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量及应用。教学难点:密度的测量。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
2、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算少法。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2、体积(1)单位:m3, dm3, cm3(2)测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液
3、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体积的测量方法3、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式:(3)单位及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 V成正比;即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4、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5、密度的计算和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二、典型例题解析:例1、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 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例2、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小于10克 B等于10克 C大于10克 D无法确定例3、一个空瓶的质量是500克,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900克。若这瓶改装某种油,装满油后的总质量是840克,求这种油的密度? 三、小结质量的意义、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量及应用。作业:1实验员想把30千克酒精分装在容积为5升的瓶子里,试问他应该准备多少个这样的瓶子?2为了测量出一块体积为10m3的石料的质量,从它上面取下1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5克。求此块石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