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宝大熊猫 一、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二、教学难点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介绍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2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憨态可掬 濒危 上林苑 璀璨 山麓 浩瀚北碚 栖息 孤僻 分娩 幼仔 翌日 繁衍【目标展示】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新知研习】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吗?(生答: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其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众多动物,为何要将大熊猫设
2、计为吉祥物之一呢?(生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教师板书既然大熊猫是国宝,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请将你搜集到的信息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谈谈你的收获。我从你们的劳动中也获得了很多知识,在这方面你们就是我的老师。其他同学谈谈你们的收获。二、自主学习 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整体感知课文,筛选有关哪些大熊猫的重要信息。建议学生可以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整合。1-3节: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4节:直接写大熊猫的
3、可爱。5节:总领全文,突出大熊猫的珍贵。6节:写大熊猫的形象。7节:大熊猫受到欢迎。8节:大熊猫不适应人工饲养的原因。9节: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10节:得名。11节:食性。12节:活动范围与季节的关系。13节:性情、繁殖情况。14节:数量。15节:人工繁殖。16节:珍贵价值。17节:保护。 3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16-17)活化石的价值。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巩固拓展】 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预习指导】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在课文旁边批注。 2了解运用的说明方法,在课文旁边批注。【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16-17)活化石的价值。【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