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1) 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2) 拟建工程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 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初步设想;(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2、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列表表示如下:
种 类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服务范围
投标与签约
施工准备至验收
编制时间
经济标书编制前
签约后开工前
编制者
经营管理层
项目管理层
主要特性
规划性
作业性
追求的主要目标
中标和经济效益
施工效率和效益
3、建筑施工的特点有: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生产的地区性;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手工作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组织协作的综合复杂性。
4、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1)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的条件,拟订工程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进行现场布置;(2)协调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企业的全局活动和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中各单位、各部门、各工种、各阶段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等;(3)使施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优质、安全、低耗、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程序的重要阶段;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2、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及相应的检查制度;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要取得各协作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3、雨期施工准备工作有:合理安排雨期施工,做好安全教育,防洪排涝、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做好道路维护、保证运输畅通、做好物资的储存、做好机具设备的保护。
4、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具备以下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报送工程开工报审表及开工报告、证明文件等,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并报建设单位。
(1)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2)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3)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4)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5)进场道路及水、电、通风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第三章
一、简答题
1、(1)工作队及工人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技术革新,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浪费和维修费用;
(2)工人实现了连续性单一作业,便于改善劳动组织、操作技术和施工机具,增加熟练技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3)由于资源消耗均衡,避免了高峰现象,有利于资源的供应与充分利用,减少现场暂设,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
(4)施工具有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减少了施工间歇,从而可缩短工期,尽早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减少了浪费,有利于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
2、(1) 流水节拍全部彼此相等,为一常数;(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3) 专业工作队总数(n1)等于施工过程数(n);(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3、(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不宜超过15%,以保证各施工队组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施工。
(2)分段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段数不宜过多,以免使工期延长。
(3)施工段的大小应满足主要施工过程工作队对工作面的要求,以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
(4)分段位置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装修装饰的外观效果。应尽量利用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作为分段界线;或者以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砌体结构的门窗洞口以及装饰的分格、阴角等作为分段界线,以减少留槎,便于连接和修复。
(5)当施工有层间关系,分段又分层时,若要保证各队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及施工队组数(n’)。以保证施工队能及时向另一层转移。
4、(1)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相等,而各施工过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但同为某一常数的倍数;(2) 流水步距彼此相等,且等于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3) 专业工作队总数(n1)大于施工过程数(n);(4)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施工; (5) 若没有间歇要求,可保证各工作面均不停歇
二、计算题
1、(1)流水步距和工期的计算如下:
因为:tA<tB,故KA,B=tA=3天;
因为:tB>tC,故KB,C=mtB-(m-1)tC=5×4-(5-1)×2=12天
因为:tC<tD,故KC,D=tC=2天
施工工期:T=(KA,B+KB,C+KC,D)+mtD+∑Z1=(3+12+2)+5×3+5=37天
(2)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①
①
①
①
②
③
④
⑤
②
③
④
⑤
②
③
④
⑤
②
③
④
⑤
施工过程
施 工 进 度(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
B
C
D
2、(1)确定流水步距:由等节奏流水的特征可知:
KA,B=KB,C=3天
(2)计算工期 T=(3+3-1)×3+3=18天
(3)用横道图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过程
施 工 进 度(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① ①
② ①
③ ①
③ ①
B
① ①
② ①
① ①
③ ①
C
② ①
3、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
(1)求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A:2,5,7,10
B:3,6,10,14
C:2,3,5,7
D:1,3,4,5
(2)确定流水步距
1)KA,B
2,5,7,10
-) 3,6,10,14
2,2,1,0,-14 KA,B=2天
KB,C
3,6,10,14
-) 2, 3, 5, 7
3,4, 7, 9,-7 KB,C=9天
KC,D
2,3,5,7
-) 1,3,4,5
2,2,2,3,-5 KC,D=3天
(3)工期
T=(2+9+3)+(1+2+1+1)+2-1=20天
(4)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过程
进度(天)
①
①
①
①
②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③
④
④
④
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D
4、(1)确定流水步距:K=Kb=2天
(2)确定每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数
挖基槽:bA=6/2=3个
做垫层:bB=2/2=1个
砌基础:bC=4/2=2个
回填土:bD=2/2=1个
施工队总数n1=3+1+2+1=7个
(3)计算工期:T=(6+7-1)×2+2=26天
(4)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施工过程
工作队
施 工 进 度(天)
2
4
6
8
④ ①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挖基槽
Ⅰa
① ①
⑤ ①
Ⅰb
② ①
⑥ ①
Ⅰc
③ ①
做垫层
Ⅱ
① ①
② ①
③ ①
④ ①
⑤ ①
⑥ ①
砌基础
Ⅲa
① ①
③ ①
⑤ ①
Ⅲb
② ①
④ ①
⑥ ①
回填土
Ⅳ
① ①
② ①
③ ①
④ ①
⑤ ①
⑥ ①
第四章
一、多项选择题
1.BDE 2.CDE 3.ACD
二、简答题
1、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有:
(1)利用网络图模型,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2)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3)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4)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方便网络计划的调整与控制。
2、工作时差是指在网络图的非关键工作中存在的机动时间,或者说是在不致影响工期或下一项工作开始的情况下,一项工作最多允许推迟的时间。它表明工作有多大的机动时间可以利用,时差越大,工作的时间潜力也越大。
3、资源优化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使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如在资源有限时如何使工期最短,当工期一定时如何使资源均衡。
三、作图题
1
2
3
4
5
6
A
E
F
H
I
G
B
D
7
8
C
J
K
1、根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如下:
2、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如下:
四、计算题
1、时间参数采用六时标注法,标于网络图上。
1
2
3
4
5
6
7
8
9
A
19
B
6
C
15
E
18
D
14
F
12
G
39
H
30
J
14
K
26
I 28
109
95
95
0
0
109
19
0
0
0
0
19
37
19
19
0
0
37
76
37
56
19
19
95
93
67
83
16
16
109
6
0
5
5
0
11
20
6
11
5
0
25
15
0
10
10
5
25
32
20
25
5
5
37
67
37
37
0
0
67
95
67
67
0
0
95
37
37
37
0
0
37
109
关键线路为1-2-5-6-7-8-9,图中以粗黑线表示。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
二、简答题
1、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若干个单体建筑物工程为编制对象,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现场施工条件而编制,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盘规划,是指导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和组织全局性施工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
2、(1)在满足合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
(2)统筹安排各类施工项目,保证重点,兼顾其它,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3)一般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先管线、后筑路的原则进行安排。
(4)注意工程交工的配套,使建成的工程能迅速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尽早发挥该部分的投资效益。这一点对于工业建设项目尤其重要。
(5)避免已完工程的生产或使用与在建工程的施工相互妨碍和干扰,使生产、施工两方便。
(6)注意与各类物资及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以便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均衡施工。
(7)必须注意季节的影响。
3、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作用在于确定各个施工项目及其主要工种工程、准备工作和整个工程的施工期限以及开竣工日期。同时,也为制订资源需要量计划、临时设施的建设和进行现场规划布置提供依据。
4、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1)尽量减少施工占地,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2)合理组织运输,保证运输方便、道路畅通,减少运输费用;(3)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存放场地,减少各工程之间和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互干扰;(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已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5)生产区与生活区适当分开,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使用;(6)应满足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及文明施工等要求。
5、施工组织总设计中需要编制的资源需要量计划有: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和预制品需要量计划、施工机具和设备需要量计划。
第六章
一、简答题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是:(1)贯彻施工组织总设计对该工程的规划精神;(2)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确定施工顺序;(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间的时间关系,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4)确定各种物资、劳动力、机械的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准备、调度安排及布置现场提供依据;(5)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充分利用空间,减少运输和暂设费用,保证施工顺利、安全地进行;(6)制定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为施工管理提出技术和组织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有: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编制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图、编制各项技术与组织措施、计算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是: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协作配合等关系;确定所需的劳动力、机械、材料等资源用量;指导现场施工的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
4、确定施工顺序的基本要求有:(1)符合施工工艺及构造要求;(2)与施工方法协调一致 ;(3)考虑施工组织的要求;(4)保证施工质量 ;(5)有利于成品保护 ;(6)考虑气候条件 ;(7)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 。
5、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基本要求有:(1)以主要的分部分项工程为主;(2)符合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要求;(3)满足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提高工厂化、机械化程度;(5)符合可行、合理、经济、先进的要求;(6)符合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要求。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