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 NO: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课 题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上课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教学难点视角的理解。问题探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要点记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教具、学具准备视角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 1、复习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 2、提问:我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小物体。请同
2、学们想一想,你们一般用放大镜来观察哪些物体?那如果现在你想观察一些更小的物体,比如植物的细胞,你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吗?为什么?那么你们在生物课上用什么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呢?天文爱好者用什么来观察遥远的星空的呢? 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显微镜 1、请同学说一说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显微镜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得多吗? 2、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凹面镜),并说明各部分的用途。 讲述并板书: 物镜:使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像。目镜:将第一次成的像再次放大 3、小组讨论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可为学生提供一
3、些载玻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上的问题。三、望远镜1、探究: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至看清楚为止。实验时注意几个问题:物体是变大还是变小?把两个凸透镜位置前后交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请学生谈谈探究活动中观察到了什么,指导学生阅读66页望远镜,找出望远镜的原理?3、提问:根据刚才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望远镜的大体原理,但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物体距离物镜很远,他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的学习这样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是使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4、请学生根据
4、刚才的阅读回答问题,有不准确的地方应及时指出并补充,介绍视角概念。 5、介绍开普勒望远镜发明过程以及望远镜发展历史。四、交流、练习、小结 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内容的小结回顾知识并回答回答问题: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不能用一般的放大镜,因为虽然放大镜能得到放大的的像,但放大的倍数有限。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要想观察遥远的星空,必须用天文望远镜。思考,发表意见。组成部分:目镜、物镜观察,找出组成显微镜的各部分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物镜:靠近物体的镜头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物反光镜:聚光 进行实验,发现,将焦距短的透镜靠近眼睛时,原出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交换透镜位置,远
5、处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根据观察回答问题。阅读教材,找出望远镜的原理思考问题,阅读关于视角的说明,讨论,找出答案,我们能不能看请一个物体,他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十分重要。 听讲完成课堂练习,交流本小节内容板书设计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组成部分: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物镜:将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第一次成的像放大 2、望远镜组成部分:物镜、目镜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象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将第一次成的实象放大。影响人们看清物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视角迁移拓展训练在生活找出一些增大视角的具体事例本课最大特色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