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0280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省汇报综合稿(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新时期农村教研工作的问题与对策阿城区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美丽的哈尔滨近郊,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小城阿城,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的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与时俱进。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本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培训,搞好服务;开拓创新,力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职能,已成为我区城乡教师学习中心与资源中心。多年来,区进修学校小学教研部在教研工作中,针对农村学校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研员们深度思考、大胆开拓,切实抓住我区作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实验区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机构

2、的作用,完善区、乡、校三级教研体系,不断创新教研体制和方式方法,带领全区2千多名农村小学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引领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天,我们的汇报分为三个篇章,首先交流的是小学教研部主任与部室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篇。一、引领篇 (35分钟)创新教研工作 激活农村教育阿城区小学教研部农村教研工作侧记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重点和难点。2002年秋季参与省级课改实验以后,我们针对全区小学教研工作组织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中发现制约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瓶颈主要有五个: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教学的思想观念与教学方法普

3、遍落后;二是农村教师数量多、布点分散,参加大型教研活动有诸多不便;三是农村学校地处偏远,教学信息相对闭塞,教研质量不高;四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发展意识淡漠,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工作和生活着。不少教师过早进入“心理衰老期”。对教师职业丧失了应有的激情。五是“一乡一校”过渡期,教师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小学教师互动性增加,出现互不适应现象。为此,我们在教学研究方面大力实施了“八个战略转移”,有效地突破了上述五个瓶颈: 一、在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上向课程的“引领者”转移课改之初,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就对学科教研员提出了新要求:在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下要转变教研角色,做政策的执行者、课程的设计者、发展的服务

4、者、专业的指导者、质量的促进者。学校通过校本研修中的教师讲坛、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培训学习等形式,以提高教研员自身素质,读透三本书、走透几所学校,像专家一样思考,说老师们听得懂的话,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做到游刃有余,掌握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的方法,学会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的基本套路,这些能力的提升为深入研究教学、有利指导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资源保障。二、在教研队伍力量的整合上向多元化转移在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师成长教研指导进程中,一些现实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全区方圆200多所农村小学,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教研方式,无论我们怎样敬业乐业,都很难做到教研指导无盲点,很难做到经常性的、及时性的跟踪指导

5、服务。但是,我们发现有一支队伍很关键,就是乡中心校的教研员、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校长、主任,除了骨干教师外,这部分人在校本教研组织和引领中占主导力量,因此我们认为有效整合关键环节的力量很重要,我们进修学校采取了研训结合提升这些关键人员的业务管理与指导能力,协调干训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研部门通过每学期的学科会进行专题培训、教研活动中要求定期参加学习(每学期各学科累计至少要参加五次教研活动)、推荐他们参加国培、教学大赛中分期分批邀请这些人来做评委,全程跟踪评价、思辨、欣赏、比对,感受别人精彩的同时,丰富见识,提高教研高度,开启自我教研心智。我区14个乡镇中50岁以上的乡级资深教研员就有7位,我

6、们要求区级教研员对待他们一要特别尊重,二要格外虚心,三要真诚帮助,只有做到这些,他们才不会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才能够与时俱进。因为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很不适应新时期教研工作,传统与现代不能很好地整合,乡镇学校的很多年轻老师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网络教研的前列,他们都不知道咋回事了。且不说他们研究的内涵怎么样,仅就教研方式的变革他们就有些落伍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辅导讲解工作,我们建议选拔年轻的学科骨干教师负责网络教研的管理、网上工作室的建立与完善工作,有了教研秘书的帮助,有了多方力量的整合,使得新形势下的农村小学教研工作得以顺畅开展。实践证明,作为区级教研组织,如果有效发挥基层乡镇教研室

7、和骨干教师作用,和他们经常置身于农村小学,使得三级教研组织和农村小学教师实现了时间、空间的零距离,能有效发挥教学管理、引领、指导和服务作用,真正实现教研重心下移、教研阵地前移。三、在教研活动的组织规模上向“联片化”转移阿城位于哈尔滨近郊,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域广,人口多,学校多且比较分散,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我区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全区2百多所小学,除了城区12所以外,其余均分布在乡镇,中心小学14所,村级小学200余所,在部分比较偏远且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教师10人左右或不足10人,严重缺乏教学的有生力量,在这类学校中30岁以下青年教师几乎没有。以往教研室举行的教

8、学研讨活动大多安排在城区小学,由于地域和会场的限制,每次教学研讨会就只能局限于少数骨干教师参加,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则与这些教学研讨活动无缘。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那些老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们渴望通过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一些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使自己的教学获得一些新鲜的血液。 为了适应教研活动小片化的新形势,我们教研人员做到了“三个深入”:一是深入到农村小学中去,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形式观察了解学校实施课改的具体情况,掌握指导农村课改的主动权;二是深入到农村小学教师中去,听取他们对教研活动的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改革的需要;三是深入到农村小学生中去,倾听他们对

9、课程改革的心声。加入省级课改实验区近几年来,我区8名小学教研员累计下乡达500多次,听评课达2320多节次,开展了十多项专题的调查研究,撰写出调研报告及研究论文20多篇,有十几篇先后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公开发表,其中7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四、在教研主题的选择上向“精小化”转移教学研究离不开课题,但是正规的课题研究来对待农村教师无疑会给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首先是一些大课题理论性、综合性比较强,研究的周期比较长,需要积累、分析的过程性资料比较多,投入的精力比较大,多数年龄偏大的教师难以适应;其次,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许多老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对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学方法、

10、手段使用起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他们对于许多课改新理念、新方法的接受还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全区农村小学中广泛开展了“小课题研究”活动。我们的小课题研究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在研究范围上突出一个“小”字,小到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处理”,小到数学课上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小到英语课上口语交际怎样组织,小到科学课上实验教学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等等;二是在研究的内容上注重一个“精”字。在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明确提出了“以问题当课题”的基本思路,把农村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或发现的一些具体的小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专题,促进农村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步发展。例如

11、,针对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反映不能有效教材处理的问题,我们在蜚克图中心小学开展了如何根据不同类型课文进行教材处理教学的研究,探索出了处理的基本方法,为改进全区广大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路作用;三是在研究的时效上力求一个“快”字。农村小学的教师素质状况不允许主题研究的周期太长,必须提倡快速高效,力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成果。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了对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的检查与指导,深入学校、教研组听取研究情况汇报,同教师们一道探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对小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做到及时总结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农村小学教师

12、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各学科开展的小课题研究累计达三十多项,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五、在教研方式的变革上向多主体团队主题教研转上移为了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新的教研文化、提升新兴学科教师的素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校本教研发展。我们下移教研重心,构建教研直通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倡导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区、乡、校三级教研和团队教研、网络教研、校本教研、主题教研有机整合机制,区级教研员组织农村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型团队,主动开展教研科研,在研究中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领团队教师共

13、同进步,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截止到上学期末,阿城区农村小学各学科组建研究型团队82个,建立了团队网上工作室,跨区域、校际的工作室十余个。规章制度健全,有专项管理人员,关注网站内容和团队特色,开展的团队岗位练兵展示、教师素养大赛等过程材料及时上传,研究成果能使团队教师和区域教师共享,上学期全区农村各学科120多个教研团队,总计7百多位教师参加了学科大赛,年龄最大的55岁,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比赛项目齐全、过程有公开、公平、组织有层次有品位成为大赛的亮点和特色。六、在阶段教研内容上向个性化转移新课程改革的8年里,通过充分的调研,乡村教师的发展进程,在自身和大环境的影响下,大致有这样三个阶段:一是

14、课改初期,教研重点是扎实推进教材教法培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尤其是高龄教师的行为跟进。二是课改深入期,更多关注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和研究意识的提高,重在课堂教学行为和细节,关注教研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三是“一乡一校”改制期,农村教师群体的变化,如何促进特殊教师群体的和适应性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乡一校”过渡时期出现了中小学教师互动交流的特殊现象,调研结果有几种情况:一是小学56年级老师随着自己学生搬到到初中,接受初中管理。一种是5年或6年级学生到初中上课,由初中教不了初三的老师任教。中学老师过剩,不愿意到小学去工作,涉及到评职晋级等很多切身问题,没

15、办法乡镇中心校领导决定把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升到中学上课,甚至有的学校从四年级就到初中上课了,任课教师基本上是教不了初三的比较薄弱的教师,过去本来就存在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这下问题就更严重了,教学双方都存在着彼此适应的问题,中学教师没有参加小学教研的机会和习惯,对小学教学不了解等现实问题。于是我们通过学科培训关注这部分教师,针对他们的需求,从课标到教材教法细心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学衔接过渡的小课题研究,上研究课、讲座交流、农村任课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课标解读的全员监测等策略,解决急需问题。七、在教研模式的创新上向信息化转移“教育信息化是教研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不进行教研信息化建设,就将落后一个时代

16、”基于这样的共识,阿城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阿城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创新思维,精于管理,研发资源,高效应用,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营造绿色网络教研环境全方位多视角辐射跟进全区15所农村中心校有学生计算机500余台,每所村级小学的计算机均达10台以上,均有多媒体“绿网教室”,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有主页和学科教研工作室,为使设备和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局采取行政与教研部门相结合、专业教师与学科教师相结合、校内时间和寒暑假相结合、网络优质资源与自主研发资源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开发、建设和完善区、校两级用计算机进100台,我们建设了阿城教师研修网和阿城教育资源库。辐射和覆

17、盖所有学科和全体教师。以阿城教师研修网站和教师博客为核心,以BBS教师论坛、视频会议室、uc视频聊天室和学科QQ群、飞信等即时通讯为互动交流工具,在网络上实现同伴互助,专家型教师引领,教研员为指导,开展以网上案例分析、网上教研、网上专题研讨等研修活动。资源库均为本地教师投入建设,内容丰富,与教材同步,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案例。通过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整合应用,构建有效的网络平台。在网络研修中强调校际互动、合作学习和区域推进。提倡教师个体 “自我反思”,校际间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要求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团队学习,促进知识流动,推动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

18、,形成教师共享的新的研修资源。2.创新网络教研模式利用“天网”资源,建设“地网”平台,组织“人网”互动阿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在农村,距城区最远的学校在上百里以外,听课研讨活动的时间还没有在路上等车的时间长,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很不方便,农村学校编制经费都比较紧张。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较薄弱,一般村级小学没有平行班,校本教研也无法开展。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一些乡镇学校更是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经验、缺乏教研的氛围。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思想的指引下,针对我区农村学校分散,距城区较远,教师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困难的实际,我区加大投入硬件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培训,教研员研究探讨新型教研模式

19、,采取了“小平台-大研究-多主体-快成长”的教研方略,把网络作为我们的大教研室,来弥补常规教研的不足,实现着跨区域、大范围、多层面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起一个崭新的平台,尽最大限度消除盲点。在教研过程中,以教研员为核心,向各个学校辐射,形成了多元立体式教研网络,依托多种教研模式开展网上教研。常规课网上同步研修;典型课视频案例研修;难点问题专家网上引领研修;共性问题BBS同步集体研修;即时问题QQ群研修;名师引领、骨干示范网上专题研修;城乡互动自主结对研修;校际联动小学科分片研修;学科团队UC室在线研修;资源共享博客引领式研修等教研模式。由此我们的教研工作呈现出学科互动、城

20、乡联动的大好局面,为我区城乡教育均衡、公平、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批热衷网络的农村教师脱颖而出,小学数语外等学科教师在省市网络教研活动中极其活跃,纷纷承担省市区uc教研室管理员,教研论坛版主,为全省老师服务的同时修炼自我,先后有20余人次获得优秀版主、管理员和网络教研先进个人称号。我们教研室充分发挥这些网络教研急先锋,在区里定期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基层教师培训,宣传他们通过网络成长的故事,实现过程引领的最大化。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一部分农村教师找到了出路,尝到了不出门就能与专家交流的甜头。八、在教研方式的超越上向多样化转移几年来,我们还坚持名师对口帮扶、网络教研合作体、乡村教师进名校、金

21、种子计划、送教下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各种品牌赛课和网络思辨活动,教师们成长迅速,很多农村教师由最初的畏葸不前到目前的昂扬进取,由当初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可以说,我们创新的教研方式,打造精品教研的意识,已经极大的激发了教师们内在的潜质,激活乡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屏幕上的一组数据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农村承办各级现场会和教师成绩列举:(屏幕出示)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我们决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冷静分析农村小学的形势,我们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决定了农村小学师资配备及教学设施条件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的改观,其次,农村小学规模小、人员分散的局

22、面也不能期望几年内就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面向广大的农村小学,积极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努力改进教学研究方法,推动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部主任 舒春艳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是我区小学教研部整体推进农村教育的思考和做法,下面由小学教研部各学科教研员汇报本学科农村教研工作开展的情况。以赛促学 以赛促研 以赛促教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例谈尊敬的各位领带、各位老师:我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员段丽萍。我们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年龄较大、兼职

23、教师居多、教师素质偏低,乡镇更为严重。怎样促进乡镇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是我们一直研究、不断探索的,但是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校本教研也不尽如人意,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教研理念陈旧。二是工作计划性不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理论学习薄弱,学习资源有限。四是农村学校规模小,教研气氛不浓。为改变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这种现状,我建章立制,尝试了多种研培方式,以赛促研是我们教研员常用的一种形式。下面我就以教师素养大赛为例来谈谈在以赛促研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一、赛前培训,促学习教研活动的比赛等级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老师在赛前准备、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提高、成长有所收获。乡镇教师中大部

24、分都是临近退休,身体比较弱的老师,怎样对他们进行培训,促进他们再学习。我在大赛进行之前,先进行全区所有任教学科教师的教材知识、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培训。为了督促学习,我在发布通知时就要求各个乡镇必须保证参加人数,各个乡镇的教师学习、出席情况在比赛中将有一定的分值。这样不但单位重视、教师个人也特别重视。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捆绑,教师的团队精神促使个人积极参与学习。进行培训之后,不督促教师就会放松或淡忘,我在网络中开辟一个论坛专区,把培训内容、复习试题等都发到那里,教师可以随时查阅、随时下载进行复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复习试题练习自己的答题能力。这个过程中我总是接到乡镇教师的电话,我欣喜的发现他们要学习

25、了。品德学科各个乡镇年轻教师极少,如何让老教师全员参与活动,为年轻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我在教师素养大赛的比赛内容安排上做到了。二、比赛内容,独与合独就是要有比赛选手的独立比赛内容,还要有团队合作,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内容。合:1、我在学习培训2个月后进行了观课议课能力的测试。2、5个月后进行了知识素养答题测试。这两项都要求全员教师参与测试,只累记主选手分。这样做就避免单位领导和教师会怕丢人怕拖团队成绩,而不让其他教师参加的顾虑。使所有教师都能大胆参与活动,大胆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两个笔试检测,同样要各个乡镇的参与情况进行积分,促使各个单位积极安排老师参与。3品德课是综合的课程,要求教师才学,艺

26、术样样知晓。所以我安排了才艺展示比赛内容,展示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主选手必须参加,可以一人展示也可以团队展示。大赛中我们个个团队展示精彩形式多样。比赛内容设计提供教师独立展示的舞台。独: 我安排了现场抽签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现场抽签,8分钟准备,比赛5分内完成书写和解说。不但考察了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还考察教师板书的设计能力和解说能力。教学活动设计,是品德教师必备能力。教学活动设计比赛展示教师教学中创新的教学活动,展示自己的教学课堂。三、赛后反思,促成长教师素养大赛在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下,在评委们公正、辛劳的工作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回顾整个比赛过程,我们欣喜的发现参赛教师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显著变

27、化。他们都力求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整个比赛自始至终都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课改意识。而且此次大赛突破了传统的内部练兵模式,将送教下乡结合进来,使教师素养大赛成为一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民生工程。教师素养大赛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学习和研究仍在继续。搭建平台,以赛促学 以赛促研 以赛促教,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同时,让我们的教研工作也向纵深发展。(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品德与生活教研员 段丽萍)“多位一体”教研新模式促进农村教育新攀升数学学科教研工作汇报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区已经把工作重点向薄弱学校转移,特别是农村地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工作,几年来,我结合农村教师

28、队伍现状,围绕着有效教学的开展,构建了“多位一体”教研新模式,基于校本教研、研究型团队、骨干教师引领、主题化网络研修等教研方式相互结合,相互依托,教研重点体现以下三个关注,一是关注课程是否开齐开满开好,二是关注教学内容,发现、研究教学问题,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三是关注学思结合问题,教与学的方式是否真正转变,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通过创新教研方式,下移教研重心,努力提升农村教研品质的系列指导,使我区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我就对我们的一些好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汇报。一、深入乡校,专业引领我们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理论讲座,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很大改变,树立了“以生为本

29、”的执教理念,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了开放性的课堂,增强了教学的弹性和灵活性。两周进行一次课例研讨,解答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困惑,进行教学现场辅导,参与教学实践,避免教师走弯路,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发展。二、教学反思,解决问题让教师主动、自觉、习惯性地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会、何时会”的自我追问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本着“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十余篇,以校为单位开展研讨,然后把各单位组成若干小组,坚持每月开展三次经验交流,并完成对反思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几年下来,教师们的反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总结了

30、对话反思、课堂实录、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形成了教师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强大动力。三、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同伴合作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针对农村学校平行班级少的特点,按低年和高年把教师组建成教研团队,每周三是校本集体备课的时间,团队教师共同备课、听课、上课,课后进行反思、评课、议课,然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再设计、再实践,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过程材料有文本,还有电子,上传教研专区,资源共享。二是针对村级学校教师少的不足,学校地域分散的特点,开展了多层次的同伴互助活动,要求各乡镇组织开展校际间的合作。我们把十四个乡镇分成四个大组,开展分片教研,进行区域间的互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形成“研究

31、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以老带新,跟班听课,专业指导,辐射和带动广大教师全面行动起来。三是充分发挥城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行城区教师帮扶乡镇教师的制度,提倡每个城区学校帮扶一到两个乡镇,各学校都能主动结队儿,积极开展主题研讨、送教等活动,真正形成了互助互利、互帮互学的好风气,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共享,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各取所需。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开发资源,不断创新我区校本教研的重点工作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我们开创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铺地砖、刷墙壁、修桌椅,

32、使课堂生活化;讲故事、做游戏、搞竞赛,使教学情境化。比如“直接感知教学法”,让学生走出班级、走出校园,在旷野中感知位置与方向,通过太阳、树木等媒介亲身体验辨别的方法与途径。我区农村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硬件设施仍然不足,教师软件开发的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做法是提倡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创新发展性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农村地区特有的资源可以制作经济适用的学具和教具,树枝、秸杆能做成小棒,废旧纸盒可做成图形,萝卜土豆能现场切成各种形体。教师们制作的计数器、统计图演示板、魔力转盘、平面图形展板等教具在我区的岗位练兵及哈市教师素养大赛中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一致好评。这些教具和学具

33、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演示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操作的材料,在演示和制作过程中,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让这些资源和环境的教学因素充分发挥出来,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文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手段。总之,广大农村教师转变观念比较彻底,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在农村特色教学改革之路上继续前行。(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 苗嘉瑞)实施有效教研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科学小学农村教研工作体会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的教研员,在推进科学课改、促进科学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我深感到转变教研职能,创新教研方式,增强教研实效,是推进科学课改

34、的关键。回顾几年来的教研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培训引领,转变教师观念理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课改之初,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阿城区通识培训,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课改培训,领会新一轮课改精神的实质,对科学教师进行了科学课程标准培训,使他们对小学科学课的性质、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有所理解和掌握,增强他们的课改意识,促进科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二、立足课堂,转变教学行为 (一)研培一体,案例引路在课改之初,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念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不能有效得到解决。根据培训和教研特点、取向及教师的需求,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研培一

35、体的教研模式。让教师在培训中思考、在研究中感悟。通过说课、课例分析等,使课标和教材培训更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引路的做法更具有实效性,通过研培一体化的实践,教师的理论得到提升,反思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标,把握教材,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二)专业引领、骨干先行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渠道,针对学科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我把教研的重点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教研活动中,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骨干教师为新人上规范的常规课,当他们熟悉路子之后,再由骨干教师上专业引领示范课,逐步提高标准。不同层次教师形成帮扶对子,让骨干教师跟进式引领,

36、使课堂教学始终居于教研的核心地位,并沿着先进的理念不断向前推进。(三)合作共建,共同提高 教研员转变教研方式,与科学教师平等交往、互动,成为教师发展的合作者、交流者和促进者,与教师在合作共建的平台上形成学习共同体,教研共同体。这种合作共建、教研相长的方式,去掉了教研员的理念预设和操作上的限制,在参与、合作、互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真实的情景中,促进有效教学策略的落实。(四)校际互动、优势互补由于每个学校科学教师数量较少,大学校有2-3名,村小只有1名还是兼职,很难形成教研氛围。那么在推进校本教研时,我就强化了区域内校际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教师的互动,城区名优教师每学期到乡下送课

37、两次,已成为一种教研制度。教研员负责联络组织,送课内容与教学方法力求贴进农村教学实际,朴素实用,课后交流反思,农村教师也可到城区学校听课、授课,感受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处理教材能力的不同要求,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三、开发资源,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就必须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但农村学校实验仪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动员广大科学教师,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霜雪雨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经过教师们的精心筛选,这些资源变成了有效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38、利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师生动手,开发资源。农村学校操场大、学生少,操场边的闲地很多,所以,我要求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让学生亲历植物生长过程,杨树中心小学的曲承照老师、料甸中心小学的关洪臣老师等许多教师就是这样和学生一起自己动手制作标本、教具,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亲历的探究过程。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能及时重复,可以重组开发。因此,我们紧紧依托阿城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全省的优势,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为科学教师服务。这些资源的利用,弥补了教具的不足,师资的差距,丰

39、富了学生知识面,拓宽了视野,我们鼓励教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促进科学课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坚持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下移教研重心,实施有效教研策略,极大的促进了有效教学,使教与学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内容的呈现,思维过程的展示,课程资源的开发,都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和教往互动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教师专业素养明显提高,教研与教师成为发展共同体.(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研员 孔祥娟)联片教研-立足农村教学 加强专题研究-英语学科联片教研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英语教研员佟洁,几年的教研员工作,让我感到以区为单位组织教研活动,

40、参与面受限;以乡镇为单位活动,有时骨干力量不足,研究水平不高。于是我尝试几个乡镇联合,采用共同确定主题,轮流主办、分工负责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这样,既保证了全员参与,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员的作用,还提供了学校、乡镇之间沟通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这种做法在操作过程中又催生出城乡联研、教研联合体等多种形式,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考虑到广大的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我采用了立足农村教学,加强专题研究的联片教研模式。联片是指以单位为组,以乡镇为片,既联合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研活动。组联片教研主要是研究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如语音课教学专题、送教下乡专题、同课

41、异构专题和语感培养专题等等。在专题研究方面又通过两种研究渠道来加以落实。一是跟进式研究。EEC小学英语教材从六年级才开始出现语音教学内容。因而学生在接触六年级这本教材以前,好多学生的学习往往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和汉语注音的方法来记忆单词,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英语学习上的困难,给教师带来很多纠音的困难,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农村学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前普遍还较薄弱,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工作量重,兼课现象严重,造成了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教法;原因之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小学生良好认知策略的培养。由于培养小学生的认知策略并不是能立竿见影的,所以导致教师教学中不大肯花心思去研究、实践。基于上面的问题与

42、情况,我区教研活动中对于语音教学研讨一直非常重视,已经组织了三和四年级的语音教学研讨课,并将这一主题研究不断延续和深化,得到了学科教师的的普遍欢迎。通过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地开始关注学生词汇学习中效率低和英语朗读语调等问题。教师开始有意识、自觉地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一专题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准备在前几次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跟进,使得这一专题能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成为平时教学的自然行为,以真正服务于课堂,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对比式研究。在课堂教学研究中,送教下乡专题和同课异构专题主要是采用对比式研究进行的

43、。送教下乡主要是指派区里的骨干教师将自己教学中的一节精品课或特色课送到英语教学比较薄弱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规模不大,但是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是相当多。这些教师平时主要是任教语文或数学等主课,平时没机会参与各级别英语教研活动。所以送教下乡来培训这批教师就显得相当有必要。活动先由区级骨干教师向被送学校的全体英语教师展示一节课,被送学校将这节课拍摄下来,然后让上课教师谈谈这一课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之后,再指定本校的一位教师再来模仿着上这节课,一次不满意可以两次或者更多次,同时将这位教师的课也拍摄下来。最后,校教研组的学科教师再通过录像对两位上课老师的课进行对比,寻找差距,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自身的教

44、学水平不断提高。同课异构专题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两位和多位教师同时来执教这一课,而且这些执教的教师中有骨干教师和新教师。活动先让教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课堂深入观察、比较和分析,再以片为单位对上课教师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要求听课教师回去再实践、再反思。最后每人再结合他们的教学设计进行再设计,通过这样的观摩、对比、反思和再实践来不断提高全体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1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教学教研交流,进一步拓宽了教师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推动了小组内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2通过活动的开展联片内的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机会,英语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外纳良方,内修自身,为英语教师

45、们检验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 佟洁 )二、实践篇(30分钟)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在追求农村教研新攀升的实践中,教研领导高瞻远瞩,教研员亲力亲为,广大教师我行我思、潜心实践,构建教研共同体,创新有效的教研模式,下面由我区料甸乡小学数学团队汇报展示他们的校本教研的过程:“一个重建 、两个创新、三种形式” 料甸乡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新模式构建 边春晖:我们所在的学校是趋于改善中的一所乡镇学校,学校硬件条件差,没有电子备课室,微机室的计算机也不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机会也不是很多,部分教师出现只增教龄不增专业

46、水平的现象,在这样的现状下如何创新校本研修形式,构建符合农村乡镇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新模式,切实提高师资整体素质,是我校校本研修中一直探索的主要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校本研修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一些符合本校学科教学实际的做法,概括起来为一个重建(即重建“校本教研制度”),两个创新(即专题式研修、课题式研修),三种形式(即个体反思、同班互助、骨干引领)。下面我们数学组就来谈谈我们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具体做法。我首先来说一下“校本教研制度”的重建。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校本教研,教学领导亲自挂帅,深入教研第一线,全员进行校本教研量化考核,量化考核结果一月一公示,一月一总结。其次,对备课、上课、评课、二次

47、授课提出新要求,在备课上提出“三实”:依实际,重实用,讲实效。在上课上提出“四个敞开”,要求教师上好常态课、推门课的同时,更要向本校教师敞开,向兄弟学校敞开,向家长敞开,更要向社会敞开。在评课上,提出“三个一”:找出值得自己学习的一个优点,并用新理念进行解析;指出至少一个缺点,提供行动式修改方案;将评课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教学新方案。在二次备课上提出“三个再次”,将新方案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再次上课、再次评课、再次反思,走向深入。吴秋楠:校本研修的内容决定着校本研修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影响校本研修质量和效果的核心因素。因此,理清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是校本研修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校在重建校本教研制

48、度的基础上尝试改变过去单一的教研模式内容创新了两种研修内容:一是专题性研修,一种是课题性研修。我来说一下专题性研究,作为数学学科的组长,每学期我都与教导主任共同商定研修内容。由于一个年级就有两个平行班,所以,尽管其他年级的老师能够参与,但收获不大。于是,我们每学期都以领域为研究课题,数学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几大领域,我们就以领域为主线,开展同一领域的研修,既能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又能解决共性问题。去年,我们就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一年贺鑫老师进行了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二年唐玉兰老师进行了观察物体的教学, 三年付冰冰老师进行了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四年关海霞老师进行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五年刘艳茹老师进行了观察物体的教学,最后,老师们总结出一套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在各个年级的位置作用与衔接把握的非常好。在这种专题式的研修中,我们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从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到同事间的共同切磋,我们数学组教师在一次次研讨与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相互交流体会和教学经验,然后再上升到比较理性的层面,总结出带有理论色彩的教法或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可见,教学专题研究是教师教学的知行合一,从认知角度讲这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