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943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World Journal of Forestry 林业世界林业世界,2023,12(3),181-19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3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wjf https:/doi.org/10.12677/wjf.2023.123024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魏濮瑞,杨鹏,曹元帅,王博恒,候志颖.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J.林业世界,2023,12(3):181-192.DOI:10.12677/wjf.2023.123024 浙江开化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种群结构县国家级公益林甜

2、槠种群结构及及 伴生群落特征伴生群落特征 魏濮瑞,杨魏濮瑞,杨 鹏鹏*,曹元帅,王博恒,曹元帅,王博恒,候志颖,候志颖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3年6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31日 摘摘 要要 【目的】甜槠是亚热带中部山区国家公益林的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对探讨中亚【目的】甜槠是亚热带中部山区国家公益林的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对探讨中亚热带公益林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浙江开化县国家公益林分布有大面积甜槠群落,该研热带公益林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浙江开化县国家公

3、益林分布有大面积甜槠群落,该研究采用固定样地和典型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小样地内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物种组成、乔灌层物究采用固定样地和典型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小样地内甜槠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物种组成、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垂直成层及个体径级结构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种多样性、垂直成层及个体径级结构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1)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径级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甜槠径级结构呈现结构呈现“金字塔型金字塔型”,幼苗较多,种群年龄结构属增长型。,幼苗较多,种群年龄结构属增长型。2)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中,甜槠能够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中,甜槠能够在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生长,但

4、是在常绿阔叶林中生长优势较大,在针阔混交林中生长优势较弱。在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生长,但是在常绿阔叶林中生长优势较大,在针阔混交林中生长优势较弱。3)乔木层和灌木层中乔木层和灌木层中1号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各种指数基本上高于号样地的生物多样性各种指数基本上高于2号和号和3号样地,这是因为号样地,这是因为1号样地海拔号样地海拔低,水热条件比较好,因此生物多样性较多。低,水热条件比较好,因此生物多样性较多。4)环境因子均对甜槠产生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空气湿环境因子均对甜槠产生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空气湿度越大,光照充足,枯枝落叶厚度比较大,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土壤发育比较好,水热条件比较好,有度越

5、大,光照充足,枯枝落叶厚度比较大,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土壤发育比较好,水热条件比较好,有利于甜槠的生长、发育和更新。【结论】本地区甜槠群落垂直结构比较复杂,幼苗比较多,群年龄结构利于甜槠的生长、发育和更新。【结论】本地区甜槠群落垂直结构比较复杂,幼苗比较多,群年龄结构属增长型,不同环属增长型,不同环境因素对甜槠种群的影响存在差异。境因素对甜槠种群的影响存在差异。关键词关键词 甜槠,种群结构,物种组成,年龄结构,伴生群落甜槠,种群结构,物种组成,年龄结构,伴生群落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mpan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6、 Castanopsis eyrei in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of Kaihua County,Zhejiang Province Purui Wei,Peng Yang*,Yuanshuai Cao,Boheng Wang,Zhiying Hou East China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National Forest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Jun.9th,2023;accepted:Jul.20th,2023;p

7、ublished:Jul.31st,2023 *通讯作者。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2 林业世界 Abstract Objective:Castanopsis eyrei is the main constructive species of the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the central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subtropical zone.The study of it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community

8、 characteris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vegetation suc-cession law of the central subtrop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Method:A large area of 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 is distributed in the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Kaihua County,Zhejiang.This study used a combinat

9、ion of fixed sample plots and typical sampl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sta-nopsis eyrei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community species composition,arbor and shrub species diversity,vertical stratification and individual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in the small plot were discussed.Result:1)The d

10、iameter structure of Castanopsis sylvestris,a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Kaihua County,Zhejiang Province,presents a“pyramid type”,with more seedlings,and the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is an increasing type.2)Among the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s in Kaihua County,Zhejiang,Castanopsis sylve

11、stris can grow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and mixed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but it has a greater growth advantage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and a weaker growth advantage i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s.3)In the arbor layer and shrub layer,the biodiversity inde

12、xes of plot 1 are basic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lots 2 and 3.This is because plot 1 has a low altitude and bett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so the biodiversity is relatively higher.4)Environmental factors a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Cas-tanopsis sylvestris.The higher the altitude,the greater the ai

13、r humidity,the more light,the thicker litter and the less human interference,the better the soil development,and the better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These a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Castanopsis.Con-clusion: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 in the

14、area is relatively complex,with more seedlings,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an increasing type.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astanopsis eyrei population.Keywords Castanopsis eyrei,Population Structure,Species Composition,Age Structure,Associated Commun

15、ity Copyright 2023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1.引言引言 森林群落结构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是指群落中的所有种类及其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状况。种群是群落的组成部分,其结构不仅对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而且能客观地体现群落的发展趋势,因而种群结构的研究对阐明群落

16、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演替规律的等具有重要意义1。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是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的主要树种2。甜槠特殊的解剖学与导水功能特征,使得甜槠林具有增强地表枯枝落叶持水、增加土壤蓄水及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渗流量的水文效应。同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量维持、局域性气候调节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 4。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

17、林3 4。浙江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 58370.3 公顷,甜槠作为该区国家公益林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Open AccessOpen Access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3 林业世界 种之一,在开化地区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本文对开化县国家公益林典型区域内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红树林、竹林、灌木林等),设置 3 个大样地(300 m 200 m)。在每个大样地中选取 5 个甜槠群落小样地(20 m 20 m),以及记录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林冠郁闭度、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覆盖度、腐殖质厚度等环境特征,进行不同生境

18、和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中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旨在认识该种群在国家公益林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公益林的演替和优势种群更新特点,为开化县国家公益林的质量提升和功能增强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概况 浙江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西北部,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属南岭山系怀玉山脉的一部分。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开化县西北部,是中亚热带的纬度中心,是浙江省甚至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绿肺,也是钱塘江的发源地。开化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285430至 292959、东经 118115至1183750之间。东北邻淳安县,东南连常山县,西与西北分别与

19、江西的玉山县、德兴市、婺源县相依,北接安徽休宁县,素有“歙饶屏障”之称5。开化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常年平均气温 16.4,年均降雨量 1814 mm,无霜期 252 天。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红壤、红黄壤和沼泽土四种,土壤偏酸性。开化县的主要植被类型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湿地五种。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植被主体,广泛分布于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于明坚等,2001)。开化县境内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规模达到 92484.5 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 41.3%,占

20、林业用地面积的 48.3%,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58370.3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 34114.2 公顷,覆盖全县 14 个乡镇、1 个办事处共 245 个行政村和 3 个国有单位。2.2.样地调查样地调查 2019 年 810 月在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典型区域内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红树林、竹林、灌木林等),设置 3 个大样地(300 m 200 m),并在遥感影像图上布设定位。在每个大样地中选取 5 个甜槠群落小样地(20 m 20 m),以及记录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林冠郁闭度、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覆盖度、腐殖质厚度等环境特征。对 20 m 20 m

21、的甜槠群落小样地内的乔木树种进行每木检尺(起测胸径 5 cm),并记录物种种类、高度、胸径(基径)、冠幅等物种特征。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在沿样地对角线的 3 个 2 m 2 m 的小样方内进行,灌木层记录物种种类、高度、盖度,草本层记录物种名称和盖度。结果如表 1 所示。Table 1.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study sites 表表 1.样地基本情况 样地编号 群落 海拔 GPS横坐标 GPS纵坐标 坡向 坡位 坡度 群落类型 枯枝落叶物厚度 1 号大样地 群落 1 422 0315859 3237417 西北 上 28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3 群落 2 321

22、 0315866 3237530 北 下 35 常绿阔叶林 2 群落 3 360 0315921 3237478 北 中 38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4 群落 4 352 0316009 3237481 西 中 43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3 群落 5 342 0316011 3237525 西 下 29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2 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4 林业世界 Continued 2 号大样地 群落 1 590 0326317 3254212 南 中 41 常绿阔叶林 8 群落 2 600 0326314 3254265 西 中 35 暖温带针阔混

23、交林 5 群落 3 640 0326399 3254265 南 中 42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7 群落 4 665 0326399 3254213 北 中 42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8 群落 5 640 0326477 3254333 西北 中 43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5 3 号大样地 群落 1 670 0325947 3254008 南 上 36 常绿阔叶林 5 群落 2 680 0326039 3254068 东 中 40 常绿阔叶林 8 群落 3 680 0326105 3253937 西南 中 38 常绿阔叶林 5 群落 4 680 0326111 3254007 东 中 41 常绿阔叶林

24、 8 群落 5 620 0326116 3254072 东北 中 42 常绿阔叶林 8 2.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2.3.1.群落多样性测定群落多样性测定 本文将乔木层、灌木层分层进行多样性计算,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不同群落中乔灌层的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方差齐性时(P 0.05),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方差非齐性时(P 0.05),多重比较采用 Games How ell,此过程在 SPSS 22.0 中完成。1)重要值 IV1003IV1003+=+=乔木灌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2)Shannon 指数(H)1l

25、nsiiiHPP=3)Simpson 指数(D)211SiiDp=4)Pielou 均匀度指数(J)lnHJS=5)Margalef 丰富度指数(M)1lnSMN=式中,S 为样方内各层的物种数,N 为样方内各层全部种个体数总和,Pi为种 i 在样方各层内的相对重要值。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5 林业世界 2.3.2.甜槠种群及群落主要径级结构划分甜槠种群及群落主要径级结构划分 本研究采用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来代替植物的年龄结构6,并根据各样地内木本植物的径级特点,以 5.0 cm 为递增单位7,采用上限排外法共划分为 7 级8:I 级(DBH

26、5 cm)、II 级(5.0 cm DBH 10.0 cm)、III 级(10.0 cm DBH 15.0 cm)、IV 级(15.0 cm DBH 20.0 cm)、V 级(20.0 cm DBH 25.0 cm)、VI 级(25.0 cm DBH 幼株 成株,且 3 号样地中单位面积内幼苗、幼株和成株数量相对最多。由此可知甜槠种在样地 3 生长得最好,在样地 1 中生长得相对最差。年龄结构可以确定群落各种群演替的方向。由图 2 可知:3 个大样地中甜槠径级结构呈现“金字塔型”,种群年龄结构属增长型。在各径级中以年龄较小的幼苗(第 I、II 级)为主(3 个样地分别为 28 株、62 株、6

27、3 株),年龄较大的成株(第 VI、VII 级)数量相对较少(3 个样地分别为 3 株、13 株、34 株),即表明研究地甜槠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然而,种群径级结构在不同的样地间存在明显差异,1 号大样地中,甜槠种群 78.95%的个体集中在第 II、III 径级,未出现 I 级幼苗;2 号大样地中,甜槠种群 55.86%的个体集中在第 II 径级,其次为第 III 径级,未出现 I 级幼苗;3 号大样地中,甜槠种群 43.88%的个体集中在第II 径级,其次为第 VII 径级,出现 2 株 I 级幼苗。各样地幼苗植株数百分比分别占 49.1%、55.9%和 45.3%。由图 3 可知,3 个样

28、地中甜槠植株高度主要集中在 68 m,且 3 样地内高度级表现趋势一致,但 1 号大样地植株较 2 号、3 号大样地略有不同,部分幼年甜槠植株高度低于 4 m。Figure 2.Diameter class distribution of Castanopsis eyrei 图图 2.甜槠种群的径级分布 Figure 3.Height class distribution of Castanopsis eyrei 图图 3.甜槠种群的高度级分布 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7 林业世界 3.2.甜槠伴生群落特征甜槠伴生群落特征 3.2.1.群落主要

29、种重要值及甜槠在群落中的地位群落主要种重要值及甜槠在群落中的地位 在调查的 3 个甜槠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 145 种,隶属于 64 科 111 属,其中乔木层植物 31 科 54属 68 种,灌木层 23 科 30 属 38 种,草本层 14 科 16 属 17 种,层间植物(藤本)14 科 20 属 22 种。1 号大样地乔木层植物 28 科 45 属 56 种,主要种为杉木、甜槠、青冈,重要值分别为 33.03、9.27、5.52;2 号大样地乔木层植物 29 科 45 属 51 种,主要种为杉木、甜槠、马尾松,重要值分别为 31.79、14.33、13.01;3 号大样地内乔木层 18

30、 科 33 属 36 种,主要种为甜槠、木荷、石栎,重要值分别为 31.97、11.91、10.61。如表 2 所示,甜槠分别在 1 号样地、2 号样地、3 号样地主要植物的重要值中排在第 2 位(9.27)、第 2位(14.33)、第 1 位(31.97),在 3 号大样地中重要值最大,其次是 2 号大样地,1 号大样地重要值最小,表明甜槠在常绿阔叶林中生长优势较大,针阔混交林中相对优势较弱。Table 2.Dominant plant species and its importance value 表表 2.主要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 物种 1 号大样地 2 号大样地 3 号大样地 杉木 C

31、unninghamia lanceolata 33.03 31.79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9.27 14.33 31.97 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5.25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4.82 13.01 2.39 木荷 Schima superba 4.59 8.11 11.91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4.11 4.16 10.61 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3.32 赤杨叶 Alniphyllum fortunei 3.02 3.61 2.92 冬青 Ilex chinensis

32、 2.34 2.44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2.44 2.35 山矾 Symplocos sumuntia 2.27 2.25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2.87 野漆树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2.75 小果南烛 Lyonia ovalifolia 2.61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2.45 柃木 Eurya japonica 2.37 小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2.29 树参 Dendropanax dentiger 2.29 3.2.2.群落多样性群落多样性

33、 图 4 和图 5 分别反映了 3 个样地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关系,数据显示,乔木层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Pielou 指数变化趋势相同,均为 1 号大样地 3 号大样地 2 号大样地,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8 林业世界 而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 1 号大样地 2 号大样地 3 号大样地;灌木层 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Pielou 指数及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相同,1 号大样地 3 号大样地 2 号大样地。Figure 4.Community tree laye

34、r diversity 图图 4.群落乔木层多样性 Figure 5.Community shrub layer diversity 图图 5.群落灌木层多样性 3.2.3.群落成层及径级结构群落成层及径级结构 由图 6 可知,1 号、2 号和 3 号大样地乔木层均分为 3 层,即乔木下层(16)、乔木中层(610)、乔木上层(1014),乔木下层中优势种为杜鹃、柃木、小果南烛等;乔木中层大部分集中在 79 m,主要组成种为冬青、山矾、红楠等常绿树种;乔木上层的植株个体数多于乔木下层和乔木中层,大部分集中于 1012 m,主要组成种为甜槠、杉木、马尾松等优势种,以及包括部分青冈、木荷、石栎等高

35、大树种。群落主要种的径级结构不仅能反映出群落的结构特征,还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与更新演替趋势。由图 79 可知,3 个大样地主要种的径级结构中,1 号大样地中杉木与 3 号大样地中木荷呈现“倒金字塔”型,属稳定增长型种群;1 号大样地青冈和 2 号大样地木荷、马尾松及 3 号大样地中木荷均呈现倒“J”型,属急速增长型种群;1 号和 2 号大样地马尾松属于衰退型种群。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89 林业世界 Figure 6.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3 large terrestrial biocenosis 图图 6.3

36、 个大样地群落的垂直成层结构 plot No.1 Figure 7.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species diameter level structure of plot No.1 图图 7.1 号样地主要种径级结构分布 Figure 8.Main species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sample plot No.2 图图 8.2 号样地主要种径级结构分布 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90 林业世界 Figure 9.Main species diameter

37、clas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sample plot No.3 图图 9.3 号样地主要种径级结构分布 3.3.群落及甜槠种群与环境的排序分析群落及甜槠种群与环境的排序分析 图 10 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根据环境因素的箭头长度可得 5 个环境因子均对群落产生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空气湿度越大,光照充足,枯枝落叶厚度比较大,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土壤发育比较好,水热条件比较好,有利于甜槠的生长、发育和更新。Figure 10.Ordination analysis of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图图 1

38、0.群落与环境因子的排序分析 甜槠群落乔木层 33 个主要物种与环境因素的排序情况如图 11,环境因子对不同物种的分布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沿海拔降低,甜槠种群数量呈现减少趋势,由于低海拔地区,光照时间比较短、降水比较少、空气湿度比较小,人为干扰比较多,对甜槠生长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甜槠相对较少。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91 林业世界 Figure 11.Ordination analysis of main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133 Represent species;1.Cunninghamia

39、 lan-ceolata;2.Pinus massoniana;3.Schima superba;4.Castanopsis eyrei;5.Lithocarpus glaber;6.Ilex chinensis;7.Eurya muricata;8.Adinandra millettii;9.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 Nakai;10.Quercus glauca;11.Elaeocarpus decipiens;12.Daphniphyllum macropodum;13.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14.Ca

40、stanopsis fargesii;15.Phoebe zhennan;16.Machilus thunbergii;17.Litsea coreana Levl.var.sinensis;18.Alniphyllum fortunei;19.Rhododendron simsii;20.Pla-tycladus orientalis;21.Nyssa sinensis;22.Cupressus funebris;23.Cinnamomum cassia;24.Dendropanax dentiger;25.Li-quidambar formosana;26.Vaccinium bracte

41、atum;27.Symplocos sumuntia;28.Castanea henryi;29.Myrica rubra;30.Al-bizia kalkora;31.Symplocos stellaris;32.Eurya japonica;33.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图图 11.群落与环境因子的排序分析。133 代表物种;1.杉木;2.马尾松;3.木荷;4.甜槠;5.石栎;6.冬青;7.格药柃;8.杨桐;9.短柄枹;10.青冈;11.杜英;12.交让木;13.漆树;14.栲树;15.楠木;16.红楠;17.豹皮樟;18.拟赤杨;19.杜鹃;20.侧柏;

42、21.蓝果树;22.柏木;23.肉桂;24.树参;25.枫香树;26.乌饭树;27.山矾;28.锥栗;29.杨梅;30.山合欢;31.老鼠矢;32.柃木;33.小叶青冈 4.讨论讨论 群落中不同年龄树种的构成状况为林木的年龄结构,它是林木更新演替的重要指标,了解年龄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有助于掌握种群的发展趋势,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8。本文甜槠种群以幼苗为主,成株较少,随着径级的增长,甜槠个体数量不断减少,年龄“金字塔型”底部宽,从底部向上不断变窄,甜槠种群自然更新良好,是增长型种群,这与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种群9的增长方式相似,幼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种群个体对水分、养分、光照等资源的

43、竞争会不断增大,导致个体数量减少,密度下降。实际测量时,对树木进行每木检尺时基本只测量 DBH 5 cm 以上的树木,样地内有很多小径级的更新树种,可能存在不同种群的树木被忽略,使得在分析群落年龄结构、演替方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在种群年龄结构中,用胸径代表年龄结构的方法虽然目前比较常用,但是由于胸径等级是根据不同种群生活史、生长速度等因素进行划分的,标准不统一,存在偏差8。5.结论结论 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甜槠的种群结构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开化县国家级公益林典型区域内 3 个大样地 15 个甜槠群落小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种群径级结构均呈单峰型,均以幼苗所占比例为最大,成株比较少。3 个样地

44、的幼株存活率均呈现下降趋势,此径级结构与梓叶槭10比较相似,这是因为郁闭度大,林下光照不强,使得幼树生长缺乏一定的光照而生长较差。甜槠能够在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生长,这与金则新11等关于甜槠的分布特征结论相一致。然而,与金则新等的结论不同的是,金则新等11认魏濮瑞 等 DOI:10.12677/wjf.2023.123024 192 林业世界 为甜槠种群在针阔混交林中的密度较大,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常绿阔叶林中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性;本文认为甜槠在常绿阔叶林中生长优势较大,针阔混交林中相对优势较弱。此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研究区域、数据源等因素有关。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钱逸凡,韩冰园,伊

45、力塔,等.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的群落结构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6):830-838.2 夏振岱.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 许宝坤,许晓岗,李垚,等.黄山常绿阔叶林甜槠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4):77-84.4 江国华,汪秀琴,吴泽民.安徽查湾甜槠林不同大小林隙空气相对湿度对比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9,16(5):68-71.5 李连飞.从毗邻县情况看“外挂车”形成及治理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6,21(11):10-11.6 蒋子涵,金光泽.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组成树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影响

46、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9):2179-2186.7 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3):376-384.8 郭秋菊,陈礼波,艾训儒,等.七姊妹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典型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7(1):91-97.9 胡尔查,王晓江,张文军,等.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点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9):2867-2876.10 张宇阳,马文宝,于涛,等.梓叶槭的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4):697-703.11 金则新,蔡辉华.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群动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272-2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