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导学案
课型: 新学课 设计时间:2013.11.25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单质。
3、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4、了解煤炉内煤燃烧时的化学变化。
5、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6、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学习重点】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原子排列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单质。
3.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学习难点】
1. 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氢气的物理性质: 。
2.氢气的化学性质: 。
3、阅读129页第一自然段,理解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索新知
1、碳单质的多样性(阅读教材129—131页内容,小组交流后完成下列内容。)
碳单质有: 、 、无定形碳、 等。
2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金 刚 石
石 墨
颜色 状态
硬 度
其它性质
用 途
3、无定形碳包括 、 、 、 。 其中 疏松多孔, 具有吸附能力,可用作防毒面具的过滤罐、 防毒口罩的滤毒层、 净水过滤器; 在常温时非常稳定,故用其制作的墨汁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褪色。
4、富勒烯又称 其化学式为 。
5、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物质用途 物质性质。
三、拓展创新
讨论与交流: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四、巩固新知
1、 将物质性质与用途用线对应链接起来
勘探钻头、切割玻璃 色黑质地软而滑
做电极芯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做铅笔芯 硬度最大
做贵重首饰 耐高温
写字作画 导电性强
做防毒面具 光彩透明、折光性强
做冶金坩埚 吸附性强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五、探索新知
1、煤炉燃烧时内部化学变化( 自读132页。完成下列内容。)
上层的化学反应 ,中层的化学反应 ,下层的化学反应 。
继续阅读自学教材132页至长话短说。完成2、3两部分内容填写。
①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
②在高温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充足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氧气不充足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以上实验说明碳具有: 。
课内探究:探究问题一、单质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1.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现象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中在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应待试管冷却后才能将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原因是 。
4.还原反应
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木炭是使氧化铜被还原为铜的物质,说明碳具有 性,常用于 工业,如焦炭从赤铁矿(主要物质为氧化铁)中还原出铁的反应为 。
探究问题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结合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分析木炭、氧化铜组成上的变化,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1.默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 在反应中,木炭 (填得氧、失氧)变成二氧化碳,木炭被 ; 氧化铜 (填得氧、失氧)变成铜,氧化铜被 。 木炭是将氧化铜还原的物质,木炭具有 性,在反应中作 剂; 氧化铜是将木炭氧化的物质,氧化铜具有 性,在反应中作 剂。
2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⑴、 ,⑵、 , ⑶、 。
3、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
⑵、毒性 导致煤气中毒的原因是 。
还有那些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学生讨论回答) 。
五、总结归纳(学生自行结合所学总结,组内交流。)
六、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按一定顺序完成操作步骤,下列有关CO2制取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向试管中放大理石、倒入盐酸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检验集气瓶中的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在瓶口闻其气味
C.将带火星的木插入瓶里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我综合 我发展
3.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 B.液氧、氧气、氮气 C.石油、天然气、沼气 D.水、冰、干冰
5.如图所示装置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用来干燥CO2时,装置内应盛有约半瓶的浓H2SO4,气体从A端通入
B.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装置的A端通入
C.若用排气法收集O2时,装置内应盛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
D.医院给病人输O2时,装置内盛约半瓶蒸馏水,O2从A端通入,用来观察O2输出的速 率。
二、填空题 1.如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特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 ② _ ③_______________。
2.专家认为,2010年中国北方频发的台风暴雨现象,是中国气候在温室效应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正从“南涝北旱”格局演变成“南旱北涝”新趋向。2010年9月四大飓风接连袭美,专家称是温室效应造成飓风增多。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王明想制作一个储气瓶,将家中煤气带到学校进行探究。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仪器帮助他设计一个储气瓶,要想将煤气存储到储气瓶中,或要想将储气瓶中的煤气排出应如何设计?你还能用别的仪器设计更简便易行的储气瓶吗?
、
七.完成P134 5.2习题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