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仲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或用法。2.了解“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1. 学生借助工具书释义、翻译、断句,朗读与背诵。2.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3.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理解作者的人才观。4.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2.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一、导入天才,什么是天才?怎样
2、才能成为天才?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地努力。”反过来,一个天才,如果不勤奋学习,结果又会如何呢?且看王安石的伤仲永,见证方仲永这一天才的命运变化吧!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三、朗读训练1.学生自读。2.点学生朗读,提示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可用多媒体显示)隶() 扳(p) 谒()泯() 称() 卒()仲() 邑() 耶()3.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清句子。多媒体显示重点句子的停顿:(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其诗/
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5)余闻之/也久。4.学生齐读。四、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教师出示关于解释重点词语的题目,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对抗赛。第一组答单数题,第二组答双数题。多媒体显示:(1)解释加点的字。(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学生答题,教师仲裁并明示正确答案。明确:(1)属于 曾经 题上 完成渐渐 有的(人) 四处拜访 相当 消失承受 胜过 能够(2)其:他的 代方仲永写的诗 这样他 他的之:代书具 代仲永 代仲永写的诗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调节音节,无意义于:引出对象 在 表示比较 介词,从(3)对感到惊奇 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认为有利 对感到惊异(诧异)五、口头翻译课文六、熟读课文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