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建立在各种因素之上的,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此同时,还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知识教育以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等,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我自己的浅见。一、抓重点词语,熏陶高尚品格。在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上,要体现减轻负担,突出重点难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词句含意很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些深刻的内容多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一些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词语,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2、进行认真的分析,必须既使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教育。例如,在教温暖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激动”一词,理解清洁工人为什么激动得说不出话。联系第二段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仍给清洁工人送来亲切的问候,这问候象春天的温暖烘着工人的心。其实他日理万机,更劳累啊!学生体会出总理多么关心人民,人民多么爱戴总理。学习他的平易近人的高尚品质,这就有助于学生感情的升华和品格的陶冶。二、抓中心句,加强辨别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不完善,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十分必要的。美丽的公鸡一文的中心句是老马说的话,既是理解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先让学生通
3、读全文,找出公鸡的外表和公鸡所说的啄木鸟、蜜蜂、青蛙的外表特点,并进行比较,知道从外表看,公鸡最美。再默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啄木鸟能给树治病,蜜蜂采蜜,青蛙在田里捉害虫。他们都能帮人们做事,所以他们的行为很美。揭示中心句: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再通过了解公鸡前后行为的变化,讨论这只公鸡美不美。通过朗读、讨论,学生能理解到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懂得心灵行为都美,能为人民服务才是真正的美。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三、理解对话,体会人物的品质。言为心声,对话描写是写人记事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课文中对话的描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理解进行思想教育,而且可以以此为例对学
4、生进行抒发感情,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训练。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时,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对话的描写,让学生通过狼三次找的碴儿,知道目的都是想吃掉小羊,它一次比一次凶,最后原形毕露,扑向小羊,而小羊始终那么温柔、善良,跟恶狼讲道理小羊的结局可想而知。学生深刻体会到对待像狼这样的坏蛋不要抱善良的心,要勇敢地与其作斗争,不让坏人奸计得逞。四、指导朗读,使学生受教育。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篇好的课文总是以强大的艺术魅力鼓舞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让学生欣赏美的事物。语文课应引导学生去欣赏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革命前辈,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崇高感情。在精彩的马戏一文中,详细描写了三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认真指导学生朗读,以顽皮活泼的语气读“猴子爬竿”,以紧张的语气读“黑熊踩木球”,以平缓、称赞的语气读“山羊走钢丝”。通过朗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犹如欣赏了一场精彩的马戏。总之,在语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思想内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朗读训练等各种手段、渠道,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