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 孙权劝学教案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15、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重、难点及考点分析归类整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体会人物语气,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具使用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一、温故知新1、 学生齐背本文。2、 提问重点字词、语句的意思。二、品析课文1、理清文章的结构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
2、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3、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巡回点拨。)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
3、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三、本课重点内容整理积累 1、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1)实词当涂-当权 辞-推辞 孤-帝王自称 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见-了解 往事-历史 孰-疑问代词“谁” 及-到了 过-经过、到 更-变换、改变、重新
4、见事-了解事情的发展情况 拜-拜见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2)虚词 岂-反问副词“难道” 但-只,只是 乃、遂-于是,就 大-副词,非常 即-副词,就 何-疑问副词,怎么 (3)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4)古今异义 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5)一词多义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才) 见:见渔人(看见) 见往事耳(知道) (6)特
5、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2、成语: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四、拓展延伸 学生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作业布置做本课基础训练。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一、 解释加横线的词。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使就学 7、卿今者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二、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三、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参考答案:一、 解释加点词。1、当: 当权 2、辞: 推辞 3、治: 研究 4、涉猎: 粗略地阅读 5、见: 了解 6、乃: 于是,就 7、才略:才干和谋略 8、刮: 擦 ;二、翻译下列句子。1、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 3、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三、问答题:1、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2、我的启示是: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