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讲 心态决定人生成败(上)
导言
职场的竞争表面上是知识、能力、职位、业绩和关系的竞争,实质上却是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服务、价格和品牌的竞争,实质上却是企业员工的品质、能力和心态的竞争。正如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所说:“看一个人、一家公司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或斯坦福毕业,不要看它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而要看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干,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地回家!”一名优秀的员工、一家优秀的企业就应该如此:工作时尽职尽责,生活中充满快乐和阳光。
心态问题的解决靠严格的管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只有通过疏导和有意识的训练,引导下属和员工树立积极、正面、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对自己、对企业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
态度决定一切
1.米卢的启示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第一位外籍教练米卢先生是快乐足球的倡导者,他曾于2001年7月率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进军世界杯,打入了世界杯的预选赛;2002年7月,又率领中国国家队进军世界杯。后来,米卢先生退出了中国队,离开了中国。米卢先生认为踢足球不仅仅是一项技能的训练,因此,他提出了快乐足球、快乐赢球、快乐踢球的足球理念。米卢先生离开中国之后,他留给中国人和中国足球界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态度决定一切。
2.征文比赛的感悟
态度究竟能不能决定一切呢?国外有一家杂志社曾举办过一次征文比赛,征文的主题是:“21世纪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比赛的奖金是1万美元,有2万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经过统计结果发现:最想要金钱的占57%;最想要家庭幸福的占21%;最想要权力和职位的占8%;最想要漂亮妻子的占5%,如图1-1所示。
图1-1 “21世纪你最想要的是什么”调查结果
获得最后大奖的是一篇300字不到的文章,该文章的主题是:“我最想要一个积极快乐的心态”。专家和评委给这篇文章的评语是这样的:无论你是想要金钱还是想要权力,无论你是想要幸福的家庭还是想要香车豪宅,如果你拥有了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你什么都可以得到,在未来的人生和世界里,态度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看到这篇报道之后,我们禁不住思考:为什么有的人60岁了还有30岁的心脏?而有的人才30岁却拥有一颗60岁的心脏?为什么很多人的心情总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多,晴空万里的时候少?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有知识、有能力,但是他的业绩总是徘徊不前?为什么在一些企业里,老板和员工、上级和下级,甚至员工和员工之间和谐共赢的时候少,摩擦对立的时候多?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人,最大的累是心累,最大的老是心老,最大的苦是心苦。
3.心态的力量
心理学专家通过研究得知:每个人每天可能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具有积极、乐观和黄金的心态,就能使这5万个想法转化成快乐和成功。反之,如果你用消极的心态去转化,可能就会把这些想法转化为痛苦和失败。
关于心态的基本现象
1.62.28%职场人的快乐指数令人担忧
21世纪有一个词很流行,这个词就是“郁闷”。在百度搜索上键入“郁闷”这个词,相关的信息量是3 330万条。2005年,智联招聘和新浪网在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12个城市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的主题是职场人的快乐工作指数。有37.72%的网友选择“总的来说是快乐的”;41.64%的网友表示不快乐的时候多;26.64%的网友表示很痛苦,很想换工作。也就是说在职场中有60%以上的人快乐指数不高。
2.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郁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人们的工资越来越高,但是快乐都越来越少;人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人们的沟通工具越来越多——手机、呼机、商务通、网上沟通、网上信箱、QQ、MSN等等,但是人们却越来越寂寞了;为什么我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以交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物质丰富了,但是精神却越来越匮乏了?归根到底是心态出了问题。
3.和谐社会的三大要义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两大执政理念:第一是科学发展观,第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具有三大要义:
◆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爱护自然,就会有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鸟语花香;反之,人与自然不和谐,人类就会品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沙尘暴一年比一年增多、艾滋病泛滥、禽流感爆发、暖冬现象等等。人与自然不和谐最终会造成地球毁灭,到那时人类将是自己亲手埋葬自己。
◆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才会有友谊、尊重、理解、支持、爱情,才会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的感动,才会有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的温暖;反之,人与人之间不和谐,轻则相互敌视、相互抱怨、相互吵架,甚至拳打脚踢;重则表现为坑蒙拐骗、犯罪。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表现在国家的意志上,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制裁、政治颠覆,甚至无休无止的战争,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问题、伊朗问题,等等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和谐,而这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造成的。
◆ 人与自己的和谐
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只有和自己相处好了,才能够与他人友好的相处。人与自己的和谐,表现为自己每天心情愉快,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反之,如果自己身心不和谐,轻则表现为郁闷、沮丧、痛苦、烦恼等一些心理反应;重则表现为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行为。
人的健康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心理健康,第二是身体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有四大标志:第一是身体和情绪十分协调;第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第三是有幸福感;第四是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如果你达到了这些标准,就说明你是一位心理和谐、健康的人。
张国荣是很多人的偶像,他拥有金钱、名誉、地位,拥有众多的粉丝爱戴他,但是唯独没有一样东西——就是积极健康的心态,最后导致了他的自杀。所以,人的和谐是所有和谐的基础,如果自己本身不和谐,就不可能和别人和谐,也就不会和自然和谐。
【案例】
北京故宫有三个大殿是很多游人必定要参观的。第一个大殿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和盛大仪式的地方,太和殿象征着天地祥瑞,比喻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个大殿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举行盛大仪式之前休息的地方,它也是皇帝接见群臣、接受大臣们朝拜的地方。中和殿象征着中庸平和、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比喻人事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第三个大殿是保和殿。保和殿是清朝举行科举考试会考的地方,所有状元都在这里产生。保和殿象征着心态和顺、身体安适,比喻人与自己的和谐。
自我和谐是所有和谐的基础,所以如果您有机会再游故宫的话,除了参观雄伟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之外,还应该亲自体验一下在这里可以享受到的和谐的感受。
【案例】
武德禅师是禅宗里比较著名的老禅师,他住在飞扬太子院的时候,看到一位女施主天天用鲜花供佛,无论刮风下雨、数九寒天,都从不间断,武德禅师很受感动。
有一天这位信徒用鲜花礼佛的时候,武德禅师对她说:你天天用鲜花礼佛真是难得啊。佛经上说,每天用鲜花礼佛者,来世定能得到美好容颜的回报。信徒听了这番话很高兴,她说:师傅,我天天到野地里采摘鲜花,然后把鲜花供到佛的面前,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灵就像被甘露洗涤了一样,又清静又快乐。可是当我从寺院回到家里后,面对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我的心情马上又烦恼起来。师傅,您是否能开释我,怎么才能够保持快乐而清静的心情呢?
武德禅师问道:你知道如何保持鲜花的鲜艳吗?信徒说:每天给花换水,并把花下边腐烂的根剪掉。武德禅师说:其实人的心情也是如此,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水,而我们就是花朵,要想保持心情的快乐和清静,就必须每天换水,对外在的环境进行过滤,反省自己,同时剪掉腐烂的根性,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听了这些话,信徒说:谢谢师傅的开释,我希望有机会能来寺庙清静一段,过一段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日子。武德禅师用手指指了指她说: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如同菩提,言语动静、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宁静,何必执著于寺院呢?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去过寺院的生活,作为一介凡人,要想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心灵宁静、心情快乐,就要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关照自己的心灵,留给自己清静的空间。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有7天的时间闭门不出,不允许任何人的打扰。在这7天里,比尔•盖茨会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从而在反思的过程中积蓄人生的力量。
关于心态的三种体验
1.什么是心态
心态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物、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就是一个人对工作、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同事等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关于心态有三种不同的体验。
2.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态
第一种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心态。
【案例】
玫瑰花
三个朋友一起去逛公园,公园的路边长了一株玫瑰花,第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没有看到这株玫瑰;第二个人看到了这株玫瑰花,但是他摇了摇头,他觉得花中有刺;第三个人看到了这株玫瑰花,眼睛一亮,很高兴地说:多么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这三个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心态,第一个人忙忙碌碌,生活中的美好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第二个人只发现了玫瑰花的刺,而没有发现玫瑰花的美好,这种人是具有消极心态的人;第三个人看到了一朵美丽的花朵,他就是具有黄金心态、阳光心态、积极心态的人,他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发现了事物美好的方面。
所以,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事物,看法可能会不同,反映出来的心态也会不同。
【案例】
半杯水
有两个人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屋里,天期很热,他们都非常口渴。这时,一位同事分别给他们端来了半杯水。其中一个人特别高兴,一连串地说太好了,谢谢!然后把水一饮而尽;另外一个人则皱了皱眉,什么也不说,就把那半杯水放在桌上,自己另外拿个杯子倒水去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友好的,第二个人的心态是消极的,甚至违反常态。因此心态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反应就会不同。
【案例】
灵验的棺材
两个邻居一起去上班,在路上碰见了一群抬着棺材送殡的队伍。第一个人说:今天太倒霉了,一出门就碰见棺材,今天肯定干什么都不会成功,肯定要倒霉。结果他越想越倒霉,想着想着不小心闯了红灯,被警察开了罚单,不得不去银行缴费,这一来上班就迟到了,到了公司,因为迟到又被领导扣了50元钱。100元钱没有了,再加上领导警告他再迟到就下岗,所以他一天的心情都很郁闷,真是想着倒霉就倒霉,而且他一直想不开,越想越郁闷,觉得自己不走运,公司对待他也不公平,领导对自己也不赏识,于是找了个机会就辞职了,而领导正好想把他辞退,所以也没挽留。这样一来,这个人越想越生气,去找新工作也处处碰壁,干什么事都觉得窝火,大半年都呆在家里,家里也常常硝烟弥漫。
而碰见棺材的第二个人却说:太好了,棺材、棺材,升官发财。我今天肯定干什么都会成功。原来很难合作的客户经过谈判与他合作了,原来不想做的工作因为今天心情好也做的很顺手,工作表现得越来越出色,也得到了领导越来越多的表扬,慢慢地变得业绩越来越突出,后来他的领导退休了,老板就任命他担任部门经理。有一天晚上他想起来,觉得那口棺材真灵,又升官又发财,不出半年,我就升官发财了。
其实这就是心态的问题,对于同一个事物用不同的心态处理,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
3.不同的人:同样的遭遇+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有一句俗语:你有什么样的命运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唯心主义,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论调并无多大区别,其实这段话说明了人的人生态度问题。
【案例】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两位教授,一位是中文教授,一位是音乐教授,他们都是一个学校的,并同时被打成右派、臭老九,最后被下放到一个偏远的农村参加劳动改造,他们的任务就是天天锄草。1年之后,中文教授含恨而死,可是音乐教授却整天很快乐,还唱着歌。
一晃6年过去了,国家给这两位教授平了反,这位音乐教授又回到了原来的大学,走上了讲台。很多人发现,这位教授和6年前一模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比原来还神采奕奕。很多人问他这6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位教授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就是锄草的时候按照4分之4拍的节奏,唱着歌、锄着草,这6年就这样过来了。
可见,同样的遭遇,由于态度不同,人生的结局就会不同。所以在生活过程中,如果你能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风景,另外一种境界。
4.同一个人:同样的遭遇+不同的心态 =不同的局面
【案例】
在美国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的丈夫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大沙漠里服役,她作为随军家属也去了军营。在大沙漠里每天的温度是45摄氏度,他们住的是铁皮房,周围是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这些土著人,语言不通,更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因执行任务去远征了,就剩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军营里生活。那段时间她度日如年,心情极度郁闷,于是她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她在这里很痛苦,很想回家。
在不停的盼望中,父母终于给她回了一封信,上面写了这样一句话:两个人从监狱的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开始她感到很生气,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她,过了两天,她又把信拿过来看,仔细玩味着那句话,慢慢地她认识到:生活中并不仅仅有泥土,抬起头来还可以看到星星,看到阳光。原来之所以心情郁闷、痛苦,是因为总是低头看泥土,现在应该学会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寻找天上的星星。
这种心态变化之后,她就开始转变自己的行为,开始和当地的土著人交朋友,慢慢地她发现这些土著人很淳朴、很善良、很友好,还送给了她很多礼物,有陶器、纺织品等等。她对这里土著人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后来,她又发现沙漠中原来有那么多的美景,日出、日落、海市蜃楼……看到仙人掌能在45摄氏度的高温之下茁壮成长,其顽强的生存力使她十分震撼,于是她又开始研究沙漠中的仙人掌。从此,她的心情天天沐浴在春光之中,
后来,她回到了城市,把自己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快乐的城堡》,书的核心观点是:人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本书在美国畅销了13个月。
从这个例子来看,这位女士前后周围的环境都没有变化,还是同样的沙漠,同样的人,一样的高温,一样的孤苦伶仃,而她的心情由于由郁闷、痛苦变成了快乐,使她对周围环境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心态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