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皇帝的新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4、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
2、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织看穿议揭) (三)研读文本,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
3、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骗子行骗,是为了
4、捞取钱财。 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
5、开始燎原。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四)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
6、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六)迁移训练(作业) 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