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把握学生更好的阅读语文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是的,语文可以是更美的。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美。 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全国知名教育大师于永正老师也多次说:语文教师备课就是备读,读出了“味儿”,也就能讲出“味儿”,任何一篇文章,只要自己读出了感觉,就能把学生的热情给“激”起来。让他们在字里行间深受震撼,在文
2、本阅读中思考未来,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心灵之美。 其次,我们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交流中寻找语文的美。读什么想什么,将自己的心贴近文本人物的心,你将听到他内心深处的东西。如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让孩子闭上眼睛,一边倾听自己美美的描述一边用诗句回答此时的美景,乡村生活的怡然自乐和景色宜人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描述中清晰可见,我们仿佛看到了篱笆墙、幽静的小路、飘落的花朵、稀疏的树阴、奔跑的儿童、金黄的油菜花、漂亮的蝴蝶,又好像看到了“儿童急走追黄碟”的小心谨慎和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无可奈何,我们又为一个小男孩儿惊人的想象力啧啧称赞,他在语言引领下走近蝴蝶,双手悄悄合拢,竟
3、然捕捉到一只蝴蝶,一只金黄色的、正扇动着翅膀想要逃跑的大蝴蝶,惊喜与激动在他的小脸上浮现,吃惊与兴奋在他微闭的大眼睛中忽闪着。好美的意境,好惬意的心境。这种“过电影”似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森林”,使学生养成了“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再次,我们要超越文本,在文本拓展中寻找语文的美。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打开阅读之门,激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然,如何让学生积极主
4、动地进行阅读,我们不能以“你们自己课下好好读读”这句话结束自己的引导任务,这样只会使学生的阅读陷入怪圈,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作业而阅读,支差应付地阅读,没有丝毫意义可言。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浓缩的经典童话理解肤浅,就及时引用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原文中部分精彩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丑小鸭小时候的苦难生活以及成长路上的艰辛,再链接了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部童话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和丑小鸭的相似之处,明白文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朴素道理,之后,让学生课下去原著中寻找更多的相似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我认为:语文教学,一手抓读,一手抓写,如此而已。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阅读是是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作文是思想的表达与分享。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甚至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让我们用情感去渲染情感,用心灵去点燃心灵,用生命去感动生命。就让我们在读写工作中坚持走下去,让读写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而更加精彩,让我们的语文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而更加美丽,从而成就孩子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