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骨质疏松康复护理,黄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简称OP)是在1985年提出来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概述,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
2、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值维持在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骨质疏松是怎样形成,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
3、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1),内分泌因素,(2),营养因素,(3),废用因素,(4),遗传、免疫因素,(5)维生素D受体基因变异,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
4、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身长平均缩短36cm。,骨质疏松症的症状,(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药物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用药护理,钙剂,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性激素,降钙素,饮食护理,运动疗法指导,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动运动,椎体成形术的护理,坚持功能锻炼,放跌倒
5、、防意外伤害,日常生活指导,早期发现并发症,预防,一级预防:应从儿童 青少年做起 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 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 如鱼 虾 虾皮 海带 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 骨头汤 鸡蛋 豆类 精杂粮 芝麻 瓜子 绿叶蔬菜等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如坚持体育锻炼 多接受日光浴 不吸烟 不饮酒 少喝咖啡 浓茶及含碳酸饮料 少吃糖及食盐 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 晚婚 少育 哺乳期不宜过长 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 丰富钙库 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二级预防:人到中年 尤其妇女绝经后 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
6、速骨量减少的人群 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 以安全 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 CT 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 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 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的三大误区,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
7、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