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岭新城8#楼11层剪力墙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审核: 审批: 海南华成建设有限公司郑州一分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柱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常用扣件式钢管双排脚手架尺寸(m)连墙杆架宽大横杆布距立杆间距允许搭设高度2+40.35(KN/m2)2+2+4
2、0.35(KN/m2)3+40.35(KN/m2)3+2+40.35(KN/m2)一步三跨1.051.301.551.201.351.801.201.351.801.201.351.802.02.01.81.81.81.81.81.8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21.51.2505050505043三步三跨1.051.301.201.351.801.201.351.802.02.01.81.81.81.51.51.51.51.51.51.51.51.51.51.250345035常用扣件式钢管双排脚手架尺寸(m)连墙杆架宽大横杆布距立 杆
3、间 距允许搭设高度2+20.35(KN/m2)3+20.35(KN/m2)一步三跨1.201.201.352.01.8241.802.01.824三步三跨1.401.201.351.81.5241.801.81.524注:表中考虑脚手架上最多有四层脚手板和12层作业层 荷载内容包括: 2+40.35(KN/m2):一层装修施工荷载(2KN/m2)+四层脚手板自重(0.35KN/m2) 2+2+40.35(KN/m2):二层装修荷载+四层脚手板自重 3+40.35(KN/m2):一层砌筑施工荷载(3KN/m2)+四层脚手板自重(0.35KN/m2) 3+2+40.35(KN/m2):一层砌筑施工
4、荷载+一层装修施工荷载+四层脚手板自重 2+20.35(KN/m2):一层装修+二层脚手板自重(0.35KN/m2) 3+20.35(KN/m2):一层砌筑+二层脚手板自重(0.35KN/m2)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
5、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4)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立杆基础 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 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
6、,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 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c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于克服两立柱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3、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横
7、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置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木脚手架立杆埋设时,可不设置扫地杆。埋设深度3050cm,坑底应夯实垫碎砖,坑内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5、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没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杆埋设回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积水。 (三)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1)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
8、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2)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的距离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实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3)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低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4)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1)连墙件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件。 (2)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8钢筋
9、环,用双股8号(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3)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到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力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
10、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1)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o60o之间。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低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3)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4)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设置与垫板上。 (5)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
11、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4、横向剪刀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水平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十”字形。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五)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方向;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
12、片板、竹笆板。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
13、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六)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检验标准:(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 (1)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50mm。 (2)钢管立杆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3)扣件紧固力矩为:4050Nm。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
14、4)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当扣件螺栓扭力矩为30Nm时,比40Nm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下降20%。 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 (七)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一是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平面,缩小立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
15、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小横杆不应拆除。 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脚手架的整体性;当使用竹笆脚手架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cm。 3、 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不能用于半砖墙、18cm墙、轻质墙、土墙等稳定性差的墙体。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8cm,小横杆人墙过小一是影响支点强度,另外单排脚手架产生变形时,小横杆容易拔出。 (八)杆件搭设 1、木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
16、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并应大于步距和跨距,防止受力后产生转动。 2、 钢管脚手架的力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承载能力,实验表明: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用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用脚手架搭设;剪力撑由于受拉(压),所以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设长度不小于50cm,接头处设置扣件不少于两个。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处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九)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仿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
17、作用。当作业层的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当作业层的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十)脚手架材质 1、木脚手架应采用质轻坚韧的剥皮杉杆或落叶松,不得使用质脆、腐朽及有枯节木材。立杆梢径不小于7cm,横杆梢径不小于8cm。 2、钢管材质一般应使用Q235(3号钢)钢材,外径48mm(51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小横杆长度2.12.3m为宜,立杆、大横
18、杆的长度44.5m为宜(不超过6.5m),其重量控制在每根25kg以内,便于操作。锈蚀、变形超过规定的禁止使用。 扣件由可锻铸铁制成,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50Nm时,扣件本身所具有的抗滑、抗旋转和抗拔能力均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3、关于取消竹脚手架 这次制订检查标准时取消了竹脚手架,因为原国家规程规定,作为脚手架的材质必须在4年生长期竹杆梢径不小于7.5cm的竹材,而目前各地搭设脚手架的材质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直接影响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另外,一些地区对竹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也未进行严格控制(H25m),使搭设后的脚手架弯曲变形没有安全保障。 4、脚手架搭设必须选用同一种材质,当不同材质混
19、搭时,节点的传力不合理,判定为不合格脚手架,检查表不得分。 (十一)通道 1、各类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在专门设置的人行通道(斜道)行走,不准攀爬脚手架,通道可附着在脚手架设置,也可靠近建筑无独立设置。 2、通道(斜道)构造要求: (1)人行通道宽度不大于1m,坡度宜用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1:6。 (2)拐弯处应设平台,通道及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3)脚手板横铺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增设纵向斜杆;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板压住上面板。 (4)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cm。 (十二)卸料平台 1、施工现场所用各种卸料平台,必须单独专门做出设计并绘制
20、施工图纸。 2、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一般可按砌筑脚手架施工荷载3kN/m2计算,当有特殊要求时,按要求进行设计。 卸料平台应制作成定型化、工具化的结构,无论采用钢丝绳吊拉或型钢支承式,都应能简单合理的与建筑结构连接。 3、卸料平台应自成受力系统,禁止与脚手架连接,防止给脚手架增加不利荷载,影响脚手架的稳定和平台的安全使用。4、卸料平台应便于操作,脚手板铺平绑牢,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用密目网封严,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十三)外脚手架整体计算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根据施工要求,搭设高度 外侧立面采用满挂安全网。用于结构作业时为一层作业(即n1 =1),用于装修作业
21、时为一层作业(即 n1=1)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35KN/。初选脚手架的设计参数为:立杆纵杆 la =1.5m,立杆横距lb=1.2m,步距h=1.8m,连墙件为3步3跨设置,脚手架为竹架板。其它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面积A=489 mm;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5.0810mm,立杆的回转半径i=15.8 mm。1、荷载计算:挡风面积AW=1.51.8=2.7 m 迎风面积AW=1.51.8=2.7 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0.205KN/mm,连墙件横距4.5m,连墙件竖距5.4m.恒载的标准值GkGk=Hi(gk1+gk3)+h1lagk2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 7 查得 gk1=0
22、.1152KN/m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14查得 gk2=0.4112KN/m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15查得 gk3=0.0768KN/m用于结构作业时,Gk=15(0.1152+0.0768)+1.50.4112=3.4968KN用于装修作业时,Gk=15(0.1152+0.0768)+1.50.4112=3.4968KN.活荷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kQk=n1laqk由表5-16查得qk =1.8KN/m(结构作业时)和qk=1.8 KN/m (装修作业时)建筑施工手册则有用于结构作业时: Qk=1.51.8=2.7KN用于装修作业时: Qk=1.51.8=2.7KN.风荷载的标准值W
23、kWk=la wkWk=0.7 =AnAw =2.72.7=1查表5-6得 =1.0 按背靠建筑物的状况安全封闭情况计, =1,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6中查得 =0.8 (离地面5 )由有: Wk=0.710.80.35=0.196KN/m Wk=1.510.196=0.294KN/m2)、脚手架整体稳定验算.确定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r m查表5-15,因组合风荷载,取r m=1.5607.计算轴心力级值NN =1.2(NGk+NQk)式中的NGkGkNQKQIcGkQk验算底面截面:用于结构作业时N=1.2(3.4968+2.7)=7.44KN用于装修作业进.计算风荷载变距MwMw=0.12q
24、wkh式中qwk 即Wk, h为步距,则验算底部截面时,Mw=0.120.2941.8=0.114KN m.确定稳定系数查表5-20(用插入法) =1.77 = hi=1.771.80.0158=201由表5-22查得 =0.179.验算稳定 将以上4种验算情况的数据分别代入上式进行验算.7.44 0.114100 + =0.107KN/mm(0.151KN/mm)0.179489 5.0810验算结果合格.3)、验算结果分析和设计调整脚手架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整体性稳定性要求, 无须作出设计调整。3、作业要求 地基处理和底座安装一般要求或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搭设现场的平整,夯实等地基处理,确保立
25、杆有稳固可靠的基土,然后按构架设计的立杆间距 和 进行放线定位。铺设垫块和安放立杆底座,并确保位置准确,铺设平稳,不得悬空。 搭设作业1)搭设作业程序: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边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从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 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全面检查构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 设置连墙件 按第一步
26、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 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边墙件和剪刀撑 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构架横向平杆之间加 的,用于缩小铺板支撑跨度的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和围护,封闭措施。2)搭设作业注意事项: 严禁f48和f51钢管及其相应扣件混用。 底立杆应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地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有两种适用的不同地度的钢管作立杆。 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应设每隔6跨设一道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 一定要先采用先搭设起始段面后向前延伸的方式。当两组作业时,可分别从相对角开始搭设。 连墙件和剪力撑应及时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 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 在顶
27、排连墙件之上的架高(以纵向手杆计)不得多于两步,否则每隔6跨加设一道撑拉措施。 剪力撑的斜杆与基本构架结构杆件之间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和搭接接头部至少有1道连接。 周边脚手架的纵向平杆必须在角部交圈并与立杆连接固定。 对接平板脚手板时,接接头处的两侧必须设置间横杆。 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一般应设在立杆的内侧。栏杆接地不应符合对接或搭接的相应规定。 脚手架搭设质量检查与验收1) 质量检查项目 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底座不滑动,沉降。 立杆垂直度。 步距、排距和立距偏差。 纵向平杆的高差。 双排脚手架横向平杆处伸地度偏差。 扣件安装。 剪刀撑与地面的倾斜角。 脚手板
28、外伸地度。2) 扣件连接质量检查扣件紧固质量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按随机均布的原则确定。 拆卸作业拆卸作业按搭设作业的相反程序进行,注意以下几点:1) 连墙件待其上部杆件拆除完毕后方能松开拆除。2) 松开扣件平杆应随即撤下,不得松挂在架上。3) 拆除地杆件时两人协同作业,避免单人作业时发生事故。4) 拆下的杆配件应吊运至地面,不得向下抛掷。 海南华成建设有限公司郑州一分公司马岭新城项目部 2012-6-29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
29、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
30、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
31、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