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 与朱元思书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8949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 与朱元思书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 与朱元思书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 与朱元思书 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与朱元思书 第 二 课时(二)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重点、难点:1.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2、结合写作背景,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自学环节】 自学指导 (约5分钟)1、哪句话概括了富春江的山水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这3段文字是什么关系?为何先写水?3、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写景?4、

2、看到富春江奇山异水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约10分钟)1、品读文章的第一幅画面,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在哪里? 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夹岸高

3、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视觉:山峰、树木 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5、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小结: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山泉声、鸟鸣声、蝉声、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也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

4、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树木茂密 。小结: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导学环节】 (约20分钟)1、在品读中,质疑赏析 阅读中有所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教学中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 赏析写景之妙:(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如“共色”、“缥碧”、“寒

5、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形、声、色等。(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对偶、比喻、拟人等。(4)情景交融,溶情于景。(5)整体布局巧妙,结构安排得当。采用“总分”的形式结构全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四、 探究拓展: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自下而上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

6、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检测环节】(10分钟)运用课文原句填空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6、写江流湍急、气势磅礴的_7、写听觉感受的:_8、写山“奇”的句子:_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10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和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11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用课文原句填空)(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