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能力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材分 析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教 学 过 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总是正立、放大的吗?导语二
2、 师: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及像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猜一猜】物体经凸透镜成像进有那些规律? u v【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准备知识】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所用透镜f=10cm【组装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至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并调节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成像探究】使烛焰从距凸透镜教远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当蜡烛在光屏
3、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注:a.实像:是能够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什么叫虚像前日我们已经学过 b.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分析-归纳”【小结归纳】(板书)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观察光屏像与物在镜的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u2f2fvf缩小倒立实像有清晰像两侧u=2fv=2f等大倒立实像有清晰像两侧2fufv2f放大倒立实像有清晰像两侧u=f/不成像fu/放大正立虚
4、像不成像同侧【讨论交流】二倍焦距处和一倍焦距处分别是什么像的分界点?【小结归纳】(板书)1、 二倍焦距处(即2f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一倍焦距处(即焦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巩固训练】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个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实像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20cm16cmA. 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三、【小结归纳】1、 凸透镜成像规律2、 不同像的分界点四、【作业】 集体交流意见 或个人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