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96795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1306∕T 249-2023 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保定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CCS B 38DB1306保定市地方标准DB1306/T 2492023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Aster tataricusL.f.2023-11-23 发布2023-11-30 实施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306/T 24920231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提出单位: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深州市亿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国市伊康药业有限公司。本

2、文件主要起草人:葛淑俊、杨太新、孟义江、刘颖超、马晓燕、郭立福、刘晓清、王笑颖、刘国库、裴志力、刘淑祺、王婷。DB1306/T 24920232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紫菀规范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紫菀规范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

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紫菀种苗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地下根状茎。4产地环境4.1 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二级规定要求。4.2 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要求。4.3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要求。5选地整地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且具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块,土壤以DB1306/T 24920233壤土或沙壤土为宜。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500 kg2000 kg,NPK 复合肥(15:1

4、5:15)40 kg,深翻 30 cm 左右,耙平,做成 2.0 m 左右宽的平畦。6栽种6.1 种苗要求选取粗壮、紫红色、节间短的根状茎,截成 4 cm6 cm 节段。每段应有 2 个3 个芽。6.2 栽种时间一般春季进行,5cm 土壤温度稳定在 5 8 时即可栽种。6.3 栽种方法按行距 25 cm30 cm 开 6 cm7 cm 深沟,把种苗按穴距 20 cm25 cm 平放于沟内,每穴摆放 34 个节段,盖土后轻轻踩压,每亩用种苗 30 kg35 kg。7田间管理7.1 水肥管理栽种后保持畦面湿润至出苗。齐苗后,适量浇水,但不宜过湿。分蘖高峰期至封垄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

5、5-15-15)20 kg30 kg。干旱时适当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8 月中下旬至 9 月初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低氮高磷高钾速溶肥 20 kg30 kg。7.2 中耕除草紫菀生长期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7.3 割除花薹如有抽薹发生,及时割除。8病虫害防治8.1 主要病虫害紫菀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等。8.2 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8.3 农业防治轮作 3 年以上;有机肥必须充分腐

6、熟;选用无病虫害感染、无机械损伤、表皮紫红的优质种苗;及时清沟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后进行局部消毒;每年收获后及时清园。DB1306/T 249202348.4 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或黑绿双光灯诱杀地下虫害的成虫。8.5 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或乳状菌防治害虫幼虫。8.6 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农药;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9采收在种植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发新芽前进行。当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中旬,紫菀叶片变黄枯萎后割除地上部分,稍晾晒后采挖;春季采挖时除去地上干枯茎叶后进行。收获时挖出根部,抖去泥土,去除残茎,剔除病根。采挖过程避免破伤外皮和断根。10产地初加工采收的新鲜紫菀去除泥沙等杂质后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保证场地、工具洁净,不受雨淋等。加工过程中如需淋洗,用水符合 GB 5749 规定。10.1 晾晒将紫菀根整形捋顺晒干;或晾晒至根系变软后编成小辫状,摊晾。10.2 烘干烘干温度不应超过 50,水分含量不超过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