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年级:汕头市澄海区东里中学初三 课时:一课时 授课者:徐学明 一教学设计: 中学生对课本中诗词的学习往往觉得枯燥无味,因为以他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很难深层次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之诗词往往是要求背诵的,学生不得不囫囵吞枣地背,趣味索然。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对诗歌多些喜爱之情。 为此,我提前一周布置了预习作业一项是全班同学都必须做的,搜集一些有关这首词的资料,摘录在练笔本上另一项是有潜力、有兴趣的同学酌情完成的: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可以画投影片、录音或演小品等等,同学们个个劲头十足,练笔本上人人都搜集到了不同的资料。能力强的同学更是个个发
2、挥特长,作业完成得有声有色。 根据学生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我决定安排一课时讲完这首词,让同学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当堂背会。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过程:一、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这也是对学生出色完成预习作业的一种肯定;二、听名家朗诵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三、复习词的知识,大体疏通字面意思;四、教师点拨引导,品味赏析词的内容;五、一边欣赏音像作品,一边背诵;六、欣赏歌曲,调剂课堂气氛,留下一点余味。其中,四、五两个环节是重点。 二教学实录: 师: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文永恒的主题。作家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文句,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咱
3、们班同学编排的小品。 (学生开始表演小品) (地点:书画展览室生甲和生乙上) (多媒体展现“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 生甲:(拉着生乙,指着画)你看你看,这幅画多美啊! 生乙:是啊!这幅画叫什么呢? 生甲:这幅画叫江山如此多娇,它是以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为主题的,画的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画的另一边是云海茫茫中旭日东升,照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 生乙:哦,是这样啊!那毛主席为什么写沁园春雪这首词呢? (二人作沉思状,然后回座位,众生笑。另一学生饰毛泽东上) 生:当年(1936年2月),我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
4、涧县,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原上视察地形,欣赏到了极其壮丽的“北国风光”,不由得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词。(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手叉腰,作抽烟状,吟诵沁园春雪。众生笑,鼓掌) 师:刚才,我们一起目睹了毛主席的风采。这节课,学习他的词:沁园春雪。 (板书课题和作者) 同学们打开书,先听一遍录音,整体感知这篇课文。 (放录音) 师:注意“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这些词的读音和意思。大家把书拿起来,齐读一遍课文。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我们以前也学过几首词,谁还记得? (众生举手回答,有渔家傲秋思望江南武陵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师:大家回答正确。我们一起来复
5、习一下词的知识。“沁园春”是这首词的 生(抢答):词牌名。 师:“雪”是这首词的 生(抢答):标题。 师:这两者谁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呢? 生(抢答):标题。 师:比较长的词一般有两段,称为上阕和下阕,沁园春雪就是这样的。词是讲究押韵的,我们看看这首这首词押的是什么韵。 生:ao韵。 师:对。大家一起把押韵的字读出来。 生:飘、滔、高、娆、腰、骚、雕、朝。 师:下面,大家对照注释互相讨论,疏通这首词的字面意思,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把它的大致意思讲出来。 (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先发表意见? 生:我国北方冬天的景象是,到处被冰覆盖着,随处可见到飘雪。远远望去,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
6、河的上上下下,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想要和天比个高低。等到雪后天晴来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格外娇艳美好。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引得无数的英雄为之倾倒。爱惜秦始皇和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文化稍稍差一些;成吉思汗是称雄一世的人物,却只会拉弓射大雕。这些人都过去了,点算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是要看现在。 师:说得非常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或更正的意见? 生:“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翻译得不正确,不应该是爱惜秦始皇和汉武帝,文化稍稍差一些,应该是可惜秦始皇和汉武帝,文化稍稍差一些。 师:言之有理。“惜秦皇汉武”中的
7、“惜”怎么理解啊? 生:可惜。 师:对,记在书上。要注意随听随写,在书上写旁批。这几句的意思是“可惜秦始皇和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文化稍稍差一些;”这首词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赏析这首词。诗词是抒发作者情怀的。咱们看看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来发表意见,代表个人或代表小组都行。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上阕写北国的雪景,下阕议论 生:我认为这首词是作者触景生情之作,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历史, 生:我认为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热爱之情,下阕议论历代帝王。 师:三位同学讲得都有道理。大家预习过课文,已经
8、初步了解了背景知识。当年身为红军的领导人,正要率军北上抗日,收复河山,面对着大雪中的祖国河山,他是怎样描写的? (众生思考) 师:同学们看上阕,作者先总写雪景,然后用“望”字领起具体之景,“惟”“顿”静态描写;“舞”“驰”“欲与天公试比高”动态描写,接着写想象之景。文学作品写景是有倾向性的,这样的景色,引起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抢答):热爱、赞美、歌颂 师:对。 (板书:上阕:写景北国壮丽雪景抒发热爱之情) 接着看下阕。“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从上阕写景转入下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作者举出五位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一一加以评说。作者的评论包含什么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9、) 师:谁来发表意见,代表个人或代表小组都行。 生:我认为作者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长文治。从“惜”可看出来。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充满了超越历代英雄的自信。从下文可看出来。 生:我认为作者还是肯定这五个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从“略”、“稍” 可看出来。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不但说出答案,还说出根据。其实只要言之成理就是对的。诗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那么,评论历史人物是为了什么呢? (众生思考) 评古是为了论今,针对古代帝王的不足,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师:好了。既然如此,什么人是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生(抢答):毛泽东 师:一个人吗? 生:不止吧! 师:那应该是什么
10、人?毛主席代表什么? 生:代表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师:那么,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应建立什么样的功业? 生:应该为人民建立一个新中国,让人民大众当家作主。 师: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拥有远大的抱负。 (板书:下阕:论史历代帝王文治不足歌颂无产阶级) 师:词的赏析先进行到这里。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应该能在课上背诵下来。下面我们看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听录音,尽可能去记。 (放录音,打投影片江山如此多娇) 师:大家快速地背诵课文。 (学生各自试背,神情专注) 师:好!请一位同学背。林冰。其他同学继续背。 (林冰同学背诵) 师:声音很嘹亮、清脆,但在停顿方面还应注意。再请一位同学。黄前鹏。 (
11、黄前鹏同学背诵) 师:停顿、感情都把握得很好。下面大家齐背一次,不但要准确,而且要求大家把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齐背) 师:大家背得很好。下面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听听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如何演绎这首词的。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彭丽媛的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行已经有些年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课改的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节课,我以对新理念的理解实践教改,力图探索诗词教学的新路子。诗词教学,我大体上是按这样的步骤:整体感知疏通文意(包括预习)点拨引导品味赏析回味成诵。我认为这样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三个环节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只应该是起主导作用,老师的讲是必要的,但不能太多,点到为止。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积累、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