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藤萝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2、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3、体会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教学重点:、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的象征意义。2、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教学时间:两课时教与学步骤:一、 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1、课文导入欣赏关于紫藤萝的图片导入2、解题3、简介作者宗璞(p: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1928年生,
2、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受到熏陶,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4、写作背景宗璞及其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从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永恒,写成此文二、 朗读课文,学习课文重点字词。1、文章重
3、点字词的读音。迸溅( ) 沉淀( ) 忍俊不禁( ) 伶仃( ) 仙露琼浆( ) 伫立 ( ) 盘虬卧龙( ) 酒酿( ) 2、文章重点字词的解释。(1)忍俊不禁(jn):忍不住笑。(2)伶仃(lng d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三、整体感知,品味文章优美语句,分析课文思想感情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花 花 花2、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3、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4、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写出紫藤萝树的什么特点?答: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就像迸
4、溅的水花。()形:像一条瀑布,一朵接着一朵。()态:仿佛在流动,彼此推着剂着。写出紫藤萝树的繁茂,茂盛,亮丽,其实非凡,充满生机。2、 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至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的句式回答。答: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
5、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词褒用。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6、;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3、 默读、体味寻踪“美点”。作者以她卓越的笔力绘写出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而精致的“工笔画”,那么,在品析欣赏中,你认为紫藤萝这个意象美在何处呢?互相讨论,归结: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象渲染:展现在眼前的是繁茂的一树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显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
7、的欢乐,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写“情感”。美在淡紫色的弥漫: 柔美的淡紫色既写花色的艳美,又闪现出生命的灿烂、辉煌与欢乐,富有诗情画意。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作者对小花的描绘手法细腻,充满情感。“帆”“舱”“笑容”给人以美好的想像,让人体悟生活之可爱、生命之可爱,奋进之可爱。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花之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绘写出花的美感与动感。4、明艳繁茂的藤萝花给人的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明快的情绪与生活的欢欣,但在文中作者还记下了“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历尽劫难衰颓零落的藤萝花,请同学们朗读第语段,
8、摘录出写昔日藤萝花的语词,思考作者忆及它的用意何在?关键语词如:“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朵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那曾有过的与今日繁茂、热烈的藤萝花相对比的一株,无疑是时代色彩在作者意绪上的投影,一荣一枯正是为睹物释怀,抒情议论预设的基础。小结:对紫藤萝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的明晰层次和典雅凝练的语言表达正是文章诗意美的蕴蓄。四、课文小结作者面对着繁花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回顾十几年来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像子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
9、的河流上航行。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2、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要求抓住该植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300字左右。六、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第一部分:(16段)看花 (1花瀑 2花穗 3花朵).第二部分:(79段)忆花 1赏花的感受花瀑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机。(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新盈中学 郑孟卿一、反思:1、需要深入思考抒情散文的内容选择问题。自己课整体感觉内容还比较稀薄,“课堂干货”不够。比较
10、“飘”。可以进一步思考:紫藤萝瀑布这种抒情散文,文本特质之特质是文章本身思想内蕴并不复杂深刻,不需要在主题理解上花费太多精力。它的特点是文质兼美,语言表达非常精巧,集中体现了宗璞抒情散文的特点。它是典型的“这一篇”。所以,讲这种文章,切忌把重点放在生硬地解读主题上,而是应该着力研究宗璞是如何成就了“这一篇”。她在字词句段篇章上是如何下功夫的。教语文,从“教主题”转变到“教语用”,是很大的一个转型。非常必要。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自己也许会在解读文本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获得新的抓手,新的视角。2、思考抒情散文的教法问题。美文要美教,表达精美的文字需要精美地教。自己现在教得还比较粗蛮。一是这样的文本,
11、基本上可以定位为诵读型文本,朗读,应该是贯穿全课的,最核心的一种教法。用朗读来划分课堂板块,以朗读来推动课堂步伐,用朗读来营造课堂气氛,以朗读来促成主题理解自己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不够。碎问碎析还是太多。对于精美的抒情散文,分析繁琐了,美感就没有了。这篇课文,多读多背,现场背诵,最实在,学生收获最大。不要迷恋分析。很多好文字,分析过了,美感就消失了。另外,在提问技巧上,自己也可以稍微进一步。所谓美问,就是问得曲,问得巧,问得隐,无问胜有问。紫藤萝瀑布这样的美文,少问,多美读,效果是一定比碎析好的。自己在“问”上,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以后的自己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我相信思考多了,历练多了,智慧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增长。二、改进:在今后的每一节课中,应格外注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一些教学细节上也要格外注意,如教学语言的生动化与多样化的规范、板书的设计的新颖性等等。最后,教学激情还应加强。设计再好的课,教师的状态不佳,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还要调整自身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节课,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