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执教人: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 杨建军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石,也是对第一单元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知识的升华和落实,在《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学情分析:封闭式管理和教育使学生不了解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也没有亲身体验,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因此从知识本身来说,很难引起中学生的共鸣。但是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人民关注,学生由于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热情等心理特点,如果将正在发生的时政与日常生活结合,他们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法分析:1、案例探究法,按照话题—案例—问题—合作探究—知识生成—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运用知识步骤等来展开教学,这既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得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依据教材的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人民代表大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是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及职权。
教学难点:人大代表的职权。由于高一学生受年龄和阅历所限,他们与人大代表很少接触,对其职责了解更少,特别是人大代表职权中的质询权,专业性和理论性都较强,从字面上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这是本框的难点。
教学设计理念:选取贴近生活的话题,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搭建师生活动的舞台,展开与学生真正的“对话”。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教学中围绕一条主线——姚娟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历程,完成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三维一体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 )、话题导入 ,设置情境。大屏幕投出材料:馒头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过多,造成铝超标,影响健康。以“你吃了吗,你知道吗?说说你的感想“”为话题倒入新课。接着用宜昌籍全国人大代表姚鹃的提案《禁止在所有食品中使用铝明矾,从源头消除铝害》,以她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历程为主线来串联起两个重要知识人大—人民代表大会点,并将之贯穿这个课堂。
设计意图: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我身边,感悟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走进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探究相关知识。
(二)、情景分析 ,活动探究《人大代表》
播放视屏:舌尖上的安全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情景设置:大屏幕投放材料(内容:介绍姚娟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的活动及其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日程安排及她参加的活动,设置四个问题(1)、姚娟是怎样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说明人大产生的方式。(知识回顾) (2)、从姚娟代表的会议日程和活动体现了她作为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权利? (3)、姚娟作为人大代表在我国的法律地位怎样?说明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4)姚娟代表提交了高质量的提案,表明她履行了哪些义务?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一个视频和四个问题既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生活,又用问题启动探究,启发学生思维,明确知识目标—人民代表产生、地位和权利。在情景中感受人大代表的生活,在合作中探究,生成相关知识,在回归中升华,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既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培养的教学目的,又达交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升华的效果。
教学衔接及过渡:播放视频《人大代表提交提案》、2014年人大常委会将修改《食品安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人大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工作原则,并通过问题(5))驱动学生探究,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权力,体系)
三、情景分析 ,活动探究《人民代表大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仅有 2907名人大代表就能表决通过关系13亿人民的大事,这矛盾吗?这表明了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从而说明人大的性质。
大屏幕投出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日程表,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设置问题:(6)看一看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日程,短短的两个礼拜全国人大做了什么事情?从而归纳出这些事情说明人大具有什么权力?(7)各级都有权力机关,那么全国人大在各级人大中处于怎样的地位?(8)2014年3月13日到明年3月,全国人大闭会。这一年中,国家权力机关是否应继续行使权力?由谁代为行使?
最后,生成全国人大的相关知识,并强调它的性质、地位、权力中均要有最高权力机关……等呼应,接着得出人大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解剖麻雀式来解读案例,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地位、作用、影响力,在合作中探究、生成相关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性质、职能)。再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得出人大的相关知识,着力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 构建知识,板书设计(略,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明了的图标,高度概括、构建本框知识体系。
五、知识巩固,学与致用
设计两道考查人民代表大会权力与人大代表权利的练习题(略,)
设计意图: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突破本课知识重点与难点
六、实践平台,体味责任
话题:2014年3月13日,人民网发布了“今日空气榜” ,宜昌空气质量指数为213,属于重度污染,成为16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问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如果你是宜昌人市大代表,你将怎样行动?
活动过程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模拟四个代表团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写出提案并交流。
设计意图; 运用当堂所学的政治知识来处理身边的热点问题,让体会到政治活动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政治知识的有用性和实用性,强化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和培养了学生能力。
欢迎各位同仁听课,敬请批评指正!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