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花生部分。普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二、熟读课文,把握重点1、分开层次,确定重点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师: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里一家人吃花生,一边吃一边谈花生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2、确定学法,“吃花生”略学,“谈花生”详学。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好几样 吩咐
2、 很难得(重视)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3、读中感悟,突破难点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生的好处。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出来。小组讨论:读文有几个人在谈话各说各的是什么呢?(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为什么?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为什么?汇报交流: 分角色读这部分,读出谈话的气氛。 “父亲谈”是重点。父亲一共说了五次话。师: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 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学生分析1
3、、2、5句不重要,3、4句重要。4、讨论交流,合作学习重点读父亲的话,分析3、4 句赞花生,学花生 。(1) “赞花生”。父亲说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他不向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果实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带来好处。(2) “学花生”。 “不好看,很有用。”(3)父亲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4 )理解作者“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这句话。(5)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 作者为什么要
4、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2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拓展练习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1)直抒胸怀。赞美你,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2)借物喻人。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详写略写,借物寓理是本文的两大特点,写一种植物,注意能用到所学写法。板书设计15 种花生种花生:买、翻、播、浇收花生:居然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做有用的人(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