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透镜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凸透镜、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什么是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重点:探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难点:从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
2、物的本质和规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把冰块制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饼,正对着太阳,把易燃的艾草放在太阳光的会聚点上,便能将其点燃。(如右图所示)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结合材料说说这个观点正确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自主阅读教材P909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在这些透镜中,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凸透镜,它们是A、D,其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类包括B、C、E,它们是凹透镜,其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第1题图),(第2题图)2透镜镜片的两
3、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在这个直线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叫做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其传播的方向不变。自主阅读教材P919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如图,使用两支激光灯,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凸透镜照射,发现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将会聚。,(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使用两支激光灯,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向凹透镜照射,发现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将发散。5(多选)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BD)自主阅读教材P9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6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有实(选填
4、“虚”或“实”)焦点,凹透镜有虚(选填“虚”或“实”)焦点。7如图所示是太阳光经过虚框内某光学组件后将纸烧焦的现象,由此可知该组件是凸透镜,最先烧焦的这一点一定在它的焦点处,该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方案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满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所示)。(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径迹。(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