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单元导读一单元主题: 深深的怀念二读写训练点:1.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2.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三教学期望: 本组课文展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延安窑洞前毛泽东深情的演讲,中南海里周恩来办公室彻夜的灯光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怀念伟人。四课例解读: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讲了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2. 灯光:课文讲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争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3. 为人民服务:课文虽然没
2、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是我们应该从课文的叙述中了解战士张思德打战、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4. 一夜的工作:课文讲了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第三单元教学内容: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14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重点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重点4、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教具学具:小黑板 学习活动流程一、揭题导入: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
3、什么? 2.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 感知“回忆”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求高度概括,抓住主要人物叙述主要事件。) 活动流程: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问题。 2、分享交流。(头脑风暴) 3、检查生字、新词的认知情况。 4、归纳梳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 活动二:走进“回忆” 问题: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活动流程: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相关词句。 2、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每组派一人在全班补充式分享。 3、归纳梳理(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
4、下几件事:首先写了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接着写了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最后写了父亲被害。印象最深的部分学生自由交流。) 学习游戏:全体起立,为死去的革命先烈默哀 活动三:品味“回忆” 问题:“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从这类含义深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活动流程: 1、引读课文,勾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所勾画的句子的理解。 3、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注:由于学生所感受到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不一样,感受不一样,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所以组内交流即可,不需形成统一意见。)
5、4、全班分享交流。 5、梳理归纳( 课后句子:说明了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波,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 活动四:探究“回忆” 方法 问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活动流程: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问题。 2、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每组派一人在全班补充式分享。 3、梳理归纳(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是首尾呼应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使得文章结构更完整,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4、带着作者这种悲
6、痛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 活动五:感悟“回忆” 问题: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活动流程: 1、带着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考问题。 2、交流分享(头脑风暴) 3、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全班齐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式这些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自己,抛头颅,洒热血,解救了苦难的中国人民,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这些英雄,让我们永远牢记这些历史,牢记这些英雄吧! 板书设计: 被捕前 坚持工作 忠于革命 10、十六年前 被捕时 沉着冷静 临危不惧 首尾呼应 的回忆 被审时 镇定自若 坚贞不屈 结构严谨 被害后 记住日子 为国捐躯 课后作业设计: 1、抄写你认
7、为需要积累的词语。 2、完成同步导学。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11*灯光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本课的词语并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4、从郝副营长的言行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情怀。难点教具学具:小黑板。 课文插图。 学习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知“灯光” 问题: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活动
8、流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好词。 2、先自己思考: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成果。(教师梳理板书) 4、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活动二:理解“灯光” 问题:“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活动流程: 1、教师引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多好啊!”。(共出现几次?) 2、有感情地读一读带有“多好啊!”的句子。思考: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教师适当参与) 4、把成果在全班交流。 学习游
9、戏:唱爱的奉献 活动三:感悟“灯光” 问题:你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流程: 1、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明亮的灯,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分享交流(头脑风暴) 三、课堂小结:让我们记住那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11* 灯光 看灯 听(“多好啊”) 回忆 往事 郝副营长憧憬未来 郝副营长牺牲 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课后作业设计: 1、积累本课词语。 2、完成同步导学1、2、3题。 教后反思: 第
10、三单元教学内容: 12、为人民服务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写4个生字,读读记记本课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重点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难点教具准备:小黑板。 学习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2、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
11、知“为人民服务”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活动流程: 1、指名同学示范演讲,其余同学边听边勾画出想收集的词语。听完后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2、先自己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再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 3、归纳梳理(课文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4、教师指导学生大声朗读。 活动二:理解“为人民服务” 问题: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活动流程: 1、教师引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批注。 2、找出相应的内容读一读,再归纳。 3、小组内合作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4、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梳理知识点并板书
12、) 穿插学习游戏: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例。 活动三:品味“为人民服务” 问题: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活动流程: 1、小组内合作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2、独立想想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机组,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补充式交流。) 4、朗读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活力游戏: 默写汉字(在黑板上写若干词语,让他们开始记忆,时间到,擦掉.让他们把刚才记忆的写下来,可以训练他们的瞬时记忆. ) 活动四:领悟“为人民服务” 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了什么? 活动流
13、程: 1、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何不同? 2、小组内交流:在这篇议论文中,你领悟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参与) 3、同学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梳理。(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发出号召) 三、课堂小结: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学了这篇议论文,让我们记住议论文的特点,课后练习写一写习作吧。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 提出论点 不怕牺牲,像张思德那样 为人民服务就要 不怕批评,只要就 论证论点 不怕困难、团结互助 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发出号召 课后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抄写课后练习2、3题。2、完成同步导学1、2、3题。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