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反思 宜城市小河镇砖庙中学 解邦志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了出来,这是站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并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际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的职责。若
2、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失去了求知本能,完全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意。顺应教改发展趋势,提出的“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宽度,十分切合新课程理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探索和实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比以往教学方法对“学”这一环节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学”
3、的作用和意义“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减负增效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学”这一环节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堂的积累和提高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自
4、我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中的“学”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感知、积累、形成的整合过程,在这些环节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其应有全新的认识,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潜能,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逐步积累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二、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古人语:“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模仿、了解自学的模式,知道自学的步骤,通过自身的想象、思考、知识的迁移,动手操
5、作去感受学习新知,遇到不懂得问题可以小组合作,与人交流,表述自己想法和疑问,最后总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带着疑问在师生评析等环节中去解决。所以知识只是载体,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关键所在。老师不可能是永远的拐杖,只能是引路人。低年级学生在初期对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不知所措,如果没有教师这根“拐杖”可能寸步难行,所以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通过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面对新的知识他们就知道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记忆,如何去思考,哪
6、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怎样去解决,怎样评价自己的自学成果。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同化新知,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者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三、自学内容切合实际,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环节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无
7、自学意识、无效自学、低效自学、不能掌握自学的思想和方法,费时费力,高效课堂从何谈起。因而教师在设计“导学案”自学环节时必须目标明确,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方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学环节。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意识不强,加之教材各有千秋(空间图形抽象、单位进率难记、计算繁琐、解决问题复杂)所以预习提纲必须目标明确,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买东西用钱的经验,加深学生对各个单位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实践等教学手段和方式深化认识,通过析、练环节巩固、拓展灵活应用所学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
8、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自主学习环节设计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安排预习提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自主学习的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
9、体的要求,如对优等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深入实际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成果是百花齐放,教形式是百家争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坚持不懈地耕耘在教研教改广袤的沃土中,我们会探寻到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的教学模式,最终会达到高效课堂,减负增效的至高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