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一 单元 数 一 数 与 乘 法单元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2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 初步体验用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学重点:1、 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3、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2、 乘法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45课时1、数一数。 1课时2、儿童乐园 1课时3、有几块积木 1课时4、动物聚会 1课时5、机动 1课时课题1 数一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
2、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教学准备熊猫图片、圆片、方格图、苹果图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二、问题探究1 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2 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3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三、体验感悟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1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 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组交流四、实践应用1 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2 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3 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4 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回去能说给爸爸、妈妈听吗?作业:认真倾听猜谜语:“熊猫”1 一个5,2个5,3个5 ,5+5+5=152 1个3,2个3,3个3,
4、4个3,5个3 3+3+3+3+3=153 6+6+6+6=244+4+4+4+4+4=24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1 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2 组内交流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版式。1 3+3+3+3+3+=152 3+3+3+3+3+33 3+3=?麻烦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数一数板书设计:熊猫图 方格图5+5+5=15(个) 10+10+10=303+3+3+3+3=15(个) 3+3+3+3+3+3+3+3+3+3=30苹果图6+6+6+6=24(个) 3+3+3+3+3=15 ( 个 )4+4+4+4+4+4=24 ( 个 ) 教后反思课题2 儿童乐园第
5、( 1 )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2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重点1 能根据具体的 情景提出数学问题。2 在数一数的过程中,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教学准备儿童乐园挂图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1 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苹果列出了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列出相同加数的算式。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回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运算
6、方法二、问题探究1(出示儿童乐园图)谈话:儿童乐园里可热闹了,谁能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1 谈话:我们首先了;看2+2+2+2=8这个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4 2 = 8乘数 乘号 乘数 积或24=8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2 说明: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2个乘法算式,但我们只写一个就可以了3 组织学生解决另外3个问题,列出算式,组内交流4 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评价三、体验感悟1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的加法问题,那么上节课关于50个苹果的问题怎样列式呢?2 完成教材5页“试一试”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汇报:
7、34中的4和72中的7的意思四、实践应用1 谈话,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谁能提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2 拓展延伸: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回家发现看哪里需要用乘法解决的问题。1观察、数一数并且能列式灯管:2+2+2+2=8同学:7+7+7+7+7=352、认真倾听1 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2 根据观察到内容列算式3 认真倾听,读乘法算式,了解各部分名称4 独立解决后3个问题5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出的乘法算式1 列出乘法算式 2独立思考列式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作业布置板书设
8、计儿童乐园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2 4 = 8 (人):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有多少人乘坐火车?4+4+4+4+4+4=24(人)64=24(人)有多少人划船?33=9(人)教后反思课题3 有几块积木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能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重点1 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教学准备积木图 、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
9、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积木二、问题探究1(出示积木图片)提问: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先仔细观察再仔细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2组织学生汇报三、体验感悟1、 完成练一练1,2,3第一题:看图说出图意,然后列式计算集体订正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游戏:小狗送信把写有算式的信按照要求发给学生,要去送到相应的小房子里平出优秀邮递员四、实践应用1 谈话:看书第7页第4题。2 提问:一共有多少人?3 提问: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 组织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五、小结:这节课学得开心吗?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使自己越来越聪明。认真倾听1 独立观察、思考应该怎样计算,然后组内交流2、汇报交
10、流结果1小组内说一说意,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时说出思考过程和所列出的算式拿到卡片的同学,根据卡片上的算式分别贴在相应的小房子的下面1、打开书2、看图列式说得数3、根据画面提问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有几块积木积木图75=35(块)57=35(块)教后反思课题4 动物聚会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2 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关系教学准备动物聚会图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大森林里住着
11、很多可爱的饿小动物,这一天,他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 聚会谁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二、问题探究1 提问:根据画面提出问题,能不能列式计算?2 小组汇报板书三、体验感悟1 连一连:看图,把相应的卡片连起来2 说一说:根据4幅图片想一想23表示什么?3“练一练”1,2题第一题:组织学生集体订正第二题:摆一摆,说一说4摆学具四、实践应用1.“练一练”第三题。每样东西各买多少?3 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仔细观察,积极发言1 小组交流2 讨论后,列式解答33=9(只)1 独立连线,交流想法,汇报连线结果理解6个3和3个6所表示意义的
12、不同2 汇报交流结果,在教师引导下理解23有时表示2个3,有时表示3个23 观察图画,说图意,列算式根据图中给出的乘法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1 看图提问,小组交流。独立列式2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动物聚会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一个有多少个桃子? 63=18(个) 一个有多少个松果? 36=18(个) 教后反思第 二 单元 乘法口诀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比较熟练地运用25乘法的口诀进行口算。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
13、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 掌握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编制25的乘法口诀。3、 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教学难点:1、 编制5的乘法口诀。2、 熟练运用口诀。3、 乘法口诀本身的含义的理解。4、 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为79课时1、数松果 1课时2、摘桃子 1课时3、做家务 1课时4、需要几个轮子 1课时5、可爱的小青蛙 1课时6、练习 1课时7、小熊请客 1课时8、回家路上 1课时9、练习一 1课时课题1 数松果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让
14、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自制松果挂图、口诀卡片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今天有两只小松鼠来带到我们的课室,你们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出示松果挂图)提问: 谁能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呢?二、问题探究1 提问:你打算怎样帮小松鼠数一数松果,才能又对又快呢?2 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3 提问:指着第一排松果提问,这是一排松果,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4 提问:指着第一排和第二排松果提问,这两排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
15、怎样列乘法算式呢?5 谈话:3排、4排、5排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三、体验感悟1 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 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3 引导学生整理口诀4 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四、实践应用第1题:对口令1 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2 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3 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认真倾听生1:摘松果。生2:1、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选代表汇报本组方法2、学生自由数3、15=5(个)4、25=10(个)5、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列出算式。1、
16、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95=452、学生汇报熟记口诀的方法注意倾听,快速说出口令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略教后反思课题2 摘 桃 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在具体环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教学重点通过比赛的形式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练习巩固口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练习口算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猴子妈妈准备了三个桃子,分给乐乐毛毛怎么分?于是妈妈妈妈想了个办法,谁第一个答对8道题就给谁2个桃
17、子二、问题探究出示教材20页图画,谈话:男生帮乐乐,女生帮毛毛做的又对又快的老师也奖励一个大桃子男生女生交换前五名奖励三、体验感悟“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指导分析第2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符号第3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画说图意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认真读题,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在派小组长发言,说明理由。四、小结: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还有哪些疑难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认真倾听学生独立做,集体纠正。35=15(人) 3+5=8(人)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合作交流,代表发言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摘桃子学生随堂回答教后反思课题3 做 家 务第( 1 )
18、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教学难点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挂图、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小名是一年二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看,今年他正在做家务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 谈话:小名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2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
19、,3双,4双会吗?3 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4 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5 整理2的乘法口诀6 怎样记住这些口诀7 对口令游戏三、实践应用做练习第1题: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第2题: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第3题:口算练习第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第5题:独立完成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都要向小名学习,做一个爱劳动和爱学习的好孩子。观察回答1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认真观察操作后小组交流完成填表格2 12=2 22=43 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4 编制乘法口诀5 对口令游戏29 92独立
20、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做24=8(只)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做家务填一填:几双筷子123456789几根筷子24681012141618 12=2 21=2 一二得二 22=2 二二得四 23=6 32=6 二三得六 24=8 42=8 二四得八 25=10 52=10 二五一十 26=12 62=12 二六十二 27=14 72=14 二七十四 28=16 82=16 二八十六29=18 92=18 二九十八教后反思课题4 需要几个轮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编制出3的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
21、点背诵3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小刚要做9个三轮车玩具,一共需要几个轮子?板书课题:需要几个轮子二、问题探究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三、体验感悟1、拿小棒摆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3、板书:13=3 一三得三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5、背诵口诀四、实践应用“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五
22、、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你都掌握了吗?积极思考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填表1 摆一个三角形2 13=33 一三得三4 独立摆三角形,编制口诀,组内交流5、学生自己背诵口诀。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13=3 31=3 一三得三 23=6 32=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34=12 43=12 三四十二35=15 53=15 三五十五36=18 63=18 三六十八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39=27 93=27 三九二十七教后反思课题5 可爱的小青蛙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并灵活运用口诀教学重
23、点1 掌握口诀2 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乘法来解决问题。进行爱护小动物教育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练习。教学准备挂图、小红旗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说谜语,引出本课“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二、问题探究连一连:组织学生说图意、连线、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先到对岸得红旗“算一算”每只吃9只害虫,3只吃几只害虫?三、体验感悟“练一练”完成书上1、2、3、4、题。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猜谜语独立连线获胜方得红旗独立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可爱的小青蛙(随堂记录)教后反思课题6 小熊请
24、客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2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2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快速记忆口诀。3 学生会用口诀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教学准备挂图、小红旗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
25、需要多少个?3串、4串呢?2、能列出乘法算式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4、全班汇报教师板书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三、体验感悟说一说”“连一连”完成其他练习和数学游戏四、小结:聪明的小朋友,今天你们运用了学到的知识成功地为了小熊和小鸟解决了问题,你们觉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4的乘法口诀背熟,开谁背得又对又快。倾听一边数数一边填表独立列式,编制口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学生组内练习独立完成连线任务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小熊请客红果有几串123456789红果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 (4的乘法口诀,) 14=4 41=4 一四得四 24=8 42=8 二四得八
26、34=12 43=12 三四十二 44=12 44=12 四四十六 45=15 54=15 四五二十 46=18 64=18 四六二十四 47=21 74=21 四七二十八 48=24 84=24 四八三十二 49=27 94=27 四九三十六教后反思课题课题: 7 回家路上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并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2 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3、体会口诀优越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完整提问题的习惯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
27、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三、实践应用“练一练”完成练习1、2、31)算一算:25= 93= 42= 4+4=74= 28=2)看图填空:( ) ( )=( )个3)找新家。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倾听观察回答:花,小河,房子,树学生提问,解答问题,小组交流汇报。独立完成全班订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回家路上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
28、少多花? 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教后反思课题8 练习一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有趣的游戏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在有趣的情景中巩固乘法的运用,记忆乘法口诀。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吗?今天小明和妈妈去商场购物,我们来看小明脉了什么。二、基础练习1、出示课文题目2、完成课文第2题“填一填。”先让学生读题,在自己解体题,完全理解题意才让学生独立完
29、成。3、完成课文第3题“谁射中的气球最多。”4、完成课文第4题“游戏。”有绕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记忆乘法口诀,可以生与生互对,也可以师与生互对。5、完成课文第5题“找桌位。三、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听。学生观察回答。1、学生独立读提完成,集体订正。2、学生独立完成,集中在黑板订正。3、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算式涂上相同的颜色。4、学生先自己填一填,然后与老师对一对,再由同桌之间互相对一对。5、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第 三 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30、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1、 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2、 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3、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时间为34课时1看一看(一) 1课时2看一看(二) 1课时3节日广场 1课时4机动 1课时 课题看一看(一)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 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
31、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3.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二、问题探究1、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
32、。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 么样子的?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三、体验感悟1 讲解每个面的名称2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3 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四、实践应用完成练一练1、 第一题。(1)、引导学生审题,(2)、反馈: 2、 口算3、 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会观察了吗?回去观察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分别看一看正面、上面、侧面是什么形
33、状的倾听、观察学生活动。注意:按照老师引导有序的观察。如,先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 观察后,再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交流:总结活动体验1 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2 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3 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以小组为单位活动1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3 说一说。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看一看(一)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正面、侧面、上面教后反思课题2 看一看(二)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2、培养学生
34、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动手拼摆书中要求的图形从上,侧,正面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2 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学生行为时间第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二、问题探究、体验感悟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 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呢?1 发现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谁来说说?2 完成连一连3 做
35、一做三、实践应用1.完成第一题。2完成第2题3成第3题。4.完成第4题。五、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倾听回答1、观察后交流。2、生: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生: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生:你说得不对。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3、是在上面和正面看。4、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5、弄清题意。搭积木,小组观察、交流。审题。根据图形进行想象,连一连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1)填图号。(2)搭一搭。动手连线。集体交流。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看一看 (二)三个正方体摆成一排: 上面、正面观察到的都是:从侧面看是:教后反思课题3 节日广场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