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乐音与噪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教学用具:发音齿轮、硬纸片,橡皮筋或梳子,录音机。教学过
2、程:复习提出问题1、 声音产生的原因2、 声音传播的条件导入:课件(或者录音机)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或者录音机)放噪声并要求学生说出两种声音的区别新课教学:一、乐音1、乐音的特征一:响度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说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别学生注意听,思考、分析、回答声音的大声与小声物理中称为响度,即音量。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2、乐音的特征二:音调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说话的不同点一首歌的曲是由不同音符来组成的,而不同的音符就是指不同的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振
3、动越快(频率高)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频率低)音调就越低。3、乐音的特征三:音色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每种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都是不同的。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响度、音调、音色。二、噪声 振动无规律,难听刺耳的的声音我们称为噪声。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噪声,并说说如何减小这些噪声。减小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小噪声,如汽车、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再让学生举例)2、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如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再让学生举例)3、在接收处减小噪声,如将耳朵用手捂住等。(再让学生举例)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作业设计:1、对应练习册的章节内容 2、课本作业1、2、3题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