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线教育社交网络评价情感分析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9425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线教育社交网络评价情感分析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线教育社交网络评价情感分析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实践总第1532期随着互联网软硬件的发展,在线替代性教育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自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后,网络远程教育方兴未艾。2017年国务院印发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通知,强调了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各高校在网络课程方面展开了积极建设,也涌现了一批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平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络教育企业共21万家,其中2019年增长5.8万家,同比增长27%,新注册量是10年前的24倍。但是从统计调查结果看,使用网课的动机中明显体现出中国应试教育的特点:学生上网课更多是因为学校要求和考试

2、培训,而教师对国家投入资金的网课平台不熟悉,且课程体系驳杂繁多,大家无从选择。近来在线替代性教育系统网课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但在实际运作中,在线教育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并将如何影响未来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一、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文本情感分析,又称为倾向性分析、意见挖掘、情感分类等。简言之,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其中,识别用户隐含在其中的情感信息、发现用户情感演变的规律是核心。情感分析在舆情分析、信息预测以及辅助决策等领域有较多应用。目前,情感倾向分析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如基于大规

3、模语料库的机器学习。本文使用后羿采集器获取数据并使用goseeker分词和分类检索平台进行分词分析。为保证研究数据能够覆盖到网课的多重时段,本文采集了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间,每年4月1日至4月7日,5月1日至7日,11月1日至7日,12月1日至7日,共计12个月中的7天新浪微博、网课、关键词博文样本,经过数据预处理,共得到22478条数据,其中2020年6659数据,2021 年 6952 条 数 据,2022 年 8867 条 数 据。随 后,使 用goseeker分词和分类检索平台进行中文分词及情感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首先会对句子进行切分,通过情感词典进行赋值并分析。该工

4、具定义的情感类型分为正面词、负面词、否定词以及程度词。权值范围上,正面词0N10,负面词-10N0,否定词默认-1,程度词-10N0或0N10。除了平台默认的情感词典外,此研究加入了大连理工情感词汇本体及知网情感分析用词典(beta版),辅以人工手动情感分词进行综合分析。二、网课教学社交评价分析(一)网课社交评论的情感分析将以上数据导入gooseeker平台后,分别计算得出分句情感倾向和正文原文情感倾向。情感值分别为正面、负面及中性。其计算过程为根据一个数据样本识别句子中的情感词、否定词、程度词形成词序列,并根据相邻词的情感权值相加计算出句子情感得分。网民在网课话题下表达的情感倾向变化呈现如下

5、特点:1.单个句子和整体正文的情感倾向整体呈正向。这说明在以学生及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主体上,对于学习本身的认知是基本呈正向的。同时,在网课的接受程度上存在着“不能改变,只能适应”的看法。2.单个句子和整体正文的情感负面倾向在2022年愈发明显的趋势值得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20年施行网课是风险情况下的特殊举措,网民普遍表达出“可以理解接受”的态度;2021年社会对网课的认知程度有所深入,且大规模的网课施行范围较小,所以负面情绪最低;而2022年的负面评价趋势走高,跟社会事件、网课实施的频次、范围以及参与网课的学生群体观念有关。经历了长时间网课后,学生在情绪方面受到的影响:在线教育

6、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本应充分享有的课堂互动、课外实践等机会。(二)网课话题社交媒体评论的词频分析通过将三年间网课话题下的社交媒体评价的正面词和负面词进行词频统计,前100位提及词频的情感结合内容分析显示出:“希望”始终是网民正向情感倾向的主流;“努力、加油、坚持、自律”等,是学生及教师在面对网课挑战和压力的正向激励,体现了社交媒体的情绪疏导功能;“运动”等则体现了网课也是部分同学注意到了在网课之余,应加强体育锻炼。负面情感结合内容分析显示出网络教学需要克服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类:首先是课程难度设置问题,在网课教学中,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课程接入难度都相对较大,例如有同学指

7、出“要一边看直播,一边记笔记,还要截图”、在直播课程之外,还有一些录播课程,在线教育社交网络评价情感分析研究文/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刘亚娟-93科 学 大 众智 慧 教 育2023年 第9期Popular Science学生与老师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文字或者语音沟通,降低了沟通效率,增加了理解成本。其次是网课特殊性带来的身体和情绪影响,由于需要一直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引发师生眼睛疲劳,身体劳累,进而引发紧张、焦虑、崩溃等情绪反应,不利于教学效果。再次是社交评价暴露了网课管理的漏洞:如学生在网课另一端进行玩乐,一边上课一边做其他事情的现实状况,一些学生划水、应付课程。综合来看,网课教学中出

8、现负面评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技术平台的问题,一方面有教师授课内容、授课节奏及授课难易度的问题;还有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和自律能力问题。三、分析和讨论通过对在线学习的社交媒体博文进行情感分析,网民评价整体呈现正面的情感倾向,这表明作为应急替代手段,在线教育起到了作用,并且受到了网络用户的认可;师生和家长群体在应对问题时总体协调态度是积极的。同时风险框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但网课效率、网课持续时长和频率等问题需要更多论证。(一)风险框架提升了学生的自制力此前有关网络课程学习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自控自律方面,只有1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强,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自控能力中弱水平。但是在

9、风险框架下,学生在微博评论的情感倾向上,总的体现出来正向表达,表明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倾向于将其转化为挑战进行化解,进而完成学习的任务。(二)网课效率值得重视在负面情感倾向评价中,效率及功利问题成为突出特点。与面对面授课和解答问题相比,学生在线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认为网课效率低,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有限的主观情绪和客观问题,例如老师进入课堂调试设备需要时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由于网络延迟会造成时间浪费;以及网络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老师原本的授课节奏,造成拖堂现象。这与此前大学生对待网课的态度消极的研究基本一致,由于互联网连接速度缓慢,大多数接受在线混合学习的学生都表现出负面印象。在教学

10、实践中,学生在参与网课时需要外力约束的情况依然普遍,依靠签到、点名、课堂互动仍然是提高学生网课到课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这些手段缺乏监督,又会进一步出现学生不能专心在课堂,存在一心二用的情况;甚至有代刷网课、以倍速观看网课的现象。这也与此前对网课的调查结果大致一致,即观看课程的目的功利,忽略知识获取的过程,注重最终成绩的获取;同时认为网课本身存在问题多元。其中缺乏交流,不能及时解答,在无人监督学习的过程中考验自制力,同时存在突击刷课问题。(三)网课持续时间应得到充分论证作为教育的替代性解决方案,在线教育固然有拉近地理距离的优势,但是长时间、多频次的进行网络授课也会引发师生在情绪方面的负面反应,进

11、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效果。为此,2022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布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中,就提到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四、探索多元课程形式势在必行基于上述情感的结论分析,未来网课的发展趋势从课程因素看,有网课准备不足,教师、学生存在接入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困难;有部分学校采取用异步SPOC项目的网课,由非本校教师通过录播视频讲授,会让学生产生倦怠,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特别是当一些课程的录制时间相对较早,相关案例的吸引程度和贴近性已经降低。因此在课程方面

12、不仅需要注意课程效率和课程节奏,也应该注意课程信息密度和课程信息的新旧程度。从平台因素看,教师及学生对平台的使用也更得心应手。但是在课程的评价互动体系方面的应用还不能够达到教学实际的需求,例如需要在不同应用间切换,增加了教学和学习的成本。此外,出现的一些网课暴力现象凸显了这类网络安全预防和治理机制的空白。从教师因素看,除了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授课能力,还需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例如有学生在评论中就提及,在上课前及课间,老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放松紧张感;此外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教师在课堂提问和课堂互动中应该探寻更加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而深层互动如果放在课外进行,又该如何

13、平衡学生的课上学习时间和课下作业时间,应避免由于课程作业多,难度大,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从学生因素看,社交媒体评价在某些方面具有代表性,但突出的个性要求也非常值得注意。除了自控力的进一步提高外,如何看待网课与自身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获得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课程内容可以普及的内容,更多存在于思想意识层面,因此不应该仅仅是各单科教师的职责,而应该有学校在整体层面的布局。从交互因素看,学生与老师之间由于不能面对面交流,依然存在交互效率低的显著问题,因此有必要探求多样化的交流途径。但从微观评价看,在网课效率方面还有待提高,探索多元课程形式势在必行。(本文系甬江社会科学青年人才资助成果。)-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