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应用教案 沪科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16866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应用教案 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应用教案 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多彩的光(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再次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 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知识再现: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提纲: (一)光的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如 、 、 等都是光源,镜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激光准直、 、 、 等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合________km/h。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也可认为是 。 (二)光的反射 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 定律。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仍然是_____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_________,而是射向__________。 6.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 ;物像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体相对于______对称。 (三)光的色散 7.太阳光可以分解成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其原理是 。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有 。 8. 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二、展示交流: 问题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歌词里面包含着什么物理知识?这句歌词同时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和讨论,回答 小结: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练习: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2.关于光的传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二:在我国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有“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奇特景观,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和讨论,回答。 小结:这一奇特景观是由平面镜成像原理造成的,天空和飞鸟在水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练习: 3.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4.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小明应选择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实验(填“平面镜” 或“玻璃板”); (2)实验中要求蜡烛l和蜡烛2 ; 图3 (3)小明选择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测量 的大 三、拓展提升 例题1: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分析:B是光沿直线传播,C和D都是光的折射,故选A。 例题2: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____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 . 分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第(1)题应为20o,表格中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互补,所以错误的原因是“把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例题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放上一支相同的蜡烛,如图1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图1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发射规律 分析: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选B。 四、体验成功 1.图6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图6 2.一只鸟在湖面上方5m处的空中飞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成虚像  B.像位置距水面5m C.像比鸟小 D.小鸟与像距离10m 3.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7),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 图7 4.如图是我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图8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 5.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6.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7.小明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距平面镜4m,则( ) A.人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像以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B.人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人靠近平面镜1m,镜中的像距人1m D. 无论人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始终是1.5m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4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图4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9.为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某同学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 (距离或大小)之间的关系。 (2)两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距离或大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或实)像。 答案: 导学提纲:(略) 练习:1、光的色散 红 绿 蓝 2、D 3、D 4、(1)玻璃板 (2)大小相等 (3)物距和像距 体验成功: 1.B 2. C 3. 2 4. B 5. C 6.C 7.D 8.B 9.B 10.(1)距离(2)大小(3)不能,虚 (4)因为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