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潘红胜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纵观自古至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样
2、,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已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自信就是力量,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局大的能量,最终就能后进变先进,失败变成功。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
3、程中,不少教师都注重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充实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搞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这种文体,掌握它的论证方法,进而学会说理,在班上搞了两场辩论比赛。辩论前把题目要求及应准备的材料告诉学生,指定八位口才较好学生分成两组作为辩论的正方与反方,把其余同学分成两组,分别为参加辩论的同学找材料。 同学们在找
4、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论据收集的方法,在辩论中懂得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第一场辩论由于准备不足,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第二场辩论大有进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为了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古诗词,我搞了一场古诗词朗读和创作比赛,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在朗读中要求学生口齿清楚、诗句朗读流畅,读出情感。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赞誉中等生和差生的优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后来搞的名著知识竞赛,采取报名参加的方法,结果大多数学生报名参赛,连基础较差生也敢于自愿报名,迎难而上,最终,这次活动也获得了成功。在古诗词创作比赛中,全班同
5、学都参加活动,并写出了自己的古诗,我还打印出来,人手一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现实生活状况,有意识地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完成。比如在考试过后,为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可以布置一篇“谈成功”娄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三、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意志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总是以情感作支撑,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动力。由于语文自身固有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困
6、难,意志顽强的人会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者就会知难而退。中学生中流传“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及鲁迅),三怕写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习学生自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练意志。例如,必修四中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现了作者那种“先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胸襟,体现了蔺相如的高尚精神。我在教学时,
7、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写这篇传记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看出蔺相如怎样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学生领悟他面对别人的误解,那种宽厚待人,忠贞爱国的品格。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已实际思考,如果你现在面对老师、同学的误解,你会怎么办?以培养学生的正确对待逆境,在逆境中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来推动,要激发坡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成倍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为此,我设计每堂课的课前五分钟课堂,每天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有关意志培养的题目,通过第一位同学的上台演讲,既达到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口才的训练要求,又是对学生意志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锻炼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是有差别的,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当激发其坚韧精神,对于胆小、犹豫不决者则要培养其大胆、勇敢和果断的品质总之,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2011年8月26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