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口语交际说说爸爸、妈妈的爱探究型教案情境|任务|成果|资源|评估情境:同学们,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唯有她最无私,她不要求你的回报,如果有:那就是只要你过得比他(她)好。他(她)爱你的程度是没有什么可以比的,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表达,那就是:只要你要,只要他(她)有;这个人就是妈妈,这个人就是爸爸。让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谈谈父母对我们的爱。任务:1、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2、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态度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过程:一、课文导入,引入话题1、导言: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回顾这
2、一单元学过的四篇课文,谈谈哪篇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2、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3、这几篇课文令你感动,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爱)4、这几篇课文都突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你能用精炼的语言来评价课文中的爱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爸爸、妈妈的爱。(板书课题)二、照片展示,深情讲事例1、组内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讲述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选最难忘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来说。2、选出小组代表,请他在组内再说一次,并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想。组内的同学可以插话,以完善他的发言。3、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4、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点什么?(可以评论别人的发言,也可以谈自己的经历。)三、古诗引导,纯情悟孝心1
3、、出示图片:游子吟的情境图,配乐。老师配音:关于父母对儿女的感情,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歌咏的主题,这首游子吟不仅赞颂了伟大的母爱,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热爱、感激之情。配乐朗诵游子吟。2、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吗谈谈你明白了什么?重点谈对最后一句的理解3、小结:小草尚且要报答照耀过它的春天的阳光,那么我们做子女的又该怎样报答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限关爱的父母呢?四、享受沉默,真情告白1、让我们就像可贵的沉默中那样,在沉默中再次回味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爱,在心中默默地说出你最想说给父母听的话。2、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心里的话。(不想说的同学,可以悄悄地写下来)。3、把心里话,说给全班同学听。五、言随心动,
4、热情化行动1、导言:有多同学还没有机会把心里话说给全班的同学听,也许有的同学并不想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也许有的同学更想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而用行动来表达出来。无论怎样,爱是需要通过表达来传递的。你想怎样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想法,大家互相说一说,很可能别人的想法会对你有帮助呢。2、自由组合,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怎样爱自己的父母?3、小组汇报。六、总结:其实父母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也无法评价爱父母的方式究竟哪种更好,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你一定会在时时、处处都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就像父母爱你一样。七、课外延伸,感情升华:我们齐读下面这首小
5、诗,一起感受那份浓浓的母爱吧!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成果:给学生创设情境,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孩子们也要同样爱自己的父母。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资源: 图片、照片、播音器评估: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评价分值课前准备优:分良:分中:分差:分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准备任务。按照老师要求,较认真完成准备任务。按照老师要求,基本完成准备任务。没有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任务,准备不够充分。小组内分工协作优:分良:分中:分差:分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小组成员分工较明确,任务分配较合理。小组成员分工基本明确,任务分配基本合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优:分良:分中:分差:分小组内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内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内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内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