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单元导读一单元主题: 民风民俗二读写训练点:1.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2.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风民俗的;3.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三教学期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四课例解读:1.北京的春节:作者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2.藏戏:课文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3.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4.和田的维
2、吾尔:课文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姓个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第二单元教学内容:6、 北京的春节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重点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难点教具学具: 小黑板。 学习活动流程 一、激情导入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3、引入:“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
3、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受“春节” 关键问题: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活动流程: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阅读情况:(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2)全班认读生字词语。 3、分享交流(头脑风暴) 活动二:走进“春节” 关键问题: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活动流程: 1、默读课文,读后勾画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2、把你的收获在组内交流。(注:因为学生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小组内不需形成统一意见。) 3、全班交流分享。(头脑风暴) 活动三:了解“春节” 关键问题: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
4、写了哪些重要日子? 活动流程: 1、浏览课文,边浏览边勾画相关的词句。 2、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 3、归纳梳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学习游戏:交流过春节的时候自己开心的事 。 活动四:感受“春节” 关键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品出了年的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批注你品出年的什么味道? 2、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3、把各组品出的味道在全班分享,教师梳理并板书。 (爆竹的味道、香甜的味道、开心的味道) 活动五:感受民俗 关键问题:你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联系自己过年时的感觉,说说你从
5、哪些地方体会到 “除夕真热闹”? (头脑风暴) 板书:热闹、喜庆、团圆。活动六:体会写法 关键问题: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活动流程: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说一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各组代表全班分享。适时梳理板书。 (按照时间顺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6、。)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课后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2、对照课文,与阅读链接比较,把你学到的写法用到习作中,试着写写家乡的春节。3、完成同步导学3、4、5题。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7*藏戏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重点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难点教具学具:小黑板。 课文插图。 学习活动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
7、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知“藏戏” 问题: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活动流程: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问题。 2、分享交流(头脑风暴) 3、归纳梳理(可我呢主要讲了藏戏形成的过程及鲜明的特色。) 活动二:了解藏戏 问题: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活动流程: 1、默读课文4至7自然段,思考藏戏的形成。 2、小组合作:讲讲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3、全班分享,教师引导板书 。 活力游戏:(在“坐下,起立,拍手,指鼻子等等等等”这几个词来回绕,要和老师的指令作出相反的动作。) 活动三:感悟特
8、色 问题:藏戏具有怎样的特色? 活动流程: 1、同桌合作边看插图边朗读课文第8至20自然段,感受藏戏的魅力。 2、小组合作说一说藏戏的特点。(把成果记录下来) 3、把小组内形成的成果在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动四:品味“藏戏” 问题: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流程: 1、带着你对文章的理解,思考问题。 2、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 3、归纳梳理。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7、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课后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导学第2、3、4题。 2、积累好词佳句,
9、仿写排比句。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8、各具特色的民居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重点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难点教具学具:1、民居图片。课文插图。2、小黑板。 学习活动流程 一、导入 藏戏虽然简朴,却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一样,许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各具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知“别具特色的民居” 问题:课文主要介
10、绍了什么? 活动流程: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句。 2、思考问题。 3、分享交流(头脑风暴) 4、归纳梳理(课文主要介绍了特点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活动二:走进“各具特色的民居” 问题:“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活动流程: 1、同学与教师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批注民居的特点。 2、一二三小组学习“客家民居”部分;四五六小组学习“傣家竹楼”部分。(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 ) 3、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形成小组成果并记录下来。 4、推选出小组代表把成果在全班交流。(看民居图片) 活力游戏:大西瓜小西
11、瓜 (老师发口令,当老师说大西瓜的时候,学生嘴里要说小西瓜,同时手上动作必须和说的相反。) 活动三:了解“各具特色的民居” 问题: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与教师一起回顾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资料)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准确、通俗、生动) 4、各组代表全班交流说明方法及好处。(不能重复) 5、教师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深入体会。 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体现中国民居具有
12、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准确、通俗、生动,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客家民居 “世界民居奇葩” 8、各具特色的 民族智慧 文化底蕴 民 居 傣家竹楼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课后作业设计: 1、把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2、完成同步导学1、2、3题。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9*和田的维吾尔 计划教学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民族特点。重点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难点教
13、具学具:小黑板。 学习活动流程 一、导入: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感知“和田的维吾尔” 问题: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活动流程: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画出难读或难懂的词语并思考问题。 2、小组内交流你所勾画的词语,并交流问题,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补充式) 3、归纳梳理(课文主要介绍了和田的维吾尔的性格特点和民风民俗。) 活动二:了解“和田的维吾尔” 问题:课文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活动流程: 1、与教师合作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思考: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3、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全班展示小组的成果。教师梳理内容并评价。(豪气乐观 、酷爱土地 、爱美、能歌善舞 ) 活力游戏:唱歌 活动三:感悟“和田的维吾尔” 问题: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