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 学习新天地教学目标:1.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含义。2.结合实例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3.反思和改善学习状况,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样是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同样是在课堂中学习,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起来游刃有余,而有的同学却不堪重负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会学习。【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观看两段案例,片断一:放学了,小明回到家,将各科作业做完,就看电视。母亲让他再预习一下课文,小明说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所以不用做。片断二:小亮回到家,父母还没下班。小亮按照计划自主完成了以下任务。
2、复习当天笔记内容 做老师布置的对应练习 找出自己在理解上有问题的知识点,做好标志请教老师 预习明天的功课,有问题的地方做好标注 自己做一些课外的阅读 写日记练笔。)思考一个问题:两位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区别?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师)在小学里,可能比较多的同学的学习方式像小明一样,比较依赖于老师和家长,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属于一种被动学习方式。但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学科深度的提高,仅仅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将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我们要逐步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师)自主学习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小
3、组,根据小品中小亮的表现,归纳一下自主学习的特点。(生)根据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时间段讨论归纳特点。(师)请同学们自我反思:(1)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吗?(2)我能根据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吗?(3)我能按照计划持之以恒的实施吗?(4)我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及时地进行适度的调整吗?(5)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采取恰当的途径寻求帮助吗?(6)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吗?通过这些反思,看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怎样,如果自己的自主学习较强的话,老师要恭喜你,如果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的话,要根据自主学习的特征,逐步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逐步培养自己的
4、自主学习能力。进入初中后,我们应逐步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师)看谁说得多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合作的名言或谚语。(师)名言朗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谚语 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塞缪尔巴特勒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慧及无可限量的潜能,当大家对此有所了解,并同心协力加以开发时,就能为社会带来繁荣。松下幸之助 不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任何领袖只有得到了他的同伴的合作,才能起到重要的有效的作用 西塞罗 同学们可以感受的到合
5、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师)故事赏析最后,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则故事,请同学们思考:这则故事对我们如何进行合作有哪些启示?(故事内容:雁群的飞行特征是以“V”字队形飞行。这是因为每一只大雁扇动翅膀时,它都为跟随其后的大雁创造一种托举力,使整个雁群的飞行距离比一只大雁单独飞行增加71%。当领
6、队的大雁疲倦了,它会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则会马上接替它的位置。飞行在后的大雁会利用叫声来鼓励前面的同伴保持整体的速度。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因受伤落队时,另外两只大雁会脱队跟随、帮助并保护它。它们跟着落下的大雁到地面,直到它能够重飞或死去。)(生)回答问题(师)我们要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合作需要成员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良好的合作需要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和支持;良好的合作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和帮助;良好的合作需要成员有奉献精神等。教后小记: 第12课 学习新天地探究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探究学习的含义。2.结合实例理解探究学习的重要性。3.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4.初步形成积极进取、敢于
7、创新的精神。教学过程:【讲授新课】 问题探究1-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实验探究(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1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慢慢放入回形针,会发生什么结果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2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3对比实验假设和实验结果,讨论原因或提出疑问。(生)大胆假设,进行实验,产生疑问,热烈争论,探讨、猜测可能的原因,并做出种种新的假设。(师)请同学们对刚才进行的实验活动进行反思。(1)通过实验活动,你认为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有什么重要性?(2)这对于你今后的学习有何启发?(生)回答问题。(师)同学们刚刚大胆地进行假设,认真进行试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这样一种
8、学习的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探究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看来同学们是非常乐于探究的。我们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看看推动我们进行探究学习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这会怎么样?-怎么会这样?-是不是这个原因?-假设这么做会怎样?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探究学习的推动力是什么?(生)问题。(师)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和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
9、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能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陶行知知识点拨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问题探究2-经验共享如何善于发现问题(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已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初步学会发现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刚这些问题是怎么想出来的?为什么有些同学没有提出问题?有些同学却提出很多问题?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生)介绍经验或方法。(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发现问题的方法永远
10、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发现问题、与所知的知识和经验做对比、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最喜欢看得书籍、文章、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词等。(师)老师对同学们提两个要求:第一:请不要嘲笑同学提出的问题,即使你认为很傻。第二:请大胆地提出问题,即使别人认为很傻。 问题探究3-尝试解决问题(师)发现问题固然很重要,可如果仅仅发现问题,却不去尝试解决问题,也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我们要尝试去解决问题。刚刚同学们就一方面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实验和热烈的讨论,尝试去解决问题。请归纳一下,同
11、学们刚才已尝试了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生)自身的经验、相互讨论、实验等。(师)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和途径来解决问题?网络查找资料、询问专家、自己动手实验、同伴互助等。(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发现了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进行了探究学习,但我们没有得到确切答案。课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寻找一种途径,解决我们今天这堂课发现的问题-这么多回形针放入水中,为什么水没有溢出?知识点拨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尝试解决问题就是探究学习。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在生活中,我们只有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才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问题探究4-小制作善于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个实
12、验亲历了探究,了解了什么是探究学习,认识到探究的重要性。学会探究,就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尝试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亲历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探究和创造。(师)平时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比较厚的书籍时,常常为找不到上次的阅读点而要浪费时间寻找。请运用一张纸片,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小制作。(生)热情高涨的动手制作,相互交流。(师)很多同学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是杰出人才的事。其实创造发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动手实践,就可能有所创造发明。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大赛”上,深圳市福田区新州中学13岁的初二年级学生于金田一人夺得一金一银两块奖牌,而且他获得银奖的小发明“楼房污水回收利用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局的使用新型类专利证书,并被某商家看中。我们只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相信自己的创造力,抓住小的灵感和思维的火花,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锲而不舍地进行钻研,我们中学生也可以有所创造,也可以在创造的海洋中自由游弋。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我们,应该从小学会探究,乐于探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贡献力量。这则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