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在各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共28分)1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主要形成了( ) 长征精神 大庆精神 延安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A、 B、 C、 D、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容事务的权利( ) A B C D 3对“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我国要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 B C D 4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 2010年广西7名替领导下矿矿长助理被免职 B 上海市政府宣布,美国一家公司将投资上海250亿元人民币,打造“神奇王国” C 我国甲流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多项措施应对疫情扩散。D 我国边远地区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5俗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话表明( )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 环境保护搞好了,经济就能快速发展 既要发展经济建设,又要保护好环境 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A
3、 B C D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我国很好的处理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B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太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是因为(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
4、择 A B C D 8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文化的频繁交往,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在不断升温。你认为今天世界“汉语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汉语好学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应用价值大大提升 A B C D 9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五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有踪影;在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必须节约资源 必须发展生产力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对外开放A B C D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计划生育 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 对外开放A B C D 11目前,在社会生活
5、中还存在着“接受优质教育难”“获得及时就医难”“拥有必备住房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弘扬宪法精神,保障公民权利C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C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D 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13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金莲花开10年,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充满生机和活力。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澳门回归,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我国
6、已经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澳门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青少年应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A B C D 14“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不能兼顾 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说明所体现或违背的道理.20分)15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
7、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为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讲话中指出的问题吗?4分(2)你认为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分16 材料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深深打动了世人,我们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时又完美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的风采结合在一起,展示在全世界观众面前。材料二: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
8、7.1级,中国人民展开抗震救灾,全民奋战,众志成城,自强不息,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1)奥运会开幕式集中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分(2)“全民奋战,众志成城”靠的是一种什么精神?2分(3)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17材料一: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6年我国人口达到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1%。据第五次人口普杳统计,我国十五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8亿人。材料二:2008年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指标年未数比重(%)全国总人口132802100其中:城镇6066745.7乡村7213554.3其中:男性6835751.5女性64445
9、48.560岁以上159891295%的人集中在我国东部、东南部(1)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3分(2) 针对上述现状,我国制定了怎样的人口政策?其目的是什么?实行这一基本国策有什么意义?(3分)三探究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 12分)18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理论。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只有初中学历的许振超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桥吊队长。30年开,他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创造了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成为一流的桥吊专家,为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2)请从两个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6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中学生在创新方面应如何去做?3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