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默读,按要求准确筛选信息2.体味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激趣导入:1你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检查预习: 根据拼音写汉字 出示目标:1.学会默读,按要求准确筛选信息2.体味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进入情境: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说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按要求写汉字;同桌互改,错的及时订正明确目标: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2
2、.明确学习目标,能充分发挥好教学目标的导学、导教和导测功能;3.注重学生的字词基础积累知识为 例 , 探寻方法知识为 例 , 探寻方法(一)整体感知,明确文章内容出示题目: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快速默读课文,按要求从文中筛选总结信息(在文章中圈画) 通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四个题目,从整体上感知整篇文章的内容,明确物候现象及相关知识。 (二)深入分析,体味文章的语言美细心体味:1. 文章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体现语言的什么特点?2.高下因素中有无特殊的例子?为什么特别提出?3. 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
3、体现作者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的?4.出示作者资料5.文章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段落?播放视频出示一段美文:让学生将之与课文中描写四季的生动语言进行对比,体味两者之间的不同。归纳小结:本文语言特色:1. 说明语言准确(注重科学,讲究实证)2. 说明语言生动(源于观察自然) 从用词典雅、拟人、引用三个方面入手。 (为了更好的说明,增加文章可读性,引起读者兴趣) 不能;条理清晰 逆温层;全面严谨 如“左右”、“约”、“若干天”等等明确:1、2两段欣赏视频 齐读1、2段明确文章描写四季是为了引出物候知识,此段文字描写四季是为了感悟人生。 明确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具体的写作手法。1. 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语
4、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从而引出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用竺可桢认真工作,注重科学的精神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学习这种精神。3.在分析语言准确性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注重科学,讲究实证的精神;在分析语言生动性时,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中的语言生动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增加文章可读性,引起读者兴趣。并总结方法,让学生更明确写作手法,体味文章语言美。 (三)拓展延伸1.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物候现象或知识2. 出示谚语:大自然的“提示”语言3. 举例说明大自然的“警示”语言知识检测:1. 积极说出自己所了解的物候现象和知识2.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不仅有促进生产生活的“提示”语,也有“警示”语言。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拓展了解生活中的物候知识 (四) 感悟自然课堂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很奇妙,除了要细心观察,还要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去走进自然、倾听自然、回应自然齐读: 让语言成为自然与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并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自然交流 整合提高,布置作业 细致观察生活,找找你身边存在哪些物候现象?试写一篇小练笔(200字左右)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倾听 条理 回应 全面 准确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