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网融合“光网”背景下CATV与IPTV发展趋势浅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911127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网融合“光网”背景下CATV与IPTV发展趋势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网融合“光网”背景下CATV与IPTV发展趋势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网融合“光网”背景下CATV与IPTV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论述了在“光网”背景下catv与iptv传输信号的方式及两种方式传输的优弱势比较,分析了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catv网与iptv网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在双赢模式中发展壮大。 关键词:三网融合 catv iptv 光网传输 接入网 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026-02 基于广电系hfc网络的catv与基于电信系internet网络的iptv从遮遮掩掩开始进入各自白热化的公开化竞争局面,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catv与iptv是对立竞争,还是各自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营销优势,在双赢模式中各自发展壮大,为消费者提供稳定、流畅、安全的高质量音视频、数据、语音全业务? 1、技术体系 ftth(fiber to the home),简单的理解就是光纤到户的意思,它的技术特点是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增强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中间减少了很多的环节。因为是将光网络单元(onu)直接安装在住户处,是光纤到光纤的传输,光纤传输有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对外部环境条件、供电、传输电平的大小、均衡等要求没有那么高,安装维护也简单,ftth的大规模应用对音视频、数据、语音等通信服务将产生革命性变革。 跟传统的模拟网络相比,有线数字电视网双向改造采用的是hfc网络,走的技改发展路线是“数字化双向改造-光进铜退-ftth-ngb”的接入网技术;而电信接入网遵循的是“光进铜退-宽带提速-ftth”技术线路。虽然数字双向catv网跟iptv网相比,两者的网络基础不一样,但由于ip技术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已经成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都能接受的公共通信协议和信息传输平台协议是不争的事实。 在三网融合下,业务的竞争就是宽带的竞争、速率(带宽)的竞争,其中接入网承载能力是关键。在视频传输方面,电信iptv采用的是组播技术,广电catv采用的是数字广播技术;在网络传输覆盖方面,电信以光纤为主,广电则是主干网光纤,分配入户网以同轴电缆为主;在ip化程度方面,电信iptv以纯ip化接入技术,广电为部分ip化接入。而各地广电在进行数字化双向改造过程中接入网技术各不相同,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家的解决方案也不一样,导致广电大网的规模优势,双向改造的低成本优势难于发挥,骨干网,城域网,入户分配网方案随意性大,各自为战,接入网传输模式多种多样,这种技术架构不利于广电大网业务的开展。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是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改造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为基础,以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是广电突破接入网承载能力瓶颈的有效途径。ngb可以提供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和广播四种工作模式,模拟与数字业务混合、有线无线混合传输,骨干网传输速率将超过每秒1000gbps、接入网用户端速率达到每秒100mbps,比现有用户上网的速度将近快100倍。一般来说,传输标清电视节目,网络的速率要2 mbps,传输高清电视节目则要达到4 mbps以上的带宽。另一方面,从技术架构方面考虑,ngb的网络架构和电信的网络在传输层和核心层的区别并不大,都是通过交换和路由实现高速传输,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接入层、汇聚层和管控模式方面。在接入、汇聚层面,ngb采用epon、cable modem作为主流接入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on(中国pon)技术和hinoc(高性能同轴网络)技术;而电信主要采用epon作为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汇聚层方面广电则采用接入汇聚路由器(acr)开展端到端的业务,而电信网络采用bras/sr开展端到端的业务。因此,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两家的网络虽然技术架构,技术体系略有不同,但到最后都是异曲同工,都以ftth接入到户,以ip技术为基础,实现三网融合的全业务形态服务消费者。 2、运营模式 技术体系是为业务运营服务的,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不管catv网还是iptv网,能够提供音视频类、信息类、娱乐类、应用类、消息类5大类业务是三网融合全业务形态的基本内容,而5大类业务类型中的业务内容才是增加用户使用粘性度的关键。 对运营模式中业务内容的传送,广电catv网遵循的还是“四级办台”的广电模式,通过各级电视台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经过广电播控机房数字化处理、cas(sms) 加扰授权管理、调制上变频再混合到catv数字双向网;电信iptv遵循的是“中央、省两级集成播控平台”的管控模式,广播电视节目(音视频)内容的播控权在广电,播控平台的管理一般由电视台,电信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而iptv网络则主要承担业务内容的网络传输。三网融合后,音视频类只是全业务形态之一,其传输音视频内容的主导在广电,一些节目的优先权强一些,比如体育类、文艺类节目的传输。而生活信息类、娱乐类、应用类、消息类、时政、财经类资讯的内容则更多的是靠数据流传送,业务内容差异化、多屏化、资讯化、应用化是catv与iptv共同发展的基石,此时同质化竞争是catv与iptv不可避免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业务内容的多样性、差异性、实用性、应用性才是关键,是catv与iptv开展业务,发挥各自优势的根本。 电信“宽带中国”的推广,100mbps带宽到小区,20mbps带宽入户,统一的网络技术架构,顺畅的、布局完善的光纤基础传输网,是目前广电无法达到的,也是用户体验的优势所在。广电的双向网络改造,在初期,考虑成本及用户数量,采用的是cmts模式实行宽带接入,之后就是hfc网中cmts+eoc的混合模式,将用户数量大的小区改造成eoc(ethernet over coax)接入,原来使用的cmts移至其它小区继续使用。面对电信的飞速发展,针对自己的软肋,广电在接入网改造中逐渐采用epon技术,并提出发展ngb,缩短了catv与iptv在硬件方面的差距。目前,eoc在有线数字电视网双向改造中已成为热点,广电大力推崇的“fttb(光纤到楼)+eoc”也是目前解决广电网络传输最后100米难题经济实用的最佳选择之一。三网融合后,在全业务形态下,不管运营模式,接入网的类型如何,关键是传输的业务内容,业务的可应用性、可延展性,还有用户应用的体验度,这才是最有效的运营模式,才能吸引观众眼球,增加用户使用粘性度,发挥有线电视数字双向网的增值功能。 3、网络安全 在广电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中,安全播出一直是各级广电部门的头等大事,也是一件各级广电常抓不懈的重要日常工作。根据广电总局要求,catv网与iptv网的建设和运行都要以安全为保障,要确保catv传输网前端机房节目源和传输网络的安全;确保iptv集成播控平台对节目源的控制,确保播出内容安全和传输安全,实现内容可控可管。三网融合后,广电catv网不再是一个只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单向广播的封闭网络。由于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成熟应用,网络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内容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安全及消费安全四个方面。 三网融合后,catv网与iptv网双向交互功能强大,宽带接入快,网络的开放性强,全业务形态丰富多彩,应用功能应有尽有。从网络构成的完整环节分析,不管是catv网,还是iptv网,都有内容提供、业务运营、网络传输和终端消费四个方面构成。因此,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也来自这四个方面。对内容安全,主要是在内容制作方面,必须确保内容的安全与合法,确保主旋律的导向性正确,防止内容里隐藏非法、不健康的内容;业务运营的安全隐患则指播出安全,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供配电、设备故障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的业务中断;包括播出管控平台,前端机房播出的安全,如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器、播出服务器等)遭遇恶意攻击或病毒感染,非法删除、纂改、插播或者机房值机人员人为因素导致的播出事故等;传输安全主要是指信号传输网络链路上的安全。对广电双向骨干光纤网,应保证其单向广播传输和双向点播传输及电信iptv光纤网传输中传输、存储的ts流和ip流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广电hfc分配网中同轴电缆、双绞线的非法插播和人为破坏等安全隐患;消费安全主要指双向网络改造后,交互功能增强,消费者在终端通过接入网非法访问及黑客、病毒入侵服务器和终端机顶盒、计算机自身的安全防范。 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唯有加大安全监控,才能有效杜绝网络安全事故。一是加大节目内容提供商的内容监控,严格实行内容预审制;二是加大播出机房前端的监控,严格执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有关规定;三是加大传输分发网络的监控,建立传输网络全程监控系统,实时动态监管,实行隐患报警,及时排除。 4、结语 catv网与iptv网虽然不可避免会产生同质化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是两者的必经之路,说到底关键还是靠内容的提供,加上运营服务、功能各异的应用类业务及网络的安全稳定快速,这才是两者竞争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