售的发展;开通“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两条绿色通道。蔬菜行业对寿光蔬菜市场有“买全国,卖全国
4、”、“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的评价。寿光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已形成了以蔬菜市场为骨干,每个乡一个专业市场,587个村每村一个村级市场,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卖掉的市场网络,全市有1.7万个农产品运销专业户,流通大军达10万人。各级蔬菜交易市场采取大幅减免税费的方式,吸引各地商贩入驻。 (三)抓规模靠利益驱动寿光在蔬菜发展中率先实验成功种植高温塑料大棚,掀起了北方蔬菜种植的一场革命。他们对全县的产业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将整个南部地区都定位为蔬菜产区。政府一方面从财政拨出专款,给建棚户予以补贴,另一方面动员金融机构给建棚户发放生产性贷款。同时,寿光县还根据蔬
5、菜产业发展需要对政绩考核体系作出调整,调动了乡镇与农业服务部门扶持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目前全市156万亩土地,共有高温棚40万个,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4万亩;已形成了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贸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2002年,寿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贸易国际化。”由于规模化种植和一乡一品的发展,避免了相互竞争,确保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四)抓合作靠联合带动 寿光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6、集种养加工、生产加销售、贸工农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目前,寿光全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8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多家,带动生产基地40万亩,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截止目前,已成立各种协会300多个,先后成立了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个联合协作模式,使公司、农户、协会共同体以利益为目标,做到菜农受益、企业受益,从而大大化解了单个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通过这种规模化的种植经营,万亩西红柿、万亩胡萝卜、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五)抓标准靠质量推动寿光把标准化生产视为“寿光
7、蔬菜”品牌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寿光对生产基地实行了技术培训、检测仪器、制度规范、注册商标、标识销售“五统一”管理,推行了蔬菜大棚准建制、蔬菜质量编码追溯制、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产品准出制,将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生产档案,做到了蔬菜从产地到餐桌的无缝覆盖。正是这种严格的标准,寿光蔬菜不再是低层次的竞争,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达到60万亩,寿光蔬菜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0多个,注册商标达116个,有322种获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认证数量在全国均位居前列。二、雁江柑桔产业发展现状雁江区现种植
8、柑桔7万亩,其中温洲蜜柑5.6万亩,主要分布在碑记镇、丰裕镇、忠义镇、保和镇。雁江柑桔近几年出现滞销,尤其是2009年柑桔滞销严重,柑桔价格仅为0.2-0.5元公斤,种植柑桔年收入已不如种植粮食作物。(一)雁江柑桔存在的问题一是品种结构不合理。雁江区现有的近7万亩柑桔中,温洲蜜柑占了80%,导致全区柑桔上市时间过于集中,销售压力大,价格上不去,效益起不来。 二是开发途径单一。全区柑桔主要是鲜果销售,没有形成一个被市场认可的品牌,包装以粗糙的竹筐为主,包装手段落后,导致产品外销困难,产品损耗大,消费层次低。 三是营销渠道不畅。全区一直没有形成围绕柑桔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老百姓的销售形式停留在80
9、年代商贩上门收购的模式上,由于市场开发力度不够,采后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产业链连接不紧,运销市场龙头不活,信息不灵,市场辐射面较为狭小,到现在还没有一间水果批发市场在本地起龙头作用。 四是有规模但产业化不够。雁江柑桔种植被誉为“长江中上游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柑桔种植基地,但雁江没有水果加工厂、无柑桔物流公司、无集约经营等增加附加值的产业链。五是培训简单,种植技术差。雁江柑桔的发展以群众自发发展为主,技术上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较少,举办的一些技术培训多以农药销售为主,培训时,讲农药品种多,讲实用技术少。三、寿光经验对雁江柑桔发展的启示(一)以质量为特色,生产优质柑桔1、建立品种示范基地,为品种
10、更新打下基础政府投资建立柑桔品种示范基地、引进名、优、新、特柑桔良种进行实验、示范;设立柑桔专项科研计划,在基地内加大对柑桔新品种的筛选、培育,经过示范成功的品种再向种植户推广。通过示范园的建立,培育出的柑桔品种,种植户都可以实地看见柑桔产量的高与低、品质的好与坏、种植技术的难与易。品种的特征特性摸得着、看得见,容易被群众接受,更能促进种植户对老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而避免了一家一户实验的成本风险和技术风险。学习寿光评选“蔬菜状元”的经验,举办“柑桔王”评选活动,评选出“蜜柑王”、“脐橙王”等。同时举办柑桔种植技术擂台赛,看谁种植的柑桔品质好、单产高、售价高、经济效益好,评选出“柑桔种植状元”。以
11、区政府或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对评选出的“柑桔王”和“柑桔种植状元”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颁发证书并广泛宣传,以此来激励广大果农的种果热情,提高我区大面积柑桔的种植管理水平。2、强化技术培训,促进适用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区财政安排一定的技术员工资补助,培育壮大技术员队伍,提高队伍推广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把柑桔生产技术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定期培训,突出集中产区,抓住关键时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训果农种植有特色的柑桔品种。三是加大标准与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无公害柑
12、橘基地建设步伐。通过建立技术与标准示范区,把标准化渗透到柑桔产业的全过程。在无公害柑桔基地建设中,要按照统一环境质量、统一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生产技术、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要求,严格组织标准化生产。通过柑桔技术培训,让果农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需要,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让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得以真正、快速的推进和实施。3、进行精细加工,提高品种档次 一是重视和加强柑橘果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水果商品化处理相当于水果“美容”。通过商品化处理,做好清洗、分级、打蜡、贴标签、包装等工作,大大提高柑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柑橘的附加值。二是重视和加强柑橘果品包装。制作精美纸箱或
13、精美竹编对柑桔进行包装,提高柑桔包装档次,逐步进入超市销售,占领部分高端顾客群。(二)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市场宽度和深度一是明确市场定位,有计划的开拓市场宽度。全国柑桔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西南市场、西北市场、东北市场、华中市场。现在雁江柑桔主要在西南市场销售,西北市场有少部分,华中市场和东北市场基本没进去。要通过政府宣传,有计划的组织市场开拓,抓住中国水果消费能力比较大的地区,瞄准最有消费能力和有辐射能力的大市场,促进柑桔销售。二是建大型批发市场和信息平台,缓解销售难目前,外地采购商来到雁江,人生地不熟,找果、找工人、摘果、包装等非常麻烦,同时果农由于种植规模不大,采购商和果农之间没有一个联系平台
14、,很容易遇上果品销售问题。只有建立大的批发市场和信息平台,才能有效促进采购商和果农的互动联系和沟通,才能彻底解决卖果难题。三是延长产业链、开拓市场深度。引进柑桔加工企业,对柑桔进行深加工,通过制作柑桔果酒、果汁、果酸等系列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增值效益,使柑桔全身都是宝得到展示,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四是建立柑桔果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组织建立一个柑桔销售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起了一个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服务实在、效果明显的柑橘果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果农和采购商提供各种实时的市场信息。(三)以龙头为重点,建立多层次的营销体系一是依托柑桔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避免一家一户质量
15、不统一,互相压级压价销售;二是组建销售经纪人队伍,引导销售中介队伍组建柑桔销售公司,走出去广联客户、设点销售,建立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增加销售量;三是培育品牌。通过龙头企业,统一宣传,统一包装,在全国创造几个叫得响、有知名度的品牌,以此促进柑桔产品的销售。四是鼓励和扶持壮大一批从事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打造一批“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市场”的产、供、销、加工一体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结生产和市场的桥梁作用,以订单为纽带,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四)以一业带多业,建立产业的良性循环柑桔果树四季常青
16、,树形美观,春季花香宜人,秋季果实诱人,构成一幅自然美景。因此,柑桔产业是建设旅游观光农业的最理想产业。我们要借鉴外地建设旅游观光果园的经验,一是打造精品果园,建立生态观光园区。选择面积集中、基础较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批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可以结合秋天登高、春天踏青等主题开发旅游项目,吸引区内外游客到果园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既宣传推介柑桔产业,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打造果园农家乐,建立休闲生活区。对果园来说,可从入园收费、游客摘果、餐饮(可推出柑桔主题、雁江特色菜肴等)、烧烤、露营、拓展、户外婚纱摄影等方面进行创收,实现一业兴百业旺,走出一条互相促进、良性发展之路,使柑桔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出更好的作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