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发表在教学月刊2006年8期(上)。并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全文转载在2007年2期上。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再认识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二中学 秦希根摘要: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内容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任务依属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任务。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任务类型;任务设计原则;学习风格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强调,中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用英语获
2、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强调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使用其所学语言,从而真正使学生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目前一些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没有真正把任务型教学落到实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与广大读者一起再来认识一下任务型教学。一、 关于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也称为“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学习方法。国外学者Willis、Long、Nunan在20世纪80年代对此已有论述,并在国外开始试行这
3、种教学方法,且日渐成熟。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用语言做事情”,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可描述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内容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以达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确实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外语教学方法。二、 关于任务“任务”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不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同时,它也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
4、联系。任务的定义有许多种。Long(Nunan,2001)认为任务是一项所做的工作,为自己或者别人,免费的或为一些奖励。例如:油漆一个栅栏、给小孩穿衣服、填表格、卖鞋、借图书、写信、订飞机票等都是任务。Richards、Platt和Weber (Nunan,2001)认为任务是一个活动或行为,它是处理语言或理解语言的结果。例如:根据磁带录音画图画,听说明完成一项指令。这些任务也许包括或者不包括语言产出。Nunan (Nunan,2001)对教学任务的定义是:一项教学任务包括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熟练使用、产出和互动等几方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精力集中在调动他们的语法知识上,目的是为了表达清楚他们要
5、表达的意思。这项任务完整,能够作为一个交流的行为独立存在,有开始、中间和结尾。例如:听天气预报决定穿什么衣服,对聚会邀请的反应,填一个银行申请表,描述一张家人照片等等。根据上面几位专家学者对任务的阐述,可把任务概括为以下内容:学习者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涉及信息理解、加工,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任务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任务类型产生的语言类型和说话方式不同。Berwick (Nunan,2001)将任务类型分为两类,即交易型任务和交际型任务。所谓交易型任务是指在交流过程中有物品和服务的交谈。而交际型任务是指交流,是为了社会目的而没有物品
6、和服务的交换。Berwick认为采用不同的任务类型所产生的会话方式不同。Nunan (Nunan,2001)认为任务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开放型任务是指在完成任务中,没有固定的答案,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而封闭型任务的答案是固定的,有唯一正确答案或一定限量的正确答案。Nunan发现不同的任务会产生不同的互动形式,这需要任务设计者着重考虑。他认为中低程度或中等程度的学生更适合于封闭型任务。其实,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开放型任务或封闭型任务,也可以采用一种混合类型的任务来反映教学目标。总之,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选用任务类型进行任务设计,以便更好地达
7、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三、 任务和练习的区别任务和传统的练习有什么样的区别呢?首先,任务的目的具有两面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只有教学目的。其次,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是产生语言性结果的。比如:听天气预报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根据火车或汽车时刻表选哪趟车能方便准时地到某地开会等都是任务。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其结果是语言性的。四、 任务设计的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任务设计时遵循什么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1、 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
8、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境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2、 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执行任务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
9、关系以及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的理解。3、 任务依属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了一两个活动,也并非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关联地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组成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组成一个“任务链”。每一个任务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依属前面的任务。这样,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
10、学阶梯,使学习者能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五、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把教师支配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那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分配课堂时间,而是要关注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所以实行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关注所教的每一个对象,教学方式要具有个性化,不能和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几十位教学对象一个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语言习得规律。因此,了解及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注重学生个人特点,遵循语言习
11、得规律,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教学,尤其是教材编排及课堂组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发挥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地克服他们的薄弱环节。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模式不同。儿童一般在动手模式和视觉模式下学习效果较好,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也许在听觉或触觉模式下学习效果更好(Reid,2002)。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顺应学生的学习模式特点,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任务。六、 结语任务这一概念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
12、用,甚至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有效教学途径,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认识和了解任务、任务类型以及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的。参考文献David Nunan. 2001.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Joy M. Reid .2002.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