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96946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22462024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2024-2-4 发布 2024-3-8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246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牛必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国、张怀、张晓玲、马德林、应淑兰、郭仁

2、世、蔡明孝、张楚飞、邢瑜、安宁、俄日格力、王君腾、祝显萍、马斌、王元杰、前进、王成林、牟国月、张建山、张琨、马祖力亥。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22462024 1 特早熟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品种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量指标、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拔2600.00 m2950.00 m、生育期间0积温1600.001800.00 的东部农业区高位山旱地、环湖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灌区覆膜种植青贮玉米品种时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23391.1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 GB/T 23391.2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DB63/T 1999 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特早熟青贮玉米品种 在海拔2600.00 m2950.00 m、生育期间0积温1600.001800.00 地区种

4、植,能够达到青贮玉米收获品质要求的品种类型。4 产量指标 全株鲜重90.000 t/hm2105.000 t/hm2(6000.00 kg/6677000.00kg/667)。5 播前准备 5.1 选地、整地 按照DB63/T 1999执行。5.2 土壤处理 按照GB/T 8321.10和DB63/T 1999的规定执行。DB63/T 22462024 2 5.3 施肥 基肥选用商品有机肥3.000 t/hm24.500 t/hm2(200.00 kg/667300.00 kg/667)。配施化肥折合纯氮0.142 t/hm20.201 t/hm2(9.46 kg/66713.38 kg/66

5、7)、五氧化二磷0.186 t/hm20.248 t/hm2(12.42 kg/66716.56 kg/667)、氧化钾0.075 t/hm20.150 t/hm2(5.00 kg/66710.00 kg/667)。5.4 覆膜及方法 采用机械覆膜和人工覆膜,人工覆膜按照DB63/T 1999执行。5.5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在本区域种植的特早熟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要求,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品种参见附录A。5.6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药剂选择按照GB/T 8321.10执行。6 播种 6.1 播种期 气温稳定达到57时播种。东部农业区中、高位山旱地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

6、下旬,环湖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灌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6.2 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器点播、滚动式播种器穴播和机械精量播种。播种深度5.00 7.00,行距40.00 45.00,株距21.00 24.00,每穴播1粒2粒种子,播后及时覆盖播种孔。6.3 播种量 0.030 t/hm20.038 t/hm2(2.00 kg/6672.50 kg/667),保苗每公顷12.00万株13.50万株(每667平方米为8000株9000株)。7 田间管理 7.1 定苗 苗期及时放苗、查苗、补苗,3叶5叶期进行间苗、定苗,留壮苗,间弱苗,每穴留苗1株。7.2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

7、吐丝期、灌浆期等生长时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3次4次。7.3 除草 苗期除草1次2次。DB63/T 22462024 3 7.4 追肥 大喇叭口期采用人工或机械追施化肥,折合施纯氮0.048 t/hm20.096 t/hm2(3.20 kg/6676.40 kg/667),五氧化二磷0.035 t/hm20.069 t/hm2(2.30 kg/6674.60 kg/667)。8 病害防治 8.1 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8.2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按照 GB/T 23391.1、GB/T 23391.2 的规定执行,化学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B 执行。9 收获 在历年当地早霜来

8、临前7天收获,或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籽粒乳线在1/2处2/3处,植株含水量65%70%时整株收割。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回收残膜。各地早、晚霜降临时间参照附录C。DB63/T 22462024 4 A A 附录A (资料性)主要种植品种介绍 A.1 青早 510 A.1.1 品种来源 2014年青海牛必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交系H50-1为母本,HY10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2019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青审玉2018003。A.1.2 特征特性 特早熟春玉米,生育期105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白色。株型

9、半紧凑,株高214.00,穗位高75.00,成株叶片数18.00片。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6.09,穗行数16.00行18.00行,穗轴白色,行粒数35.00粒38.00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83.00g。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籽粒容重747.00g/l。籽粒养分测定:粗蛋白含量9.93%,粗脂肪含量4.16%,粗淀粉含量73.42%,赖氨酸含量0.34%;青贮营养测定:中性洗涤纤维42.81%,酸性性涤纤维18.35%,粗蛋白8.06%,淀粉27.23%。A.2 青玉 517 A.2.1 品种来源 青海牛必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股份有

10、限公司以H125为母本,与H47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2021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青审玉2021004。A.2.2 特征特性 生育期为107 d,属特早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株形紧凑,株高224.60 cm,穗位61.00 cm,幼苗叶鞘绿色,叶色深绿,全株出叶15片雄穗分枝3个4个,颖壳绿色,花药紫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型,穗长17.26 cm,穗粗4.70 cm,穗行数16行18行,行粒数33.00粒38.00粒,千粒重387.00 g,出籽率87.18,穗轴白色,籽粒黄粒,半马齿型。青贮全株粗蛋白8.76%,淀粉43.70%,中性洗涤纤维23.00%,酸性洗涤纤维1

11、0.30%。A.3 青玉 519 A.3.1 品种来源 青海牛必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交系H53为母本,H19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2022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青审玉2022004。A.3.2 特征特性 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19 d。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期株型紧凑,株高284.00 cm,穗位高81.00cm,叶色深绿,全株出叶20片。雄穗分枝5.30个左右,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7.26cm,穗粗5.56cm,穗行数14行16行,行粒数31.00粒36.00粒,千粒重392.00 g,出籽率89.70%,穗轴红色

12、,籽粒黄粒,粒型半马齿型,粒深,抗倒,适应性广,保绿度高,活秆成熟,适宜机收。DB63/T 22462024 5 B B 附录B (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主要化学防治方法。表B.1 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 药剂 主要防治时期 安全隔离期 用量与使用方法 大斑病 多菌灵 发病初期 每7d-10d连续 50%多菌灵500倍液,7d-10d喷1次,连续2次-3次 小斑病 百菌清 发病初期 每7d-10d连续 7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d-10d喷1次,连续2次-3次 丝黑穗病 种衣剂 播种前 防治1次 20%悬浮种衣剂(丁硫克百威6%、戊唑醇0.4%、福美双13.

13、6%)DB63/T 22462024 6 C C 附录C (资料性)各地平均早、晚霜降临时间表 表C.1给出了各地20年平均早、晚霜降临时间。表C.1 各地平均早、晚霜降临时间表 单位:米、日/月、天 地区 海拔 初日 终日 初终间日数 大通 2567.8 9/9 30/5 263.8 互助 2480 20/9 2/6 256 湟源 2634.3 24/8 17/6 298.3 湟中 2667.5 17/9 22/5 248.6 化隆 2834.7 6/9 6/6 274 共和 2835 7/9 29/5 264.6 门源 2707.6 20/8 14/7 329.5 祁连 2787.4 21/8 21/6 305.1 海晏 3080 12/8 8/7 331.2 同仁 2491.4 21/9 8/5 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