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食(教案)一、目标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明白日食的过程和成因。 情感目标:通过日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文的兴趣和求知欲,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日偏食、日全食、日全食过程、日食成因示意课件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提问:(1)引用宋代苏轼的千古绝唱中的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中的天文现象是什么?(月相)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偏食图)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2)你见过日食吗?说说当时的情景。(也可以是电视中看到的)2出示日
2、全食过程图,讲解日全食过程,使学生知道日全食要经过“偏食全食偏食复圆”这样一个过程。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日食的成因。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1)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的成因。(2)谈话: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回事? 日食成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另一种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 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3)讲述:下面,我们来集中研究一下,日食的成因,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我们每个同学自已先做个小实验。(6)学生分组实验:(摸拟日食过程)用屏幕和拳头配合着做,在黑板上画一个很大的太阳,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头当地
3、球,拳头当月球,拳头绕着头转过去,观察遮掩情况。并画在纸上。解决问题: 1做上述实验,拳头由右向左移,原因:月球由西向东,对照日全食图。 2太阳被月球遮掩时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日食:先亏西 3由于拳头(月球)的位置不同,而能看到不同的过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7)讨论: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月球遮蔽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10)提问:日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此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日食应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 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有一个5o的左右的夹角,因此 地球上所有的人同时都能看到日食吗?(不能)哪个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简单介绍未来十年日食时间表(我国可见) 及观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