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9741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 1卷第1期2 0 2 3年 3 月 湖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 H u z h o u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l l e g e V o l.2 1 N o.1M a r.2 0 2 3d o i:1 0.1 3 6 9 0/j.c n k i.h z y x b.i s s n.1 6 7 2 2 3 8 8.2 0 2 3.0 1.1 6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杨 伶 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 1 0 0

2、 1 8)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当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着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二者合力不够紧密,协同建设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三螺旋理论是探讨政、企、校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共同目标下如何进行协同的重要理论。在其指引下,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职业教育思政目标相融合,企业生产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融合,课程思政目标与职业素养目标相融合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这种协同路径在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课程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三螺旋理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 7 1 1;G 6 4 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3、7 2 2 3 8 8(2 0 2 3)0 1 0 0 6 8 0 4E x p l o r i n g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C o u r s e a n d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r r i c u l u m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4、Y A NG L i ng-l i(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Z h e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T r a d e,H a n g z h o u3 1 0 0 1 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5、 l c o u r s e a n d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r r i c u l u m i s t h e t r e n d o f v o-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r e f o r m.T h e r e a r e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s u c h a s i n s u f f i c i e

6、 n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l e m e n t s,i n-s u f f i c i e n t s y n e r g y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a n d t h e n e e d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f o r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 t r i

7、 p l e h e l i x t h e o r y i s a n i m p o r-t a n t t h e o r y t o e x p l o r e h o w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s c h o o l s c o l l a b o r a t e u n d e r t h e c o mm o n g o a l o f c r e a t i n g s o c i a l v a l u e.U n d e r i t s g u i d a n c e,e x p l o

8、r e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p a t h b e t w e e n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c o u r s e a n d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r r i c u l u m t h a t i n t e g r a t e g o a l s o f e c o-n o m 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9、e n t w i t h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g o a l s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p r o d u c t i o n g o a l s w i t h e c o n o m 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m e n t g o a l s,a n d g o a l s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10、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r r i c u l u m w i t h g o a l s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q u a l i t y.T h i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p a t h h a s b e e n p r a c t i c e d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m a r k e t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a t a a n a l y s i s,a n d h a s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r e s

11、u l t s.K e y w o r d s:t r i p l e h e l i x t h e o r y;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r r i c u l u m;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2 0 1 6年1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

12、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 0 2 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 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 0 2 01号)指出: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收稿日期:2 0 2 2 0 9 0 7基金项目:本文系2 0 2 1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研究院(中心)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机制研究”(2 0 2 1 A 0 2 5),2 0 2 1年度浙江省高等

13、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效应研究”(K T 2 0 2 1 2 4 6),2 0 2 1年度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协同路径研究以 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课程为例”(1 1 0)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伶俐(1 9 8 4-),女,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加速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重要使命,而协同路径的构建则是促使二者协同建设的关键。分析我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和协同建设的现状,发现二者的协同建设存在协同成效的评估体系有待健全、课程思政耦合机制有待加强

14、等问题。本文运用三螺旋理论,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主体的相互合作,搭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一)理论意义从学校发展层面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的构建,体现了高校始终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有利于引导在校师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积极传播者和坚定信仰者,积极主动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做好中国一流职业教育的职业自信。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层面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搭建思政

15、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链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1+1 2的整体优势23 6。从学生培养层面看,课程思政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将课堂转化为强化理想信念的主阵地,有利于教育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认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实践意义从学校发展层面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的构建是高校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

16、举措。二者的协同建设能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也是高校育人理念与时俱进的体现,是高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效举措。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层面看,课堂教学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可以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教材等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课程思政融入职业教育,挖掘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既可以巩固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可以体现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育人功能的协同效应。从教师发展层面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的搭建,能推动职业教育课堂育人的有效进行,能引导教师重视专业课程的内涵建设,推

17、动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恪守职业道德、钻研技能知识、激发教学潜力、提升教学水平,能促使教师与时俱进,提升教学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要求37 47 8。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现状与困境自1 9 5 6年高校开设 中国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 马列主义基础 等思政课程以来,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要求,思政课程也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持续拓展思政教育成效的要求,更是思政工作进一步创新的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也是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实施课程改革

18、的有效路径。从2 0 1 4年开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由理论层面逐渐转向实践操作,并持续推进。二者在实践过程中协同耦合切入点的精准性、同向同行教学的紧密性以及实施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是协同育人成功的关键。但是,从近年的实践来看,二者的协同建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思政元素缺乏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缺乏科学梳理(1)在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实操性人才,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比较隐晦和零散,没有针对每个技能操作教学环节进行精准配对。如何挖掘并匹配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难点,也是学生系统、完整、科学地接受课程思政教学的关

19、键。(2)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和所学技能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隐性教学时方法的不同。目前,一些教师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仅罗列宽泛的课程思政目标,用单一的方法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教育,这样必然导致效果欠佳48 99 5。教师应该运用不同手段,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职业素养。(3)有些院校对二者协同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尚未统筹安排集体教学研讨。因此,应该积极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大力提升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占比。96第1期 杨伶俐: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

20、教育不够紧密,协同路径尚未形成(1)为了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有效路径,很多职业教育课程通过教改、课改,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之外增加了思政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很多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入点不够精准,导致思政目标过于宏观,没能结合技能输出重点进行梳理,以至于“看似有思政元素,实则元素过于宽泛”,并没有达到思政教育的真正目的。(2)职业院校各专业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过程中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导致授课内容相互脱节,课程思政无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部分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比例较高,他们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少,不具备扎实的思政素养,缺乏思

21、政教育的融入手段。(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1)由于课程思政是隐性教学,其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层面,不像专业教学那样通过技能点考核考查就能直接显示。因此,必须科学设计思政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以有效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2)在协同育人进程中,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未能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也未能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奖、岗位晋升等激励制度相结合,这导致教师缺乏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实践的热情与动力。(3)在协同育人成效考核中,评价主体缺乏完整、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指标,教师缺乏正确的思政教育指导和方向。因此,缺少制度和指标保障的协同实践效果不明显,

22、现有考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三螺旋理论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适切性分析(一)三螺旋理论简介1 9世纪中叶,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H e n r y E t z k o w i t z)在生物学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官(政府)、产(企业)、学(大学)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的理论。三大要素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共同目标下相互结合,协同合作,相互作用、互惠互利、相互重叠,在三螺旋动态关系中都可以成为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作为三螺旋动态系统的规划者,政府在职业教育思政建设中负责把控思政教育方向并制定相关政策,从宏观的角度完善并调控职业教育中

23、思政理念的输入目标。企业是职业教育成效的展示场所,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与学校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指挥下,结合思政目标,提供最终的育人实践平台。职业院校是知识内容与技能实践联动的重要平台,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引领下,职业院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有效路径,响应国家对思政教育的号召,整合政府与企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资源,在三螺旋体系中与企业和政府共同开展宏观战略合作,开展跨界、跨域合作,发挥职业教育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作用,加速推进全课程协同育人系统建设51 2 51 2 8。最终,三者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取

24、得更多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协同合作,并发挥重要作用。(二)三螺旋理论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适切性分析1.三螺旋理论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创新支持 在国家干预模式下,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目标。由于每个专业及区域的职业技能要求不同,国家的统一教育模式和培养标准不利于政、企、校的资源、信息共享与运行机制融合,也不利于三者开展跨界合作。适切于职业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结合的三螺旋理论,有助于政、企、校明确主体职责,并确定合作机制,有利于在思政教育的共同目标下,政府结合企业岗位要求设定职业教育思政目标,加速企业和学校思政知识的融通,为思政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空间。三者在三螺旋体

25、系内同向同行、相互作用,能够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路径,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2.三螺旋理论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监督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思政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当前,职业教育大多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轻视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状况必须扭转。三螺旋理论下的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职业教育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目标下,学校通过模拟企业技能岗位的实际操作着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企业则主要提供有助于学生胜任工

26、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平台,政府则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与奉献精神的培养实效进行监督,三方合作,协同完成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65 05 3。3.三螺旋理论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准备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具有隐蔽性与长效性特征,要求作为三螺旋主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有机结合,合力完成学校阶段的思政教育。学校在正确解读政府对从业者的思政要求后,依据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科学设计思政元07湖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2 3年素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路径。校企共同探索不同专业和就业岗位的思政要求,制定相关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

27、政的有机耦合机制,创新授课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思政特色。四、三螺旋理论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三螺旋理论下课程思政的组织和实施,不是政府单方面出台指导政策,或学校独自履行主体责任,而是三螺旋体系内政府、学校和企业三要素在共生基础上,共同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路径。(一)职业教育思政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融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时代大学生是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三螺旋体系内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的构建需要明确动态体系内三要素协同共生的长远发展目标74。政府应当出台提高课程思政要求的教育

28、政策法规,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鼓励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建立和完善体现职业教育思政价值的评价体系。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对高校教材的出版审核进行严格把关,应当提高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材中的“出镜率”,防止出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相符的内容。(二)企业生产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融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在日益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企业与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中国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中日益增强,中国制造将在企业生产管理精益化改革中成为全球顶级制造的代名词。三螺旋体系内的企业应当明确岗位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目标,企业兼

29、职教师与职业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共同备课,一起探讨并明确岗位职业技术人员在职业道德养成、技能和知识学习等方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进行课程的优化改革,转变“重技能、轻素养”的教学理念,把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到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学校和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细化职业素养考核指标,并将职业素养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的内容之一。(三)课程思政目标与职业素养目标相融合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评价体系构建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更要考虑企业的参与程度。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是政府制定相关思政教育政策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院校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的重要参考。企业导师应当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

30、,将提炼的职业素养与思政课程的内容相结合,归纳总结成思政元素,并将其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在知识技能教授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还应加强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在创新育人机制的同时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与评价(一)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市场调研主要有文献梳理、调研方案制定、实地考察、数据分析以及成果汇报等几个环节。在文献梳理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翻阅文献,查找在线资源,梳理有关“课程思政”改革的材料,并鼓励学生在信息筛选过程中用辩证思维去分析文献信息的有效性。在调研方案制定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资料整理和问卷

31、制定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实地考察阶段,应该端正学生工作态度,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强调在采用访谈或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进行考察时,不能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在调查汇报阶段,应该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调研成果展示。应该通过专家点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等立体多元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目标。(二)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职业教育内容应该在国家课程思政改革政策方针指引下,由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商讨制定。(1)应该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2)必须时刻关注、积极

32、顺应国家发展形势,把握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提取与市场调研有关的时事新闻中的思政内容以及相关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3)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录制微课和在线开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含有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教学,并在增加教学生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全方位获取信息的能力。(下转第9 4页)17第1期 杨伶俐:职业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3)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兴办社会公益实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爱、富而有责。要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

33、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的良好氛围。总之,绿色共富是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真实写照。从长兴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民营经济是推进绿色共富的领跑者、排头兵和生力军。民营经济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协同发展带领全民奔富,在推进绿色共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参考文献:1 MAN S I KKA S A L O A,S O D E RHO LM P.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L o w

34、c a r b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P r o c e s s I n d u s t r i e s:I n n o v a t i o n,D i f f u s i o n a n d t h e R o l e o f P u b l i c P o l i c yC.F l o r e n c e:I E E E 2 0 1 2 9 t h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t h e E u r o p e a n E n e r g y M a r k e t(E EM),2 0

35、 1 2.2 王 钰,张连城.中国制造业向低碳经济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基于S T I R P A T模型对制造业2 8个行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 0 1 5(4).3 徐建中,张 楠.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制造业低碳转型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 0 1 9(4).4 杨小勇,余乾申.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与民营经济发展协同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 0 2 2(1).5 厉以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入者收入水平J.经济研究,2 0 0 2(1 2).6 钱杨扬.长兴县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1 1(1)

36、.7 邹升平,吴雅秋.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联与实践路径J.改革与战略,2 0 2 1(1 2).(上接第7 1页)(三)在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成效评价分析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认可程度较高,对教学内容满意度有所提升。市场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在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社会职责要求和岗位职业道德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种较好的教学反馈体现了协同教学的成效,也显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82 8。综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符合当前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7、与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聚焦社会需要,把握科技前沿,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职业理想,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参考文献:1 新华网.习近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 B/O L.(2 0 1 6 1 2 0 8)2 0 2 2 0 5 2 0.h t t p:/n e w s.x i n h u a n e t.c o m/p o l i t i c s/2 0 1 6 1 2/0 8/c_1 1 2 0 0 8 2 5 7 7.h t m.2 闫长斌,郭院

38、成.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认识、策略与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 0 2 0(1 0).3 巩茹敏,霍 跃.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的新审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 0 2 1(1).4 陈淑丽.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机制J.教学与研究,2 0 2 1(3).5 马 亮,顾晓英,李 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1 9(1).6 涂刚鹏,刘宇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0(2 1).7 王晚英.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现状论析基于湖南省内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1(7).8 任津瑶,王 庆,葛 超.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2 9).49湖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2 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